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路易十四把法国建成了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 在他种种政策之下,创造了王政时期灿烂的文化,对欧洲有深刻的影响,当时全欧有无数君主把法国看成榜样。 在路易十四统治下,法国军队从16世纪的2-3万人增加到17世纪30年代末年的10万人,到了50年代达到了25万人。 路易十四早年军事冒险应该说相当成功,大大扩大了法国的版图。 路易十四建造凡尔赛宫当然有其政治目的,路易十四创造了一个新的宫廷贵族集团,原本居住在领地上的大贵族离开领地,到凡尔赛向国王邀宠。大贵族离开自己的领地,切断了和自己领地领民的关系,也就放弃了向国王挑战的能力。 对于国王和宫廷贵族而言,这是双赢的策略。 大大扩大的军队,也为贵族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把国家,君主和前途结合在一起, 法国被改造成为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官僚执掌的国家。在某种意义上,欧洲独此一家。 法国是十七世纪欧洲最灿烂最伟大的国家,所以英国全力要阻挡法国称霸欧洲的企图。 但辉煌时期的另外一面是沉重的代价。 我没有路易十四初期法国人口的资料,他统治后期,法国人口达到2150万,法国大革命前超过2800万。 取决于资料原因, 有些经济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前法国GDP估计为40亿法郎,吉尼指数接近0.6。反推回去,路易十四时期GDP大体在20-30亿法郎。 下面是另外一些(有争议的)数字。 我们也知道,路易十四上台时国家债务大概为6千万法郎,他死前增加到30亿法郎。 1739年法国经济整顿颇有成效,太阳王留下的债务得到控制,随即法国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3亿法郎),七年战争(18亿法郎),路易十五死于1774年, 据说为路易十六留下40亿法郎的债务。 法国支持北美独立,据说又为自己增加了十几亿的债务, 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财政收入一半用于债务利息, 从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税收增加数倍之多,也几乎没有增加新税的余地。 按照任何标准,法国趋于破产, 凡尔赛宫为法国王政文化的代表, 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据说凡尔赛宫的造价超过5亿法郎,法国大革命前夕,政府开支相当大一部分,据说达四分之一,用于维持凡尔赛宫和用于宫廷贵族。 这样算下来,凡尔赛宫建成后一百年, 法国王室为凡尔赛付出至少几十亿法郎。 卖官是法国政府敛财的一大手段。 我非法国史专家,不知道卖官为资产阶级创造了多少机会? 世界从来没有白的午餐, 有得必有失, 买官必有所求, 当政府耗尽所有手中资源,无法在“赎买”各方面人士的时候, 旧有的体系就维持不下去了, 财务危机为法国大革命一大原因。 但是,是否这都是必然的呢? 是否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可以慢一点, 不那么“辉煌”,不那么好战? 如果1789年,法国国家国家收入中利息收入能限制到四分之一, 卖官卖得少一点, 是否还“必然”会有革命? 还是一旦"君主“创造了先例,国家就很难掉头?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 量的概念极其重要, 需要发展半定量或定量的模型。 抛开这些经济财政的因素, 军事因素也值得考虑。 对法国不幸的是,路易十四晚年,法军碰上了马尔波罗公爵和萨伏伊亲王,未能统一欧洲。 路易十五又碰上欧洲头等军事天才腓特烈大帝。法国军事上的无能,加上宫廷腐败,使得军事贵族和王室离心离德,这又是一个主题了。 总之,强大帝国的“灿烂”是有代价的,代价有时高到无法“忍受”。 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时期的波旁王朝有这问题, 很多人心目中的大英雄“汉武帝”也有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