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的演进-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梯(范例解释)
在<论范例>书中我谈到,范例哲学要继承的就是古希腊以来人类提出的四大根本问
题:“我是谁?我在哪里?世界是什么?我该怎样生活?”。
我是谁,是研究思维和意识;我在哪里,是研究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世界是什么,
是研究世界的本质;最后,我该怎样生活,是研究道德和社会。在下面,我想谈的
是第三个问题:世界的本质。
范畴,是哲学的重要概念。哲学家用范畴来概括自己对哲学的理解。比较著名的提
到范畴的哲学家,从“苏柏亚”开始,特别是亚里士多德,以后又有康德,黑格尔
等。没有人牢记所有的范畴,就像没有人在使用三角形之前,必须牢记如何证明三
角形三内角之合等于180度一样。但很明显,这个证明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从另一方
面看,我可以将范畴的研究看作,“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自身不断的演进的过程”。
比如在对自然的研究中,人们首先研究的是“具体物质”,如金木水火土,天地,
动物,人类自身等。然后,人们开始注意到他们除了本质属性,还有“运动及互相
间的关系”。再后来,牛顿发现了物质之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而且他们都在
时空的范围中。爱因思坦,接下来,发现了物质的“相对性(相对论)”。现代天文
学则告诉人们,可见物质只是所有物质的很小部分(4%),还有大部分的物质是“暗
物质和暗能量”存在。否则物理学无法解释世界的组成。
从哲学范畴的概念上,我们可以认为,具体物质,是对“个别”的研究。运动和关
系,是对“因果”的研究。牛顿和爱因思坦的物理学及现代天文学,都是对“客观
与主观”分别的概括和相互关系的研究。今天,范例哲学认为,我们可以将迄今为
止的所有科学与哲学的研究用范畴概括为,是“相对与绝对”的研究。
也就是说,所有的“世界”,都是“相对”的;而产生这些世界的“背景”,却是
“绝对”的 -除此以外,一切都是胡扯。这就是“一切的极限”,当然包括人类的
认识能力。
范例哲学提出了“两个世界”的定义,“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两个世界的
本质都是“相对”的:前者是“相对的相对和相对的绝对”;后者是“绝对的相对”。
而这两个世界的背景是“绝对”的,也就是“绝对的绝对”。
如果简单地回答古希腊本体论的四个问题,范例哲学这样认为:
1)我是谁:我是相对与绝对的组合,即,我是“高级范例”。
2)我在哪里:我在“相对世界”中。
3)世界是什么:世界是“原始范例”,“初级范例”和“自然范例”的结合。所以
世界是相对的。相对关系又分为,“相对的相对”,“绝对的相对”和“相对的绝
对”。
4)我应该怎样生活:完成作为一个高级范例的功能,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即,
满足于“精神和思维的需要”。因为任何在时空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即短暂的,
而人只有在一切相对和短暂的事物中才能发现意义的存在。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