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吃东西活不下去。 传统社会粮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物资。 我现在要谈的重点富人消费与粮食的关系。 这里的富人是广义的富人,代表能支配相当一部分农产品的人。 值得重视的一个事实是,富人可以占有足够很多人消费的粮食,但个人能消费的只比普通人高一点。人的生理性决定了这点。 人到底需要多少粮食呢? 如果副食品很少,一个人每天需要一斤左右, 文革北方农民救济标准280斤/年折合每天七两多。重体力劳动者可以吃到三斤/天之上。 就历史上士兵而言,中国大体在一斤半左右,和波斯王大流士的士兵相仿而斯巴达士兵据说可以吃到六斤。 欧洲历史上士兵伙食中一般都有一定肉食,一般而言,比亚洲士兵吃的好得多。 但不管如何,历史上中国农民大人小孩四百斤可以算温饱,不从事体力劳动的小地主有个六百斤足以,人的胃口毕竟有限度。 但是人富足了,就不能满足只吃粮食,先是鸡鸭鱼肉,后是山珍海味。 除了少数底层富人还可以自养鸡鸭猪羊,真正富人要提高伙食消费的标准,就要通过别人的服务: 即用粮食(也许通过货币为中介)换取服务。 除了高档食品外,各种服务,包括性服务,仆人的服务,工匠提供的各种工艺品等等等等都可以转化为粮食。 简单说,富人的占有的粮食最后除了自己消费极少一部分,最后要转换为各种服务。而提供各种服务的人消费富人的粮食。 用公式表示,就是富人个人消费+ 为富人提供服务者的消费 + 运输损耗 + 生产开始的粮食(牲畜种子) = 地租总收入。 知道为富人提供服务者平均粮食消费比例,我们就可以推算社会各个集团人口比例和关系。 当然,为富人提供服务的人的消费和农民消费一样,也受需求影响而上下浮动。 顺便说一句,中国历史上粮食价格浮动的幅度似乎比欧洲历史大的多。背后原因有待研究。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 因为富人的消费模式和社会生产模式有关,也影响社会演变途径。 在自给自足社会, 粮食能购买的服务(包括商品)有限,剥削残酷程度受到制约。 人总不会去干没有意义的事情。最残酷的社会则是富人能用粮食购买无穷无尽的商品,所以要榨取农民的最后一点血汗。 我在前几贴强调中国奢侈风气的扩撒,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在顺便说一句,东西方相比,东方的奢侈品生产比普通商品生产发达,而西方和民用民生有关的生产更为重要。因此,东方有权炫耀自己文化发达的同时,应该知道事情有利必有弊。 当著名美国黑人历史学家讥讽中世纪英国地主只能睡在泥巴枕头而非洲的黑人王国有更灿烂文明的时候,应该知道传统社会中值得炫耀的享乐文化对下层不一定是件好事。 历史上西欧农奴得到解放,但东欧解放的农奴又变成了农奴,历史上这叫做“农奴再版化”运动,其中因素很多,一个因素大概是东欧粮食出口贸易刺激领主的贪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