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寡言的博客  
我思故我在  
https://blog.creaders.net/u/6479/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杂感: 传统经济学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奇迹? 2013-06-22 15:59:36

传统经济学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奇迹?

真的吗? 也许吧!

我脑子里面的经济学概念还停留在很初级的概念。我概念中,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几个因素。 传统农业社会中经济发展受资源的限制,也受资本和技术的限制。

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多年,西北经济并没有因此而腾飞,因为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缺少资本,也缺少技术。 共产党掌权后经济大发展和苏联“无私援助”关系之大,中国得到了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否则,毛再压榨农民也无济于事。 毛时代一向标榜“既无内债又无外债”, 但中国腾飞恰恰建立在共产党中国”史无前例“的外债基础之上。

经济学家陈志武喜欢谈金融,他常引用欧美金融史,指出金融在欧洲发展上的作用。凡不善使用金融手段的,都影响自己发展的速度。 从这点讲,我绝不否认苏联援助的意义。

但毛时代经济发展毕竟有自己的局限,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策略使得生产边际效用不断下降,国内市场一片萧瑟。可以说,毛后期,资本,技术,市场都有重大问题,所以才有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无非引用国外资本和技术,利用港台已经开放出来的市场,因之,大陆的资源和劳动力才能发挥作用。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国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都有高速发展的阶段,都和引用外国资本与技术有关。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本国都积累大量财富,都出现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至今为止,出口导向经济色彩仍未完全消除。 是否传统经济学能解释中国之外各国经济腾飞的过程,唯独不能解释大陆经济腾飞与奇迹呢?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1994年写过“亚洲经济奇迹的神话”(外交杂志11/12月刊),文内说“50年代,共产主义经济的增长成为无数危言耸听的书籍和争论不休的文章的主题。一些经济学家认真地研究了这种增长的根源,描绘出一幅与当时流行的绝大多数看法截然不同的景象,但这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产出的迅速增长,完全可以用投入的迅速增长来解释: 就业的膨胀; 教育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在物质资本上的巨大投资,一旦把这些投入都考虑进去,产出的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换句话,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苏联令人震惊的增长其实并不神秘。

他对苏联衰退的解释是“过去150年里,今天的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怎样持续增长的呢? 答案是: 技术进步带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当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的经济增长的时候,...他们也希望发现,苏联的快速增长即反映出投入的快速增加,也反映出效率的快速提高。可是他们却发现,苏联的增长只是建立在投入快速增加的基础之上,效率提高的速度非但没有出色之处,而且远远低于西方经济的速度。...靠投入驱动的增长本身就是一个有限的过程“。

他又问”50年代华约国家的增长,与如今备受政策智囊梦注目的亚洲国家令人吃惊的增长相比,究竟有没有什么类似之处呢?“

我省略下面他对亚洲国家,包括中国的分析,只提一下他的结论。他说“太平洋周边的新兴工业国家异乎寻常地动员资源进行经济建设已经得到了回报,这些回报正是最乏味的,普通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的。如果说亚洲的增长率有什么秘密的话,无非就是延期享受,愿意为了在未来获得收入而牺牲眼前的享乐”。

顺便提一句,在传统闭关自守的国家, 延期享受而追求增长有极大的限度,因为生产必须有市场。 亚洲国家迅速发展的前提是发达的国际贸易,因为有了市场,才可能实现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要是克鲁格曼犯了经济学的大错误,我倒很希望看到证明。


浏览(1514) (0) 评论(8)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寡言 留言时间:2013-06-24 05:02:17
我并不觉得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奇迹。

如果慕容兄说传统(或主流)经济学家在一些问题上出了错误,这我没有意见。

从某种意义,世界经济体系不是个封闭的体系,不仅开发,而且越来越大,所以有非线性系统的很多特征,重要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预测的。在这个意义,经济学家做的工作是把一个非线性系统线性化,局部化,模型化,跟在已经发生事实后面解释事实的过程。

当现实经济现象在某种程度重覆历史,经济学家多能给出比较好的建议,当新现象出现,经济学家多半束手无策。

但这不是很多科学面临的“困境”?

您说“很多人认为本世纪的世界经济危机就是经济学家们整出来的,所以经济学家出错简直就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如果没有经济学模型呢,又如何管理经济? 经济学模型出错本身就是人必须依照某种线性化经济模型管理经济的必然后果。

鄙视经济学家的人,请想想你如果身居高位,需要对经济做出很多决策但不能参考经济模型的处境。靠什么,靠经验?靠直觉?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3-06-23 13:30:05
再次谢谢寡言兄的回复。。。。看来寡言兄也能接受传统经济学无法对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提供满意的答案这一点了,而且也承认经济学家,不管他是什么鲁克都可能犯错误了。。。。。。其实,很多人认为本世纪的世界经济危机就是经济学家们整出来的,所以经济学家出错简直就不是什么新闻:)

确切地说,我们不应该用传统经济学这个词,而应该用主流经济学这个词。。。这是因为至今为止主流经济学都不能给诸如中国经济以及欧元问题等提供满意的答案!

其实,这是因为主流经济学背后的哲学出了问题!

自然科学家们之所以敢喊出哲学死了,是因为在很多的自然哲学方面,自然科学家已经把哲学家远远地抛在后面,诸如量子的问题,相对论问题,超弦的问题,混沌的问题等等。。。。。。

但是,诸如经济问题这样的社会问题,经济学家们除了一些游戏般的数学公式之外,在哲学上仍然是非常落后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自作多情地把自己比作自然科学家,以为他们也只需要数学而不需要哲学的发展了,那是异想天开!

谢谢博主的讨论!
回复 | 0
作者:寡言 留言时间:2013-06-23 06:08:06
我想克鲁格曼“延期享受”本意略有不同。他大概对投资消费比,对外贸顺差更感兴趣。

当产出中投资比例太高,当外贸顺差太高,消费(享受)就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而言,可以谈国家意义上的“延期享受”。

不管谈什么国家,恐怕没有均衡享受这会事情。我提到100年前美国,提到杜邦等豪富家族建的豪宅,也含有当时享受并不平衡。

但中国的确有自己的侧重。 我在我最后一贴中也提到。 消费(内需)中国家消费占的比例奇高,这也是一种“选择”,农民工收入多年没有增加,这也是事实,总的效果,对延长中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有相当好处。

另外选择,也许中国五年前十年前外贸增长速度就已经降低到无法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地步。请注意,近十年中国的巨变,中国的“信心”主要是这十年奠定的。

总之,一连串的”人为““选择”,一连串的”后果“,有好的,有坏的。有表明容易看到的,有潜伏在表面之下不那么容易看到的。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3-06-23 03:40:10
谢谢寡言兄的回复。。。。你说“总体而言,可以说延期享受,局部而言也许不是。少数人的确没有延期享受。”。。。这难道不是“不平衡”的最好定义吗?。。。。。。

套句数学术语来说,“投资多可带来收获多”这一点是零阶近似的逻辑(尽管是一个忽略了风险等很多复杂因素的极其粗糙的零阶近似)不需要任何经济学家来指出,是大家都明白的。。。。。。

如果一位经济学家的水平仅仅是能提出一个家庭主妇都知道的零阶近似的理论,那他也没什么值得大家在乎的了。。。。。。今天说中国的经济无法用传统经济学来解释的也都是经济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而人们之所以说它违反过去的认识并不是指它违背了投资多收效多这一点,而是当很多人按照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内容对之进行判断时发现不灵了。。。。。。。谢谢
回复 | 0
作者:寡言 留言时间:2013-06-22 19:32:19
投资、外销和内需三驾马车。

扩大内需的条件是增加农民工的收入,对外销有相当影响。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条件,政府有意思的选择了投资和外销,农民工为此付出代价(也许说得太简单了一点)。

当然扩大政府消费也是扩大内需的一种方式,不多谈。

这是一个国和民之间的选择题。极力扩大外贸,积累外汇,增发货币(中国M2货币量已经是世界第一,比美国M2高50%)是一整套策略。至于是政府有意而为还是逐渐自动形成的,我不知道。

中国可以选择贸易基本平衡,不会收进如此多美元,但代价就是增长率。

再说几句外汇比价。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币和美元比值在2左右,我出国时到过1.4。 然后突然大幅度下跌,最后超过8。 不知是否当时算不算货币战争?
回复 | 0
作者:寡言 留言时间:2013-06-22 19:09:11


总体而言,可以说延期享受,局部而言,也许不是。少数人的确没有延期享受。

一百年前梁启超到美国,对美国贫富差距影响很深,当时美国20万富裕家庭控制全国大部分财富。现在看看当年富豪留下来的豪宅,中国富翁的享受也不算太过分。但当时美国富翁自己知道自己是暴发户,拼命向贵族靠拢,中国现在的富翁暴发户色彩重了一点,文化色彩浅薄了一点,向平民显摆过分了一点,欺压平民嚣张了一点,土鳖了一点,本来可以做的漂亮得多。

英国威廉王子有钱有貌,但会跑去和英国平民显摆?欺负平民,以强抢民女为乐?无疑,中国富人还没有能建立一种新文化,也没有建立自信心,所以非要做出种种暴发户行径以显示自己。


中国成功部分的秘密在于城乡两元体制,因此中国能把农民工的“收入”压得格外低,也因此增强了自己的比较优势。

其实高房价也是一道坎,阻止外人进入大城市。 虽然不是原有城乡二元体制的资产,但逐渐成为最有力的一道防线。

前苏联据说有这样的规定,在莫斯科没有房子就不能有莫斯科户口,但没有莫斯科户口的又不能拥有房子,中国现在似乎也有这种类似军规22条的规定。


所谓奇迹,某种意义是政府的选择。如果中国在增长的同时认真考虑环境污染,增长率会低得多。如果平均增长低二个百分点,三十年下来GDP只有现在一半。

我们可以用锻炼做比喻,人每天可以化一小时锻炼,可以化四小时锻炼,可以用各种兴奋剂和激素。你看广告上那些肌肉极其发达的力士,不也有奇迹的感觉。 但奇迹的后面是代价。

我讨论历史,觉得始皇统一的“奇迹”其实也是一种“激素”发展策略,所以秦朝二世而亡,断送秦国560年持续发展的历史。换个人,也许不会如此驱使秦国,也许无法统一六国,也许秦国还有几百年的国运。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留言时间:2013-06-22 18:35:22
投资、外销和内需三驾马车,中国仅重视前两驾,忽视十几亿人的这个大市场,有些不可思议。

世界前几百强大企业到中国去,目的都是为那个大市场;而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把重点放在国际市场。

如果前几年这样做还情有可原:中国人消费水平还很低。现在的情况却是:中国人拿着钱到国外消费,大肆购买。不管这些人是什么人,是贪官还是大款,这样的大顾客都放走了,只能说有关部门管理者的脑子被鬼摸过了。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3-06-22 18:18:59
寡言兄好!

寡言兄这个题目很好,值得深思。。。我这里从一个与寡言兄不太一样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和寡言兄商榷一下:中国人真的象寡言兄文中提到的克鲁格曼所说的延期享受了吗?

不说别的,就民间来说,回过中国的海外华人可能都可感受到在海外难以享受的饮食消费水平和包括旅游在内的娱乐消费水平(不一定是价钱有多高,而是质量和数量之高)。。。这里我没有提富豪们的消费水平,因为我本人还够不上和他们打交道。。。但是,从侧面听说的,或从媒体影视反映的,中国的权贵富豪的消费之奢侈恐怕也不输世界任何一国(这恐怕是不但在质量和数量上,而是包括了实际价钱)。。。。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一大顾问公司工作。。。因工作关系常跑中国。。。据他说,他的洋同事们一听说有去中国的项目都抢着去,而很多其它国家就不愿意去,原因就是中国的各种花哨的享受对他们具有吸引力。。。。。。

上面还没有提到各种由国营企业出钱的公费消费。。。。。。

中国恐怕一点也没有延迟享受,只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享受。。。因此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极不平衡的发展。。。这恐怕不是传统的经济学所熟悉的。。。。。。。

一点愚见而已。。。不周之处望多海涵。。。。。。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寡言
注册日期: 2012-07-10
访问总量: 1,429,74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杂感: 二十世纪初的俄中日
· 随笔:大历史眼里的俄中美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马尔
· 杂感: 新疆问题的要害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历史
· 随笔: 古代”胡患“初探
· 杂感: 俄国人是不是又会帮Musk
友好链接
· 慕容青草:慕容青草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施化:施化的博客
· 俺是凡平:俺是凡平的博客
· 再见驴十八:再见驴十八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分类目录
【隐藏: 转贴】
【隐藏: 杂感】
【隐藏: 随笔】
【隐藏:历史】
【草稿】
【转贴】
· ZT: 雇用印度人--“我们”一起
· ZT: 法国外交家塔列朗:令拿破仑
· ZT: 周树山:富歇是一面镜子
· ZT: 高端轴承为何成为木桶原理中
· ZT: 秦晖 从南非看中国(上)
· ZT: 不和日本孩子一起吃饭,不知
· ZT: 日本战国时代的分国法
· ZT: 杜君立:不死的波兰——谨以此
· ZT:日本教授:向幕末学习的今天
· ZT: 美国国防部认为F-35项目已取
【杂感】
· 杂感: 二十世纪初的俄中日
· 杂感: 新疆问题的要害
· 杂感: 俄国人是不是又会帮Musk
· 杂感: 几百年的变迁,国家如何
· 杂感:普京的帝国梦和俄国的限度
· 杂感: 乌克兰杂感
· 杂感: 华裔美国人是否能成为类
· 杂感: 反对加州SCA-5运动胜利了
· 杂感: 电影“章西女皇”
· 杂感: 儒家官僚杂感
【随笔】
· 随笔:大历史眼里的俄中美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马尔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历史
· 随笔: 古代”胡患“初探
· 随笔: 中原王朝如何统治百姓?
· 随笔: 我们如何判断?
· 随笔:框架内的批判和跳出框架的
· 随笔: 性,生育,孩子教育和社
· 随笔: 暴力造成的精神创伤
· 随笔: 语言和对话
【历史】
· 历史: 两种人口筛选模式: 社会
· 历史: 从亨挺顿文明冲突论到历
· 历史:土地兼并的模拟
· 历史: 传统社会演化和计算机模
· 历史: 秦制的“大趋势”, 历史模
· 历史: 历史演变中呈现的一些规
· 历史: 计算机如何模拟千变万化
· 历史: 人类在历史模拟或历史动
· 历史: 计算机模型,个性,规则
· 历史: 资源,规则,个性,社会
存档目录
2014-03-01 - 2014-03-27
2014-02-01 - 2014-02-27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1
2013-11-01 - 2013-11-30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19 - 2013-09-30
2013-08-03 - 2013-08-26
2013-07-01 - 2013-07-28
2013-06-01 - 2013-06-30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1 - 2013-04-28
2013-03-01 - 2013-03-31
2013-02-03 - 2013-02-28
2013-01-01 - 2013-01-29
2012-12-02 - 2012-12-28
2012-11-01 - 2012-11-30
2012-10-02 - 2012-10-30
2012-09-01 - 2012-09-30
2012-08-01 - 2012-08-31
2012-07-10 - 2012-07-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