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製造業在世界製造業比重接近20%,比美國略高。我最關心的問題是,如果中國製造業仍以比世界製造業高得多的速度增長,何謂極限? 中國製造業在整個世界製造業的比重可以達到30%,50%,80%?
如果中國製造業增長速度比世界平均速度高10%,那麼在十年內,中國製造業在世界製造業比重將超過50%,15年內將達到80%,20年嗎? 基本世界上所有產品都是中國造。 當然當別國製造業不斷萎縮的情況下, 我們需要問自己,那時誰買中國商品,中國人自己消費自己生產的大部分製造品嗎?
從更深的層次看,世界製造業面臨和農業一樣的挑戰,即市場趨於飽和。 對農業而言,雖然有各種山珍海味,人們農產品和非農業食品的需求有限,當農業生產勞動生產效率增加的速度超過市場增長的速度,農業就業人數就呈現下降趨勢。過去一百多年,西方國家農業就業人口比例不斷下降,現在很多國家農業人口只有1,2%,這大概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大家沒有注意的是,製造業也面臨同樣的挑戰。世界製造業總就業人數近年一直呈現下降趨勢,不僅西方國家,中國也如此。 西方的問題是,無法創造足夠大的高端製造業市場,無法吸收低端製造業轉型釋放出來的勞動力。 如果西方能不斷創造新的市場,歐美目前根本就不用煩惱。 如果中國能達到美國的生產率,中國製造業只需要一兩千萬人,占就業總需求的2,3%。 中國要為其他97%人口創造出足夠的就業機會。
在過去三十年,中國做得事情其實很簡單,爭搶世界製造業市場。 中國很大一部分市場來自亞洲四小龍和日本產業轉型釋放的市場,當然也擴大了現有的市場。 從某種意義而言,大有大的好處,國家大了,容易形成配套的產業群,效率更高,爭搶更有利。但是大也有大的不利之處。對一個小國,世界市場幾乎是無限的,但對於一個大國,世界市場肯定有限度。
中國製造業擴展的過程中早就遇到市場有限的問題,中國解決辦法之一就是惡性競爭。所以有句話說,只要中國能製造的東西,最後早晚變成誰都賺不了錢。但現在碰到的問題更尖銳。
現在不僅是產業升級的問題,而是即使中國把全球高端技術的市場全搶過來也不足以滿足中國胃口的問題。 何況中國自身也有產業升級,從低端市場釋放勞動了的問題。 高端市場永遠不能提供低端市場能提供的就業機會。 中國紡織工業曾僱傭2000萬人, 世界飛機工業總僱傭人數又有多少呢?
很多人把希望放到服務業上。但服務業也有市場問題,也有效率問題。 製造業可以用資金換效率,一個生產幾十萬輛車的汽車廠只有幾千雇員,一個幾十億的集成電路廠用人更少,但服務業則不然,至少除了金融業外大部分服務業分支資金和效率沒有直接關係。 教師,醫生的效率很難提高。
當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遠低於製造業的服務業比重越來越大,整個國家總的全員生產率增長速度應該呈現下降趨勢, 如果就業比例無法提高,整個國家的增長率即呈現下降趨勢。
日本經濟發展慢下來的時候,也是日本白領工人人數超過日本藍領工人的時候。那時候,不少經濟學家注意到日本辦公室的效率遠不如美國,計算機普及不如美國,電話普及率不如美國,當然辦公室軟件也不如美國。
製造業產品和服務業產品有很大區別。製造業產品的質量比較過硬,但服務業更依賴人之間的互信,發展服務業更依賴誠信和信用。醫療,教育是服務業兩大分支,我就不多說了。
整體講,我承認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取得很大成就,是否是奇蹟, 取決定義。如果有人說是奇蹟,我並不反對。我只是不覺得是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奇蹟。
至於將來,我相信非線性性制約宇宙大部分過程,中國經濟勢必放慢。 是否會崩潰,也取決定義,除了很特別的定義,我個人不覺得有崩潰的前景。 泡沫嗎? 美國應該破了好幾個,中國一定能避免? 就算有,天也塌不下來吧。
有人說,主流經濟學家一直預言中國經濟崩潰,恕我孤陋寡聞,我還沒有看過多少這樣的報道。對於過於樂觀的預言吧, 根據我上面說的理由,我也不敢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