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看到有网友称,“在如今世界事务复杂性和变化度急剧增大,哲学思维替代了哲学体系的环境里,发展什么哲学体系属于没有现实意义的,是浪费生命”,然后有网友应道,“有道理”。尽管可以相信这样的看法在今天的世界上有很大的代表性,它却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是对于哲学的意义和生命力缺乏认识的表现。不过对于一般的社会大众来说,这种缺乏认识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完全可以谅解的,这是因为首先是职业哲人,尤其是海德格尔这样的被捧为世界顶级大师的职业哲人对于哲学的意义和生命力缺乏认识而提出了哲学终结论的,才使得原本并非以哲学为己业的芸芸众生对于哲学的系统发展产生了困惑。
实际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职业哲人相比,社会大众作为一个整体对于哲学反而具有更大的信心,也正是因着这样的信心,今天的哲学才能在被职业哲人们宣判了死刑之后继续作为一个学科而存在着,而支撑着这种信心的正是哲学自身所具有的远高于那些自以为是的职业哲人所能想象得出的生命力及其在历史和现实中的表现。但是,如同一个染上恶疾的病人的康复除了需要自身生命力的顽强之外,还常需要有针对性的专门治疗一样,为了帮助一个被自己学科内的世界顶级的大师为首的职业人员宣判了死刑的学科恢复它的活力,有必要先来肃清那个那些职业人员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为此,除了专门对海德格尔进行反驳之外,我也曾就相关话题写过“哲学死了吗”和“哲学是怎么死的”两篇文章,而且计划为这个“死哲学”系列再继续写两篇文章;另外,我也打算比较系统地讨论一下哲学这潭水到底有多深。这次既然看到网友对于哲学体系的误解的言论,就打算先在上述计划之外以我自己这些年发展出的公平分析为例来谈一下哲学的生命力问题。
公平分析是我在过去几年里提出的一种哲学分析方法及一些相关的理论,最初觉得“公平分析”一词的学术味过浓,便以生活气息较浓的“公平人生”一词为题目来就这个议题进行写作。后来在纽约试图给一些非华语的人用“Fair Life”来讲述公平分析的内容时,得到反馈说“公平人生(Fair Life)”这个题目容易产生误解,还不如直接用“公平分析(Fairness Analysis)”作为这门学问的名称,所以后来2010年在用英文对最初的“公平人生”的写作进行改写时就将题目改为“On Fairness Analysis”。本文将对公平分析这一哲学分析方法的基本意思做一简单介绍。
曾有网友在读了我的公平分析的文章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FAIRNESS换成FREEDOM,我想大概也可以写一部类似的大作。所以对一些核心议题还有更深入探究的必要。比如追求“everyone is treated fairly"的心理及哲学根源是什么?”尽管这个问题表明该网友没有读懂我的公平分析,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却从两个方面触及到了一般读者在理解公平分析的意义时可能会出现的困惑。虽然这个问题中的“心理及哲学根源”的提法略有不妥[1],如果舍去“哲学根源”这一问题而且将其中的“心理根源”改为“心理学根源”,那么该网友的问题便触及到了可以帮助一般读者更容易地理解公平分析的两个方面:1)如果把公平分析中的“公平”改为“自由”来写一篇“自由分析”是否会有类似的结果呢?2)公平分析与心理学关系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第2个问题,即公平分析与心理学的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在科学盛行的年代包括一些职业哲人在内的社会大众对于心理学与哲学之间的界限的困惑的一个表现。尽管因为与其它自然科学相比,心理学本身的主观性相对大了一些而会被认为不那么地“科学”,但是作为一门仍然被称为科学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个体在共性的驱使下对于环境的变化的心智反应。即便是所谓的社会心理学,它所着眼的还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对于环境变化的心智反应的本性[2]所表现出的社会统计特征。而公平分析是以作为人们对于外界反应的“心理根源”的最基本的自然逻辑为出发点,也就是以公平的选择为出发点来研究社会自身的动力学特征。
所以说,公平分析作为一种哲学的分析与心理学是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的学问,而这两个层次间的一个无法直接通过科学的计算来跨越的鸿沟就是所谓的数学上的非线性的不可还原性,也就是说尽管心理学研究对于理解个人与社会生活的很多现象可以有所帮助,但是由于它的侧重点在于个体基于本性对于环境的反应,我们并无法直接把对于每个人的心理特征的了解简单地进行叠加而来解释社会文化现象,就好比我们无法通过对于大量基本粒子的量子运动的计算直接算出股票市场的涨落一样。虽然所谓的社会心理学已经站在了社会的层次上进行统计观察,但是由于它本身的侧重点仍然是在于作为个体的社会集合对于环境的反应,因此仍然没有真正地进入到社会动力学这个层次上。而一旦进入到社会动力学这个层次上,我们就会发现它的基本要素就是公平,这就好比在宏观的物理世界上的基本要素就是力(机械力,化学力,热力,电磁力,万有引力)一样。
当然,就象宏观的物理可以用到基于量子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一样,公平分析也同样可以用到包括社会心理学在内的各种心理学的理论,只不过在社会动力的层次上,公平分析是主要框架而心理学的理论只是具体的元素而已,这就好比尽管一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的某个环节上使用了基于量子理论的纳米技术但是整个制造的过程仍然是宏观的工业过程一样。
回答了第2个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回答前面提到的第1个问题,即如果把公平分析中的“公平”改为“自由”来写一篇“自由分析”是否会有类似的结果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虽然在今天的主流社会文化中人们常把“公平”和“自由”相提并论,但是在社会动力学的层次上,公平与自由不是处在同一个功能地位上的,这就好比在自然科学中力与自由度不是处在同一个功能地位上一样。
另外,还有一位网友提出了与上面这个第1个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公平人生和分析与差而等的礼学和生而等的仁学,差别在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简单答案是,“它们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学问。公平分析是动力学层次上的学问而网友所问的礼学和仁学则是文化层次上的学问”。从我上面对于这两位网友的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人类的智能社会性的认识由低向高排列出的三个不同的层次:个体层次(心理学)->动力学层次(公平分析)->社会文化层次(礼学,仁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
读者朋友或许已经从我上面所描述的这三个层次中看到了一个问题:公平分析是一种哲学的分析,而哲学本身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把公平分析与社会文化层次做对比实际上是一种悖论。熟悉著名的罗素悖论的朋友可以看出我们这里遇到的是罗素悖论的一个变异特例,而出现这种悖论显然是由于这里的语言表达的选择造成的。不过因为这种悖论现象本身在我们这里只是一个副产品,并非我们所感兴趣的对象,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于这里的问题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来绕开这里因为语言表达而产生的悖论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与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动力学分析的对比来帮助理解公平分析与上面所说的社会文化层次的学问之间的关系:假设大海里面有艘船在海浪的颠簸作用下上下移动,那位网友所说的礼学和仁学就好比是根据船的运动来估算海浪作用在船上的力和力矩,而公平分析就好比根据海浪的温度,密度,速度来算出海浪作用在每一点上的力,然后再进行面积积分算出海浪的整体作用力和力矩。熟悉自然领域里的动力学分析的朋友还可以再对这个例子作进一步的探讨:为了要用波浪动力学求出海浪作用在船上的力的分布,我们必须要把船体作为相应的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但是,由于船体本身是在运动的,所以我们需要解一个船体运动与海水运动的耦合方程组。类似地,用公平分析对于社会文化层次的问题进行解构分析时,我们也可能会需要用到社会文化层次的理论(好比那个船体)。不过与前面讨论公平分析和心理学理论的关系时提到的一样,在这里的分析过程中公平分析仍然是框架而社会文化层次的理论则是具体的元素(就好比大海里有很多孤立的船一样)。
实际上,由于公平在社会动力过程中的特殊地位,通过对于公平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包括诸如自由,民主,集权,独裁,平等,忠诚/欺骗,爱国/背叛,等等几千年来世界各族人们用来支撑他们的基本社会文化的固有概念进行解构讨论,以及对于经济兴旺/萧条,政治合理/黑暗等历史和现实的政治经济(生产,分配,以及对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的处理等)现象和实践进行解构讨论。可以说,了解掌握了公平分析之后,人们不但会从新的视角来对很多历史的现象作出重新的评判,而且对于现实和未来的认识也会出现很大变化。简言之,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将出现极大的变化。这就是这些年来我本人对于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的看法与传统的观点及网上的其他作者的非传统观点之间常有极大的不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初建议成立哲学俱乐部时要用“未来”二字来命名的原因:因为从我自身的认识的变化我知道未来人和今天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会有很大的不同,仅对于公平分析这一项知识的掌握了解便可造成这种不同,更何况哲学这潭水本身是深不见底的呢?
很显然处于逆境中的我之所以能对哲学和未来有这样的信心,不是因为我本人有什么发明而是因为哲学本身的生命力。世人之所以不易看出哲学本身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种生命力往往不是表现为对于政治的谙熟曾给海德格尔头上带来的那种光环,而恰恰是表现为一种极度的孤独。历史上探索哲学的人往往都是孤独的,老子曾因此而在《道德经》中感叹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连从小生活优裕而且又是临床心理医师的近代著名哲学家杰斯帕斯(Jaspers)都在他的哲学传记中坦诚无法摆脱的孤独感受[3],而他所欣赏的两位哲学前辈柯克加尔德和尼采也都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孤独的典型。
实际上,对于哲人来说比之孤独更为不堪的是世人对于哲人的孤独的极度的误解。人们常以为哲人的孤独完全是他们的个性使然,甚至常有人说只有那种孤独的个性才会成就他们的哲学。几年前曾有一帮心理学家花了巨额的科研经费运用所谓的回顾性诊断法(Retrospective diagnoses)得出结论说历史上很多有过重大贡献或成就的杰出人物,诸如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林肯,莫扎特等等都是自闭症患者的结论[4],[5],[6]。当然,依据那个回顾性诊断法,单凭我前面列出的老子在《道德经》中的那段孤独的自白就可以把几千年来中国人认为是修身养性的鼻祖的老子诊断为自闭症患者。实际上这种误解本身就印证了我前面所说的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动力问题上的一个局限:它的目标仅是寻找个体的一般本性。在这个目标的驱动下,基于心理学的思维常会把外界影响列入到人的心理本能中去而忽略了环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动态作用的影响,从而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结论。
其实,不论是老子还是黑格尔,柯克加尔德,尼采,杰斯帕斯,或甚至是表面上很风光有人缘的罗素,尽管他们的个性或许有些特别,或者说他们比别人更能耐受孤独,但是导致他们在成年之后的孤独的主要原因却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真理,而这些真理使得他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与同时代的人尤其是他们周围的人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发生的极大的隔阂,这种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隔阂可以导致他们对于很多平常人不以为然的事物的审美与价值的特殊判断,使得他们在现实的世界中显得很不协调而感到极度的孤独。
但是,这种孤独本身却是哲学的生命力的一种表现。他们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别人还没有认识到的真理,而他之所以能够忍耐孤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造物主根植在人类心中的对于真理的执着。而真理早晚还是要被人们所认识,一旦当社会大众认识到了那些曾经孤独的哲人们所先行一步认识到的真理的时候,那些曾经导致哲人们孤独的真理却又可成为大批的追逐时髦的人用来表现自己的装潢。
与世人认为哲人的孤独是他们个人喜欢孤独的看法恰恰相反,所有的哲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融入周围的世界。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融入的前提条件不是他们放弃自己所认识的真理,而是要世人认识并接受他们所认识的真理。所以我们看到,包括老子在内的哲人都努力地想通过向世人高声呐喊来让他们能够和自己一样地思考和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哲人常喜欢和他人争辩的一个原因,而这本身或许也是造物主安排的真理得以不断发展传播的一个机制,就象动物的两性要努力进行交配而结果是保证了物种的传播一样。
历史上也并非所有的著名哲人都孤独。而一个哲人能够不孤独往往有两个条件:1)社会欢迎他所认识的真理;2)他放弃真理而追逐社会的认识。苏格拉底不孤独是因为他非常幸运地生活在一个能有很多人欣赏他的哲学的环境里(尽管他最后还是因为宣讲哲学而被处死),而海德格尔不孤独是因为他根本没有认识到真正深刻的真理却善于适应他所生存的社会政治环境。很显然,这两方面的条件都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范围,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哲学被社会接受的程度越大他的孤独感越小,而另一方面一个人能够为适应周围的环境而随波逐流的程度越大,他的孤独感也越小。
当然,哲人与世人的隔阂中也包括了哲人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因而哲人本身的缺点的克服也可以帮助减少这一隔阂。不幸的是,世人对于哲人的孤独的误解导致了他们在接受哲人所认识的真理之前更多地看到的是哲人本身的缺点而且常把本是哲人的优点当作是哲人的缺点,并以此对哲人进行求全责备。这过程中人们通常忘记了一个基本的逻辑:哲人自身的缺点最多影响的是他个人的生存,而由于世人的傲慢无知而对哲人的优点或他们所认识的真理的漠视所影响的却是社会大范围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哲人们的孤独仅是哲学的生命力的一种表面现象而已,而哲学的生命力本身却在于它所面对的是所有存在背后的一切关联(不是海德格尔所宣称的那个抽象存在),而且它所要揭示的是关于这些关联的真理。
在对哲学的生命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有必要对于学哲学的难点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是因为了解了学哲学的难点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包括职业哲人在内的世人误解且排斥哲学的现象。
与经济学,科学,或甚至烹饪学,拳术学等具体的学科不同,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直接触及到了人们的意识和思维对于包括学习在内的行为的主观指导,这就使得对于哲学的学习比起对于具体学科的学习的难度要更大些。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在包括拳术在内的具体学科内,人们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往往会设置一些保密措施。这是因为这些具体学科都是可以偷学来的,比如商业间谍的任务就是要获取一些具体学科内的知识。但是,哲学则不同。哲学是公开的密码。老子的哲学大模大样地放在那里几千年了,真正学得好的人恐怕至今也数不出几个来,黑格尔的哲学也大模大样地放在那里近两百年了,连被捧为世界顶级哲学大师的海德格尔都显然没能把它学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哲学就好比是办公司,公司经营不好了老板就怪下面的人,但是很多时候改进公司经营的最佳选择可能是把那个老板开除掉。但是,一般来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公司是老板开的。同样,大多数人学不好哲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按照已有的思维方式去学,这就好比一个无法更换顽固落后的老板的公司想要改进公司的运作一样。这也就是老子为什么说提高对于道的修养的关键不在于“学”而在于“损”的原因。。。。。。
[1]这个问题中的“哲学根源”一词的出现是一个简单错误,因为我的公平分析本身讨论的就是公平的哲学根源,所以对于网友所问的哲学根源是什么的简单回答就是“整个公平分析讨论的就是你所问的哲学根源。”另外,问题中所说的“心理根源”本身作为一个问题也有不妥,这倒不是说公平的“心理根源”不重要,而是说网友在评论说“所以对一些核心议题还有更深入探究的必要”之后,作为“比如”的一个方面来问公平的“心理根源”是什么略有不妥,因为那个公平的“心理根源”本身就是我的公平分析的一个基本核心点,所以网友的提问方式表明网友没有理解我的相关文章的意思。
[2] 即便是对于非一般性的心理疾病的研究的出发点仍然是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的一般特性或本性。
[3] PHILOSOPHICAL AUTOBIOGRAPHY, by Karl Jasper, URL:https://archive.org/stream/philsophyofkarlj033381mbp/philsophyofkarlj033381mbp_djvu.txt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trospective_diagnoses_of_autism
[5] http://autismmythbusters.com/general-public/famous-autistic-people/
[6] http://autism.lovetoknow.com/Famous_People_with_Aut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