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学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奇迹?
真的吗? 也许吧!
我脑子里面的经济学概念还停留在很初级的概念。我概念中,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几个因素。 传统农业社会中经济发展受资源的限制,也受资本和技术的限制。
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多年,西北经济并没有因此而腾飞,因为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缺少资本,也缺少技术。 共产党掌权后经济大发展和苏联“无私援助”关系之大,中国得到了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否则,毛再压榨农民也无济于事。 毛时代一向标榜“既无内债又无外债”, 但中国腾飞恰恰建立在共产党中国”史无前例“的外债基础之上。
经济学家陈志武喜欢谈金融,他常引用欧美金融史,指出金融在欧洲发展上的作用。凡不善使用金融手段的,都影响自己发展的速度。 从这点讲,我绝不否认苏联援助的意义。
但毛时代经济发展毕竟有自己的局限,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策略使得生产边际效用不断下降,国内市场一片萧瑟。可以说,毛后期,资本,技术,市场都有重大问题,所以才有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无非引用国外资本和技术,利用港台已经开放出来的市场,因之,大陆的资源和劳动力才能发挥作用。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国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都有高速发展的阶段,都和引用外国资本与技术有关。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本国都积累大量财富,都出现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至今为止,出口导向经济色彩仍未完全消除。 是否传统经济学能解释中国之外各国经济腾飞的过程,唯独不能解释大陆经济腾飞与奇迹呢?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1994年写过“亚洲经济奇迹的神话”(外交杂志11/12月刊),文内说“50年代,共产主义经济的增长成为无数危言耸听的书籍和争论不休的文章的主题。一些经济学家认真地研究了这种增长的根源,描绘出一幅与当时流行的绝大多数看法截然不同的景象,但这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产出的迅速增长,完全可以用投入的迅速增长来解释: 就业的膨胀; 教育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在物质资本上的巨大投资,一旦把这些投入都考虑进去,产出的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换句话,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苏联令人震惊的增长其实并不神秘。
他对苏联衰退的解释是“过去150年里,今天的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怎样持续增长的呢? 答案是: 技术进步带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当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的经济增长的时候,...他们也希望发现,苏联的快速增长即反映出投入的快速增加,也反映出效率的快速提高。可是他们却发现,苏联的增长只是建立在投入快速增加的基础之上,效率提高的速度非但没有出色之处,而且远远低于西方经济的速度。...靠投入驱动的增长本身就是一个有限的过程“。
他又问”50年代华约国家的增长,与如今备受政策智囊梦注目的亚洲国家令人吃惊的增长相比,究竟有没有什么类似之处呢?“
我省略下面他对亚洲国家,包括中国的分析,只提一下他的结论。他说“太平洋周边的新兴工业国家异乎寻常地动员资源进行经济建设已经得到了回报,这些回报正是最乏味的,普通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的。如果说亚洲的增长率有什么秘密的话,无非就是延期享受,愿意为了在未来获得收入而牺牲眼前的享乐”。
顺便提一句,在传统闭关自守的国家, 延期享受而追求增长有极大的限度,因为生产必须有市场。 亚洲国家迅速发展的前提是发达的国际贸易,因为有了市场,才可能实现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要是克鲁格曼犯了经济学的大错误,我倒很希望看到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