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寡言的博客  
我思故我在  
https://blog.creaders.net/u/6479/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ZT: 卢昌海 泡利效应趣谈 2012-11-30 12:19:06

推荐卢昌海博客。 写得真不错。

http://www.changhai.org/articles/science/misc/pauli_effect.php

泡利效应趣谈

- 卢昌海 -

按照最近一段时间本站的更新频率, 我决定在六月一日上传本文。 不过 “六一” 这个日子似乎不太适合谈论严肃的话题, 我们就挑一个以物理学家命名的非物理效应 - 泡利效应 - 来聊聊吧。

泡利 (W. Pauli) 是上世纪一位很早熟的理论物理学家 (当然, 他的早熟是学术上的早熟, 跟 90 后、 00 后的早熟不是一个概念)。 记得有人说过, 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的鲜明区分是始于二十世纪的, 这种说法是否恰当有待考证, 不过这种区分在出生于 1900 年的泡利身上倒是体现得很鲜明, 且很有戏剧性。 泡利的理论天赋无疑是很高的, 但他的实验才能则不仅不高, 而且有可能是负的。 这种负才能的集中体现就是所谓的泡利效应 - 即泡利的出现对实验设备的破坏效应。

是谁最早采用了 “泡利效应” 这一名称? 我不太清楚, 不过这一效应在当时的实验物理圈中是颇有些名气的, 而且这名气并非只是搞笑意义上的名气。 泡利的朋友斯特恩 (O. Stern - 194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Stern-Gerlach 实验的那位斯特恩) 就曾因为担心泡利效应而对泡利下达了封杀令, 禁止其进入自己位于德国汉堡的实验室。 科学史作品中有不少科学家逸闻是以讹传讹的故事 (比如伽利略的斜塔实验、 牛顿的苹果、 瓦特的茶壶、 爱因斯坦的板凳等), 但这件是真的, 斯特恩在 1961年接受访谈时还亲自回忆过此事。

不过斯特恩的措施恐怕还小瞧了泡利效应的威力。 据说有一次实验物理学家弗兰克 (J. Frank - 192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Franck-Hertz 实验中的那位弗兰克) 位于哥廷根大学的实验室里出现了一次事故。 据查, 泡利有不在现场的充分证据。 于是弗兰克写信给泡利, 很欣慰地告诉他说你总算无辜了一回。 真的无辜吗? 泡利对这种无罪推定似乎并不领情, 他回信很诚实地 “自首” 说自己虽不在第一现场, 但事发当时自己乘坐的从苏黎世到哥本哈根的火车却恰好在哥廷根的站台上停留了一会儿! 言下之意, 泡利效应是可以有 “超距作用” 的。

泡利效应最初只是实验圈中的传说, 但后来名头渐渐出了墙, 波及的对象也变得五花八门, 不再限于实验设备。 据说有一次泡利去听一个讲座, 他看见两位衣着体面的女士中间恰好有一个空位, 便走过去坐了下来。 谁知他刚一坐下, 那两位可怜的女士所坐的椅子就双双垮掉了。 这故事是德国裔美国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 (E. Panofsky) 讲述的, 是真有其事还是艺术的虚构就不得而知了。

戈革先生 也转述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说泡利在某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了一个令他不满意的理论, 便走上台去严厉批评。 泡利的不留情面在物理学界是出了名的, 他说到紧要之处时, 忽然拿粉笔向那已经坐回台下的演讲人隔空指去, 吓得那人向后一仰, 结果那人所坐的椅子竟突然垮掉了。 坐在那人背后的俄国物理学家伽莫夫 (G. Gamov) 当即跳起来喊道: “泡利效应!” (后来有人根据伽莫夫 “此地无银三百两” 的那声吼, 怀疑是他在报告人的椅子上做了手脚)。

有关泡利效应的传闻有一个有趣的特点, 那就是泡利效应绝不会损害到泡利本人, 不仅不损害, 甚至还能在关键时候 “拯救” 泡利。 泡利的助手派尔斯 (R. Peierls) 和韦斯科夫 (V. Weisskopf) 都曾在自己的自传中讲述过一个故事 (细节略有出入, 但本质上是同一个故事), 其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有一次泡利要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与会的年轻物理学家们决定跟他开个玩笑, 他们在会议厅的门上做了一个触发式的机关, 只要泡利一推门就会发出类似爆炸的响声。 结果呢? 在泡利推门而入的一刹那, 那些被年轻物理学家们反复测试过的机关居然 “卡壳” 了! 泡利效应通过破坏 “实验装置” 而成功地 “拯救” 了泡利。

泡利本人对泡利效应的这种损人利己的效果也很有信心, 并将之作为了判断一个效应是否为泡利效应的重要凭据。 泡利后期的助手及传记作者恩兹 (C. P. Enz) 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那是在1956 年, 泡利去世前的两年, 恩兹夫妇与泡利夫妇在意大利的科摩湖畔共乘出租车时, 车子在一个小山坡的顶上抛了锚。 恩兹打趣说那是泡利效应在作祟。 但泡利不同意, 因为这个故障给泡利自己也造成了不便, 不符合泡利效应损人利己的特点。

在所有与 “泡利效应” 这个金字招牌相联系的逸闻中, 似乎只有一件是与泡利自己所受的伤害联系在一起的, 不过那是一个伪效应 (或者确切地说是伪效应中的伪效应 - 如果考虑到泡利效应本身也是伪效应的话)。 泡利是个夜猫子, 而且有一个不良嗜好, 那就是喝酒 (有时甚至是酗酒)。 1932 年夏季的某一天, 他在美国 Ann Arbor 参加暑期学校时喝醉了酒, 从楼梯上摔下来, 摔伤了肩膀。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他的讲座改由乌伦贝克 (G. Uhlenbeck - 电子自旋概念的提出者之一) 代写板书。 据说那几次演讲由于不必亲自写板书, 反而讲得特别精彩。 不过泡利受伤的真正原因 (醉酒) 是不能让普通听众知道的 (谁想听酒鬼的讲座?)。 为了隐瞒真相, 知情的物理学家们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有人戏称说泡利是在游泳时受的伤 (敢情那水不是 “硬” 水就是 “重” 水), 而泡利的老师索末菲 (A. Sommerfeld) 则炮制了一个新术语: 逆向泡利效应 (inverse Pauli's effect)。 至于该效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就任由别人去猜了 (拜托别往醉酒上猜就行了)。

泡利效应很有趣, 但它只是讹传、 巧合及附会混合而成的逸闻, 它是物理学家们的幽默而非真实的物理效应, 这应该是相当显而易见的。 但世界之大, 却也不乏一本正经看待这种效应的人, 比较著名的我数了数共有两个半人 (我很想拾日月神教任老教主的牙慧, 找出 “三个半” 人来, 可惜实在找不到能与那两个半人齐名的 “第三者”)。 这其中前文提到的斯特恩算半个 - 该同学虽相信泡利效应, 但只知防范不求甚解, 只能算半个。 剩下那两个 “完整的人” (郭德纲语) 一个是泡利, 另一个是瑞士精神科医生兼心理学家荣格 (C. Jung)。 听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但象泡利那样出色的科学家在学术高峰期之后有时也不免象聂棋圣那样出昏招, 而且那样的科学家还并不鲜见 (因此太过器重 - 甚至举国器重 - 老科学家的暮年言论不见得是明智的事情)。 泡利自三十岁之后开始遇到一些心理方面的麻烦[注一], 在他父亲的提议下, 他向荣格进行了咨询 (他们的通信后来被整理出版)。 自那个阶段起, 部分地受到荣格的影响, 泡利开始相信一些后来被人们视为伪科学的东西[注二]。 他不仅对泡利效应的真实性深信不疑, 认为它可能与所谓的 “超心理学” (parapsychology) 有关, 而且还写过文章, 试图发掘物理学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 “互补性”。 泡利与荣格的交往对荣格也有一定的影响, 泡利的信件被荣格视为了案例。 他提出了诸如 “非因果联系原理” (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 “非因果平行性” (acausal parallelism) 之类的概念, 试图解释包括泡利效应在内的一些 “现象”。

尽管相信泡利效应的这两个半人都有赫赫的名头, 不过若是让我来评论一下这几位爷在此事上的观点或做法的话, 我愿意借着六一节的气氛斗胆给出以下的评语:

  • 斯特恩的做法: humourously wrong (错得幽默)
  • 泡利的观点: wrong (错)
  • 荣格的观点: not even wrong (连错误都不如)[注三]

当然, 荣格的粉丝也别生气, 就当是六一节的玩笑好了。

注释

  1. 泡利在这方面的麻烦与生活中的不顺利事件有一定的联系。 1930 年 11 月, 他与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离了婚。 令他愤愤不平 (是真的不平, 而非幽默) 的是, 使他妻子弃他而去的竟是一位普通的化学家, 而不是斗牛士之类泡利无法匹敌的猛男 (斗牛士的例子是泡利自己举的)。 那真是 “生可忍, 熟不可忍” (韦小宝语), 最低限度也是 “伤自尊了” (宋丹丹语), 而且这一事件似乎引发了他对自己在与女人相处方面的能力的担忧 (有他的多封信件为证)。
  2. 不过泡利毕竟是泡利, 哪怕在精神状态最低落的时期, 他也依然作出了一些重要的工作, 比如撰写他的量子力学 “新约”。 他后期在量子场论方面也有不错的工作。
  3. “Not even wrong” 是泡利针对某位年轻物理学家的一篇论文发表的评语。 后来有人将之引申为与科学哲学上的可证伪性原理 (principle of falsifiability) 相联系的概念。 从可证伪性原理的角度上讲, 错误好歹算是被证伪的东西, “not even wrong” 则是连可证伪性都不具有, 因而连错误都不如。

参考文献

  1. C. P. Enz, No Time to be Brief: A Scientific Biography of Wolfgang Paul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 A. I. Miller, Deciphering the Cosmic Number: The Strange Friendship of Wolfgang Pauli and Carl Jung,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9).
  3. R. Peierls, Bird of Passage: Recollections of a Physicis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4. V. Weisskopf, The Joy of Insight: Passions of a Physicist, (Basic Books, 1992).
  5. 戈革, 《史情室文帚》(下),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9).
浏览(796) (0) 评论(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stinger 留言时间:2012-12-01 04:51:03
沃尔夫冈·泡利
百科名片

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E.Pauli,1900~1958),是迎着20世纪一同 来到世界的,父亲是维也纳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教父是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兼哲学家。


沃尔夫冈·泡利
中文名: 沃尔夫冈·泡利

外文名: Wolfgang E.Pauli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奥地利维也纳

出生日期: 1900年4月25日

逝世日期: 1958年12月15日

职业: 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 泡利不相容原理,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生平
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E.Pauli,1900~1958),1900年4月25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位医学博士的家庭里,从童年时代就受到科学的熏陶,在中学时就自修物理学。1918年中学毕业后,泡利带着父亲的介绍信,到慕尼黑大学访问著名物理学家索末菲(A.Sommerfeld),要求不上大学而直接做索末菲的研究生,索末菲当时没有拒绝,却难免不放心,但不久就发现泡利的才华,于是泡利就成为慕尼黑大学最年轻的研究生。

1918年,18岁的泡利初露锋芒,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是关于引力场中能量分量的问题。1919年,泡利在两篇论文中指出韦耳(H.Wegl)引力理论的一个错误,并以批判的角度评论韦耳的理论。其立论之明确,思考之成熟,令人很难相信这出自一个不满20岁的青年之手。

1921年,泡利以一篇氢分子模型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他为德国的《数学科学百科全书》写了一片长达237页的关于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词条,该文到今天仍然是该领域的经典文献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评价说:“任何该领域的专家都不会相信,该文出自一个仅21岁的青年之手,作者在文中显示出来的对这个领域的理解力、熟练的数学推导能力、对物理深刻的洞察力、使问题明晰的能力、系统的表述、对语言的把握、对该问题的完整处理、和对其评价,使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羡慕。”

1922年,泡利在格丁根大学任玻恩(Max Born)的助教,和玻恩就天体摄动理论在原子物理中的运用联名发表论文。玻恩邀请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到格丁根讲学,在谈论中,玻尔了解到泡利的才华,和他广泛交谈,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的长期合作。当年秋,泡利就到了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哥本哈根,泡利先是与克拉默斯(H.A.Kramers)共同研究了谱带理论,然后专注于反常的塞曼效应,泡利根据朗德(Lande)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朗德因子。

1923—1928年,泡利在汉堡大学任讲师。其中,1925年1月,泡利提出了他一生中发现的最重要的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为原子物理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1928年到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任理论物理学教授。

1935年,为躲避法西斯,移居到美国。

1940年,受聘为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理论物理学访问教授。

1945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泡利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之前发现的不相容原理。

1946年,泡利重返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

1958年12月15日,泡利在苏黎世逝世,享年58岁。

泡利在学问上严谨博学,生活上虽然为人刻薄,语言尖锐,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同时代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地位,在那个天才辈出群雄并起的物理学史上最辉煌的年代,泡利仍然是夜空中最耀眼的巨星之一。

科学成就
泡利原理
泡利最重要的成就是泡利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s exclusion principle 又称泡利原理、不相容原理):指在原子中不能容纳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伸展方向和自旋方向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如氦原子的两个电子,都在第一层(K层),电子云形状是球形对称、只有一种完全相同伸展的方向,自旋方向必然相反。每一轨道中只能容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每个电子层中可能容纳轨道数是n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是2n个。

泡利阵矩
1927年他引入了2× 2泡利矩阵作为自旋操作符号的基础,由此解决了非相对论自旋的理论。泡利的结果引发了保罗·狄拉克发现描述相对论电子的狄拉克方程式。虽然狄拉克说,他发明了这些相同的矩阵自己独立的时候,没有受泡利的影响。

狄拉克发明类似,但更大的(4 × 4)旋转矩阵使用在他的相对论治疗费米子的自旋。

β衰变
1930年,泡利认为问题的β衰变。在12月4日在一封给莉泽·迈特纳的信中向莎莉迈特纳等人,泡利提出了一个到此为止电中性迄今观测到的一个小肿块、不大于1%的质子质量来解释β衰变的连续光谱。1934年恩里科·费米将这个粒子加入他的衰变理论并称之为中微子。把他的理论的β衰变。该实验首次证实中微子是在1959年中微子被实验证实,由Frederick Reines和克莱德考恩,两年半的时间才泡利的死亡。在接到消息后,他回答了一封电报:“感谢您的消息,一切涉及到他谁知道如何等待。圣保利。

个人履历
命运给了泡利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他也自我证明了自己并未被命运宠坏。

上中学时,泡利就对当时鲜为人知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埋首研读。1918年中学毕业后就成为慕尼黑大学索末菲教授的研究生。他的物理老师——著名的索末菲教授请他为德国正准备出版的百科全书写一篇关于相对论的文章,泡利居然完成了一部250页的专题论著,使教授大为惊讶。1921年,泡利获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来,爱因斯坦看过泡利的论著后说:“任何一个人看到这样成熟和富于想象力的著作,都不能相信作者只是个21岁的学生。”泡利在学生时代就已展露了不同凡响的科学才华,引起了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注意。

大学毕业后,泡利先后给马克斯·玻恩和尼尔斯·玻尔当助手。这两位当时站在世界物理学前沿、尔后又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后来说到泡利时,都对他那寻根究底追本溯源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和他那闪现灵敏的思想火花记忆犹新。泡利总是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而且绝不轻易为别人说服,他好争论但绝不唯我独尊。当他验证了一个学术观点并得出正确结论后,不管这个观点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他都兴奋异常,如获至宝,而把争论时的面红耳赤忘得一干二净。正是他这种远世俗重真理的科学态度,赢得了索末菲、玻恩和玻尔的厚爱。他也从这些名师那里学到了富有教益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技巧,为他后来的科研攀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于以发现量子的不相容原理而迈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行列。

1925年春,从汉堡大学传出一个令世界物理学界瞩目的消息:一个新的物理学原理——不相容原理诞生了。它的提出者正是当时在这个大学任教的、尚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学者——25岁的泡利。

泡利的不相容原理可以这样表述:一个原子中,任何两个轨道电子的4个量子数不能完全相同。

不相容原理并没有立刻呈现出它的价值,可是泡利的才华却因此而得到社会的承认。1928年,他被任命为苏黎世联邦工学院教授;1935年,他应邀前往美国讲学。1940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工作。此间,他还以科学的预见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获得普朗克奖章。直到泡利提出不相容理论20年后的1945年,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和它产生的广泛深远的影响才得以确认。不相容原理被称为量子力学的主要支柱之一,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它使得当时所知的许多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变得条理化。人们可以利用泡利引入的第四个、表示电子自旋的量子数,把各种元素的电子按壳层和支壳层排列起来,并根据元素性质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的电子数(价电子数)这一理论,对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给以科学的解释。

他把一生投入了科学研究,34岁才结婚。

1945年,泡利因他在1925年即25岁时发现的“不相容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不幸病逝。

泡利于1946年加入美国国籍,是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泡利的主要成就是在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理论方面,特别是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建立和β衰变中的中微子假说等,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逸闻趣事
一、天才的教父
泡利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研究胶体化学的教授的家中,他的教父是著名的马赫先生。马赫先生被爱因斯坦称为相对论的先驱——虽然马赫先生并不给爱因斯坦这个面子,声称他对于相对论的相信程度,像他对分子论的相信程度一样。而众所周知,马赫先生极其反对分子论,而这种反对是使那个统计物理的天才波尔兹曼最终绝望而自杀的原因之一。

二、卓越的贡献
少数年轻人大约以为这个物理学的王子的名字只是与不相容原理联系在一起,甚至他们以为这个原理只是量子力学的一个推论。实际上,这个原理的提出是在1925年,甚至早于海森堡提出量子力学。泡利是用他天才的洞察力从浩如烟海的光谱数据中得出的不相容原理,其难度甚至远大过开普勒整理行星轨道的数据。泡利的贡献遍及当时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他参与了量子力学的基础建设,量子场论的基础建设,相对论……在物理学领域,泡利似乎是一个征服者而不是一个殖民者,他大量的工作没有发表,而是遗留在私人信件里。在今天能查到的信件中,我们发现大量这样的例子,他的关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等价性证明是写在给Jordan的信件里,测不准原理首先出现在他给海森堡的信件里,狄拉克的泊松括号量子化被Hendrik Kramers 独立发现,而他指出,泡利早就指出了这种对易关系的表示方法。或许有些天才的生命是注定短暂的,泡利生于1900年,于1958年去世,仅比他心中的帝王(爱因斯坦1879-1955)晚去世3年,他唯一的遗憾就是一生中觉得没有做出像他的king一样伟大的工作。

三、锐利的眼光
作为一个物理学家,泡利眼光是相当锐利的。比如费曼说的那个故事,泡利预言惠勒永远做不出那个什么超前推迟势的量子力学推广(果然他没作出),费曼事后着实被泡利的眼光震惊了。

泡利年轻的时候大概是他最牛的时候,他和海森堡认识的时候,虽然不一样大,但是海森堡对他当真是言听计从,看来十分崇拜。海森堡刚开始想做相对论方向的工作,泡利作为已经在相对论方面已经算是一个小专家的人物,他告诉海森堡,他觉得相对论方面近期的进展是没有希望的了,但在原子物理方面机会却是大大的。要是海森堡去做相对论,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

四、独特的个性
泡利以严谨博学而著称,也以尖刻和爱挑刺而闻名。

1、泡利在二十岁时,有一次前去聆听爱因斯坦的演讲,坐在最后一排座位,他向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些问题,其火力之猛,连爱因斯坦都招架不住。据说此后爱因斯坦演讲时,眼光都要特别扫过最后一排,查验有无熟悉的身影出现。

另外还传闻,爱因斯坦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做报告,结束后泡利站起来说:“我觉得爱因斯坦并不完全是愚蠢的。”

2、一次,在听了意大利物理学家塞格雷(后来发现反质子)的报告之后,泡利说:“我从来没有听过像你这么糟糕的报告。”塞格雷一言未发。泡利想了一想,回身对同行的瑞士物理化学家布瑞斯彻说:“如果你来做报告,情况会更加糟糕。当然,你上次在苏黎世的开幕式报告除外。”

3、一次,泡利想去某地,但不知该怎么走,一位同事告诉了他。后来那位同事问他找到没有,他说:“不谈物理学的时候,你的思路应该说是清楚的。”

4、他曾经批评学生的论文, “连错误都算不上。”他对一篇文章最好的评价就是:“这章几乎没有错。”Kronig最早提出电子自旋的概念,可是拿着论文去找泡利,被骂了一顿,因为泡利指出计算不符合相对论。于是他们没敢发这篇文章,悲惨啊。

5、泡利被玻尔称为“物理学的良知”,因为他的敏锐、谨慎和挑剔,使他具有一眼就能发现错误的能力。物理学界笑谈存在一种“泡利效应”──泡利出现在哪里,那里的人不管是在做理论推导还是实验操作都会出岔子。

6、以放荡不羁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对别人的意见常常摆出一副“你管别人怎么说的”神气,但当有人提起泡利对当代物理学家的批判时,费曼却迫不及待想知道泡利对他做了何种评判,结果泡利仍然是不脱一贯的尖刻,说“费曼那家伙,讲起话来简直就像是纽约的黑社会人物”。费曼听了也只能哈哈大笑。

7、泡利说:“哦,这竟然没什么错。”这通常表示一种高度赞许。

有人编了一个笑话:泡利死后去见上帝,上帝把自己对世界的设计方案给他看,泡利看完后耸耸肩,说道:“你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些……”

这个笑话的另一版本是:泡利死后,来到天堂见到上帝。上帝把他关于宇宙的设计给泡利看。泡利看了半天,挠了挠头,说:“居然找不到什么错。”

最后补充一点,泡利虽然为人刻薄,语言尖锐,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同时代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地位。在那个天才辈出,群雄并起的物理学史上最辉煌的年代,英年早逝的泡利仍然是夜空中最耀眼的几颗巨星之一,以致在他死后很久,当物理学界又有新的进展时,人们还常常想起他:“不知道如果泡利还活着的话,对此又有什么高见。”

五、泡利与实验
泡利大概天生不适合作实验。据说他出现在哪里,那里的实验室仪器就会有故障。有次,某个老大的实验室仪器突然失灵。他们就开玩笑说,今儿泡利没来这地方啊。后来过了不久,泡利告诉他们,那天他乘坐的火车在那个时刻在他们的城市短暂停留了一下。

六、泡利和爱因斯坦
对于所有热爱科学的人来说,爱因斯坦在上一世纪简直就是上帝。波恩曾经认为,泡利也许是比爱因斯坦还牛的科学家,不过他又补充说,泡利完全是另一类人,“在我看来,他不可能像爱因斯坦一样伟大。”

那么泡利是怎么看爱因斯坦的呢?在1945年,泡利终于拿到了那个他觉得自己20年前就应该拿到的诺贝尔奖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泡利开了庆祝会,爱因斯坦为此在会上演讲表示祝贺。泡利后来写信给波恩回忆这一段,说“当时的情景就像物理学的王传位于他的继承者。”泡利倒是一点都不客气,认为自己就是继承者了。
回复 | 0
作者:stinger 留言时间:2012-12-01 04:46:13
他一生喜欢评论别人的东西,经常是一针见血,不过很可惜,他一生反对错了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一个电子自旋, 一个宇称不守恒。可能一个人过于敏锐了,对于一些违反常规的想法有一种本能的抵制。

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1950)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词条由网民创作并享有版权,请保护版权归属。
立即体验百度音乐,新歌热歌免费听
全国独家数字博物馆震撼上线
首页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寡言
注册日期: 2012-07-10
访问总量: 1,437,12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杂感: 二十世纪初的俄中日
· 随笔:大历史眼里的俄中美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马尔
· 杂感: 新疆问题的要害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历史
· 随笔: 古代”胡患“初探
· 杂感: 俄国人是不是又会帮Musk
友好链接
· 慕容青草:慕容青草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施化:施化的博客
· 俺是凡平:俺是凡平的博客
· 再见驴十八:再见驴十八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分类目录
【隐藏: 转贴】
【隐藏: 杂感】
【隐藏: 随笔】
【隐藏:历史】
【草稿】
【转贴】
· ZT: 雇用印度人--“我们”一起
· ZT: 法国外交家塔列朗:令拿破仑
· ZT: 周树山:富歇是一面镜子
· ZT: 高端轴承为何成为木桶原理中
· ZT: 秦晖 从南非看中国(上)
· ZT: 不和日本孩子一起吃饭,不知
· ZT: 日本战国时代的分国法
· ZT: 杜君立:不死的波兰——谨以此
· ZT:日本教授:向幕末学习的今天
· ZT: 美国国防部认为F-35项目已取
【杂感】
· 杂感: 二十世纪初的俄中日
· 杂感: 新疆问题的要害
· 杂感: 俄国人是不是又会帮Musk
· 杂感: 几百年的变迁,国家如何
· 杂感:普京的帝国梦和俄国的限度
· 杂感: 乌克兰杂感
· 杂感: 华裔美国人是否能成为类
· 杂感: 反对加州SCA-5运动胜利了
· 杂感: 电影“章西女皇”
· 杂感: 儒家官僚杂感
【随笔】
· 随笔:大历史眼里的俄中美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马尔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历史
· 随笔: 古代”胡患“初探
· 随笔: 中原王朝如何统治百姓?
· 随笔: 我们如何判断?
· 随笔:框架内的批判和跳出框架的
· 随笔: 性,生育,孩子教育和社
· 随笔: 暴力造成的精神创伤
· 随笔: 语言和对话
【历史】
· 历史: 两种人口筛选模式: 社会
· 历史: 从亨挺顿文明冲突论到历
· 历史:土地兼并的模拟
· 历史: 传统社会演化和计算机模
· 历史: 秦制的“大趋势”, 历史模
· 历史: 历史演变中呈现的一些规
· 历史: 计算机如何模拟千变万化
· 历史: 人类在历史模拟或历史动
· 历史: 计算机模型,个性,规则
· 历史: 资源,规则,个性,社会
存档目录
2014-03-01 - 2014-03-27
2014-02-01 - 2014-02-27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1
2013-11-01 - 2013-11-30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19 - 2013-09-30
2013-08-03 - 2013-08-26
2013-07-01 - 2013-07-28
2013-06-01 - 2013-06-30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1 - 2013-04-28
2013-03-01 - 2013-03-31
2013-02-03 - 2013-02-28
2013-01-01 - 2013-01-29
2012-12-02 - 2012-12-28
2012-11-01 - 2012-11-30
2012-10-02 - 2012-10-30
2012-09-01 - 2012-09-30
2012-08-01 - 2012-08-31
2012-07-10 - 2012-07-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