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比较相信大势所趋。 多数中国人不仅相信秦朝走向中央集权大朝代是大势所趋,而且觉得元灭南宋等也是大势所趋。用现代术语就是这些事件必然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也许正因为多数人相信朝代衰落或灭亡为大势所趋,很少人愿意挑战命运。也许正因为很少人愿意挑战命运,大势所趋真的就大势所趋了。 大势所趋,天命,历史潮流,历史必然性植根于很多中国人内心深处, 我也许看多了世界史,我眼里历史并没有那末必然, 许多偶然因素影响到大历史的走向。 这也许也是在秦统一中国问题上, 我把白起和名将效应看得比较重的原因。 现 在想谈的是路易十四时代。路易十四早年法国如日东升。法国国家镇压了世袭贵族的反抗和反叛,完成了向专制制度的转化,建立了一支欧洲最庞大的最先进的军 队。 和朱元璋类似,路易十四也不愿受首相的束缚。 1661年马扎然死后,路易十四决定不在任命首相,而由自己直接统治。 路易十四重建了巴黎,巴黎人口增加到五十万以上,法国王政时期文化硕果累累,成为欧洲的中心,法国宫廷成为欧洲形形色色小王权模仿的榜样。 如果我们身历其境又不知道后来历史的演化,是否我们会把法国看成欧洲的未来,认为法国称霸欧洲或一统欧洲是大势所趋,为历史的必然呢? 路易 十四前期对外扩张战果累累。 通过一系列战争。 通过威斯特伐利亞條約(1648)法国获得洛林地区梅林,图尔,凡尔登三个主角去和除了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地区。 通过比利牛斯条约(1659),西班牙认输,法国在南方和北方扩展了土地,法国成为欧洲最强的国家, 通过亚琛和约, 法国获得西属尼德兰12座城市以及周围的土地。1672~1678年又与荷兰交战,1678年的《奈梅亨条约》使法国占领弗朗什孔泰和尼德兰南部的一些城 市。如果路易十四死于17世纪80年代,他势必被看成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不幸的是欧洲英国和战国末年齐国大不一样,决心不让一国独霸欧洲。英国为了防止路易十四,拿破仑,威廉二世以及希特勒称霸欧洲,付出了极大代价。 如果没有英国的努力,上述几位大概一定能称霸欧洲甚至统一欧洲, 不详述。 路易十四中后期也颇不幸运,碰到了英国约翰丘吉尔(马尔波罗公爵)和欧根亲王这两位将领。 终于功败垂成, 称霸欧洲化为春梦。 法国革命前十八世纪欧洲军事史,比较公认最出色的军事领袖是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其次是欧根亲王,马尔波罗公爵,瑞典的查理十二,和法国元帅维拉尔斯。再其次是萨克森伯爵莫里斯, 马尔波罗姐姐和英国詹姆士一世的私生子博瑞克公爵, 范多姆公爵和彼得大帝。 路易十四前期,法国有大孔代亲王和杜伦尼(蒂雷纳)两位名将。中后期主要依赖六位法国元帅:维拉尔斯(Villars),范多姆(Vendome),维勒洛依(Velleroy),博福勒 斯(Boufflers),马尔森(Marsin),和塔拉尔德(Tallard。 六人均为欧根和马尔波罗亲王这两位当代最杰出将领手下败将。 奥国幸运的是,欧根亲王先于1697年大破法国在东方的盟友奥斯曼军,为欧洲军队第一次击败一位苏丹御驾亲征,而且大胜。 因此国家制度相对落后的奥国才能腾出手来抵抗法国。 令人多少有点讽刺的是,路易十四曾有机会把丘吉尔和欧根亲王收为部下。但对丘吉尔和欧根亲王看走了眼。 丘吉尔曾在法军服役,上司对他十分器重,大元帅蒂雷纳也觉得这样的一位人才值得培养,向国王推荐,但路易十四的评语,虽很勇敢,但是过于沉浸于宫廷社交生活,是个小白脸式的人物,日后难成大器, 放走了丘吉尔。 欧根亲王,1683年,20岁的欧根向路易十四要求加入法军,并指挥一个连,可是路易十四看不上他,拒绝了欧根的请求。 路易十四错失二人,也许为后期最大的遗憾。 难得是马尔波罗和欧根两人一见入故,配合十分默契,从没有互相拆台,这在军事史上实在不多见。 1704年马尔波罗在法军鼻子底下从荷兰穿越中欧到达多瑙河,和欧根亲王合作在布倫亨戰役击败法军,打败法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拯救了奥国。 如果这战战败,法军将占领维也纳,欧洲之后的演变就难说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大概讲是另外一个结局。如果西班牙王位战争法国胜利,奥国战败,法国西班牙合并,法国以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之力,不说一统欧洲,至少称霸百年没有多大问题。 路易十四放过了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两个军事天才,是不是多少有点偶然呢? 回到历史必然性的主题,如果秦没有白起,没有长平之战的胜利,秦真能征服赵魏韩,进而统一全国吗? 不那么必然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