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袁家四世三公,门生遍及天下, 袁绍兄弟代表的袁家,本有相当机会统一北方,但家主不能约束袁绍兄弟,袁氏兄弟又不能团结对敌,兄弟鹬蚌相争,最后让曹家统一了北方。
我常想, 关键时刻中原上层常常内斗,到底是制度问题, 文化问题,还只是巧合?
很多人认为秦后“郡县制度”对维护中国一统功劳极大, 但实际上北方处于“封建甚至奴隶阶段的”游牧或半游牧族倒往往能克服内部的种种矛盾,团结对付中原的大王朝。 最明显的例子是皇太极死后满清八旗。 按很多中国人的逻辑,多尔衮和豪格只能靠武力决一胜负。 如果多尔衮和豪格决一死战,满清也许永无进驻中原的机会。 但满人克服了内部最大的危机,代善为之不惜牺牲一子一孙, 而明朝上下到始终争论内斗不休,直至南明灭亡。 又为什么?
最近发帖谈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也涉及这个问题。 亨利三世死后,纳瓦尔国王亨利是当然的王位第一继承人,但他并不是唯一的王位继承人。 在他之后有他信天主教的主教弟弟, 他叔叔孔代那支也有人在。
当时抗拒纳瓦尔亨利的天主教联盟要推出亨利之弟当法国国王候选人。 如果他和他弟弟不幸死亡,他堂兄孔代就成为新教领袖,兼法国王位继承人。如果中国导演戏说这段历史,不知能发掘演绎出多少额外的阴谋?
1610年亨利被刺,太后摄政,国王路易十三才九岁。 当时第三代孔代亲王二十二岁。 应该说第三代孔代亲王和堂叔亨利四世有仇。 亨利四世对蒙莫朗西公爵小姐有非分之想,想安排第三代孔代亲王和蒙莫朗西公爵小姐的婚姻替自己打掩护。 孔代亲王不愿扮演这个角色,结婚后带夫人逃到意大利,使之成为国际冲突的一部分。
按照中国的逻辑,下面该如何发展呢? 两家应该势不两立了吧! 的确波旁王室和孔代家族矛盾重重, 波旁王室对孔代是又拉拢又打击。 亨利四世死后,第三代孔代亲王被迫讨好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 后为第四代孔代亲王的路易二世被迫放弃自己心爱的女子,娶了年仅十三岁黎塞留之侄女。
号称大孔代亲王的路易二世是十七世纪法国两大名将之一, 他22岁大破西班牙军,结束西班牙陆军称霸的时代,后来又成为贵族领袖,卷入反对路易十四和宰相马萨林的贵族投石党运动,帮助王室镇压巴黎骚动后又和王室决裂,被王室监禁,释放后又投到西班牙方面和法国作战,十几年后又和堂弟路易十四和解,为法国立下无数功劳。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类似大孔代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但在秦朝之后的郡县制度下,孔代家族十有八就会被灭族。 春秋战国允许人才的跨国流动,而投奔他国者,也似乎能遵守“契约”,自重羽毛,所以接受国敢用, 那个时代没有卖国的概念。 而秦之后,不知什么原因, 上层都信奉先下手为强,防微杜渐,宁可错杀,不可错放。
日本封建社会对失败的政敌处理也比较微妙,不太斩尽杀绝,似乎信奉聪明人会量力而行,不会轻举妄动,所以也不是不可利用或收买的。德川家康对于无法收买的如直江兼续也能网开一面。
君臣关系本来就相依相承。 对臣下疑心越大的朝代,叛变的臣子也就越多。 到底是主君疑心太大,逼得臣子不得不反,还是君位诱惑太大,臣子不能不有反心,主君不能不疑呢? 这是另外一个有趣的问题。
从我上面讨论看,似乎还是和制度有一定关系。 有实权的封建领主,叛变几率并不高于君主大权独揽的时代, 越有退路,贵族就越不愿意造反。 宋代对臣下最好,宋代也几乎没有想要造反夺天下的臣子,和明代出身阿狗阿猫的太监都有不臣之心成了鲜明对比。
回到袁绍袁术。 似乎当时的世家仍旧无法真把家族凝聚在一起。否则历史将有另外一条演化途径了吧。
为什么袁绍袁术对关系自己生死的大问题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呢? 或者问得更深,西晋灭亡后南渡世家为什么仍旧无法面对自己的问题,以致百年后几乎全军覆灭,很显然,这是一个关系群体的精神问题,超越了物质世界。
比较世界历史也许能提供一点暗示。
一点胡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