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这个话题是一个“hot potato”。经过前面一番铺垫,俺试着来摸一下这个“hot potato”。
为了怕俺对“宪政”的理解不准确,俺专门去google了一下。以下内容来自维基 百科:
法学界对于宪政的解释是,宪政或宪政主义是一种以法治为形式、以民主为基础、以分权制衡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现代政制。08宪章认为“宪政是通过法律规定和法治来保障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自由和权利的原则,限制并划定政府权力和行为的边界,并提供相应的制度设施。”
归结起来就是两个要点:一是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二是限制政府权力。有一点俺不明白,为啥“个人自由”能成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宪政和民主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政治制度,并且早在一百年前中山先生就指出“世界潮流(指宪政和民主),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中国似乎就是注定要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到今天中国也没有实现所谓的“宪政和民主”,而是顽强坚守着“党的领导”。海内外的中国人还在激烈争论着中国到底应该往何处去?对此俺已经作出了自己的回答:那就是实行“中华之道”。那对“宪政和民主”以及“党的领导”,俺是怎么看的呢?
对“宪政和民主”,俺是这么看的:目前所说的“宪政和民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石,是因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新兴的资产阶级亟需解除王权或者君权的绝对权威,通过分享国家权力和主导政府运作,来最大程度上保障并促进其资本和财富的扩张。这种观点听上去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党”给灌输的。其实不然,这是俺独立思考的结果。其实“党”也是形式上实行“宪政和民主”的,只是没有认真执行,因为一旦认真执行了,就必然滑向“资本主义”道路,这是“党”目前还不愿意做的(已经有很多党内外的人在摇旗呐喊往这个方向推了)。
“党的领导”是中国目前的现状,并且“党”已经领导中国六十四年了(从1949年算起)。不可否认的事实有两点:一是“党的领导”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俺不能说是“人民”选择的,因为这么一说很多人就被“代表”了,或被排除在“人民”之外了)。二是中国现代化的成果(工业化基本完成,GDP世界第二)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关于第一点,你可以说这是历史“偶然”选择的(比如日本侵略是个“偶然”事件,间接促成了“党的领导”),不代表历史的“必然”。可历史永远不能推倒重来,你无法证明历史“必然”会选出一个什么结果。或者你说历史也可能选错,我们可以帮历史“纠错”。可俺不是持 这样观点的,俺是相信历史的选择都有其必然性的。俺要试着分析一下“党的领导”在中国成功(so far)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古代有“党争”,但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老祖宗说过“君子不党”嘛。“党”啦,“主义”啦,“宪政”啦等,都是从西方引进的东西。没办法,被人家打败了,必须得老老实实当学生。中国当年有很多“党”,大浪淘沙,最后就剩下两个党争天下。其实不管哪个党赢,最后都是“党的领导”。但为啥就是共产党赢了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当年共产党是站在穷人也就是多数中国人一边的,又从西方学了主义和组织方式,多数对少数,加上有力的组织和外援(外援两边差不多,国民党应该更强些),共产党的胜利就理所当然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为啥共产党和国民党非要斗个你死我活,象美国那样搞个两党制多好啊,中国一下就“宪政”了,就“民主”了,也就没有今天还在争论不休的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了。历史为什么非要给中国人绕这么大个圈子呢?换句话说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就这么多灾多难呢!
俺又得用老话来解释了,谁让俺这么信中华之道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绕了一大圈还是要回到“中华之道”上,这就是中国人的“命”。中国人肩负着这样一个历史使命,就是以“中华之道”驾驭被“宪政”和“民主”所催生出来的工业和科技,推动人类文明迈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也就是在全球层次上构建“和谐社会”,谋求“科学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社会这一巨型生命系统在地球上的可持续生存。听着有点儿像“共产主义”。确实有点儿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为中国选择了“党的领导”,因为在西方的各种主义里面,“共产主义”确实是最合乎“中华之道”的。问题是共产党已经不提“共产主义”了(最近又开始提了),已经在大搞特搞“资本主义”了,为啥还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明显和“资本主义”格格不入,“宪政”和“民主”才是和资本主义相配套的。这确实是个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才重提“共产主义”。可是“共产主义”已经没几个人信了,大家都在“资本主义道路”上狂奔。“党的领导”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俺也为此忧心忡忡,俺不是党员,也没想着“挽救”党,俺心里想的就是俺所信的“中华之道”。能不能想个法子在“党的领导”和“宪政民主”之间用“中华之道”架起一座桥梁?让中国不再经历大的动荡就能过渡到“中华之道”上去?这是俺整天所想的。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