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捷夫的博客
  Sharing my insight, thinking, feeling and experience with everyone
我的名片
捷夫
注册日期: 2008-05-06
访问总量: 302,38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2020:庚子年新春祝福
· 2019:己亥年新春祝福
· 2018:戊戌年新春祝福
· 2017: 丁酉年新春祝福
· “琅琊榜”: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
· “琅琊榜”: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
· 端午节怀念屈原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职场感言】
· 注重你的仪表
· 自信来自何方
【往事不如烟】
【油都记事】
· 美国政府为何坐视油价大幅下跌?
· 2014-2015油价大跌为何因?
· 国际油价暴跌:几家欢乐几家愁
· 从OTC看中国企业的成长
·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
· 英油4.20 漏油事件及其严重的后
· 从2014 AAPG 看世界能源的未来
· 旅居德克萨斯:久入芝兰之室而不
· 十里洋场谁价高?
· 不做贪婪索赔者口中肥肉,雪佛龙
【美国学校名堂多】
· “美国学校名堂多”篇末记:关于
· 美国学校名堂多(12): 不小心当
· 美国学校名堂多(11): 寓教于学
· 美国学校名堂多(10): 社会关注和
· 美国学校名堂多(9)多如牛毛的俱
· 美国学校名堂多(8): 一个也不能
· 美国学校名堂多(7): 中学也办专
· 美国学校名堂多(6):争吵不休的学
· 美国学校名堂多(5): 做义工,不
· 美国学校名堂多(4): 兴师动众的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十 (结束篇)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九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八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七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六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五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四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三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二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一
【诗歌习作】
· 端午节怀念屈原
· 山,云,海
· 日历.时钟.光阴
· 为什么总是在这淡淡的秋色中想起
· 秋意
· 献给污泥
· 屋檐下,父亲的身影
· 浴血重生 ---- 献给地震灾区的
【新春祝福】
· 2020:庚子年新春祝福
· 2019:己亥年新春祝福
· 2018:戊戌年新春祝福
· 2017: 丁酉年新春祝福
· 2016: 丙申猴年新春祝福
· 2015年:乙未年新春祝福
· 2014: 甲午年新春祝福
· 2013: 癸巳年新春祝福
· 2012: 壬辰年的祝福
· 虎妈辞旧岁,玉兔迎新春
【杂谈】
· “琅琊榜”: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
· “琅琊榜”: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
· “琅琊榜”: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
· 54集电视长剧“琅琊榜”:一部雅
· 从中外追星族说开
· 拜年
· 人生软件之“三心两意”
· 贵族:是这样练成的
· 普京为彭丽媛披衣是非论
· 美国中期选举投票
【从生活点滴看中美文化差异】
· 洋人冷暖知多少
· 挥之不去的东方印记
· 美国民主的根基是什么
· 风雨之后拨云天:记休斯敦大屠杀
· 脑子里跳跃着的方块字
· 大狗,小狗,和洋人的逻辑
【话说地震】
· 痛定思痛说防震
【游子心音】
· 家
· 2010:庚寅年的祝福
· 母爱, 我生命里不灭的灯塔
· 我陪女儿学中文
· 牛年祝福
· 屋檐下,父亲的身影
【海上平台随笔系列】
· 海上平台日记之八
· 海上平台日记之七
· 海上平台日记之六
· 海上平台日记之五
· 海上平台日记之四
· 海上平台日记之三
· 海上平台日记之二
· 海上平台日记之一
存档目录
01/01/2020 - 01/31/2020
01/01/2019 - 01/31/2019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7 - 01/31/2017
06/01/2016 - 06/30/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9/01/2015 - 09/30/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1/01/2012 - 01/31/2012
01/01/2011 - 01/31/2011
02/01/2010 - 02/28/2010
05/01/2009 - 05/31/2009
04/01/2009 - 04/30/2009
01/01/2009 - 01/31/2009
06/01/2008 - 06/30/2008
05/01/2008 - 05/31/200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美国学校名堂多(7): 中学也办专业班
   

众所周知,美国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实行义务制教学。这个制度,教育界称K12制度,包括幼儿园一年(5-6岁),小学五年(6-10岁),初中三年(11-13岁),高中四年(14-18岁)。局部地区可能有所变化,但多数州郡是采取这个制度的。在这12年中,学费书费全免,学校还会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减价或免费午餐。这是一个价真货实的全民义务教育制度。我个人认为,单单这一点,不管你怎样看待、甚至抨击美国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这里整个庞大的公立教育体系的确蕴含了巨大的潜能和难以穷尽的可开发人力资源。

一般来说,美国的大中小学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种。我这里要讨论的主要是中小学。公立学校一般按居民的分布而分区,也就是你居住什么地区就应根据所在学区的规定到附近指定的学校上学。这样就会因为居民状况的不同而导致不同学校学生素质的差异。而私立学校总的来说学生质量会高些,而且比较灵活,不需分区。我的朋友圈中,也有极为重视孩子的教育,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的。但私立学校有三个特色,可能会让你望而生畏。一是学费昂贵,一般每年学费在两万到五万美元之间,这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几乎是难望项背的。二是大多需要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成绩和其它综合素质不符合其要求的会被拒之门外。三是通常你心仪的学校所在地不会在你住家的附近,又没有校车,所以孩子上下学的接送是个棘手的问题,除非你学孟母三迁,为了孩子上学较近而搬家。所以,总的说,多数华人还是把孩子送到离家不远的公立学校上学,还有校车接送。我的多数朋友,包括收入已进入中上阶层的朋友,都把搬到比较好的社区作为选项,因为这些社区一般来说其相应的公立学校也会比较好,而只有极少数朋友选择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有时候你虽然搬到价格不菲的房子,每年也交了不少的学区税,所在社区的界定学校却不甚理想,至少你自己是这样认为的。而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家长们尤其是华人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较好的高中上学。怎么办?这时还有办法,那就是让孩子报名到学区在不同高中里办的专业班(称为Academies)。这些专业班,接受本学区内不同社区里初级中学应届生的申请,可以跨社区入学。  

以我们所在的学区为例子,学区在克莱门 (Clements) 高中设置了“全球研究计划” (Global Studies),在杜莱斯 (Dulles) 高中设置了“数学与科学专业”(Math & Science),在亥尔陶尔 (Hightower) 高中设置了数字媒体专业(Digital Media),在布什(Bush) 高中设置了“国际商业与市场”专业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Marketing) ,此外,学生还可选择医疗( Medical Science) ,工程 (Engineering),和医学 (Medical Science) 等专业。这样,学生就能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接触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为将来申请大学打好基础。而且,按正常分区不能到这些附设专业班的学校上学的孩子,可以通过申请进入这些学校。  

这使我想起很多年前我们在国内上高中时的情景。那是文革时期,在“开门办学”,“与工农相结合”的大环境中,我所在的高中里也办了几个专业班,如农机班,工业班,体育班,文艺班,美术班等等。虽说总的说,革命时期高中里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大打折扣,我们这所中学办的专业班却也远近有名。体育班的同学们自然是我们那个地方的运动好手,而文艺班的学生们在音乐方面的技能也与本地中等师范学校的音乐专业有得一比。美国高中的 Academies 设计,与我们那个时候的专业班竟然有一点异曲同工之处,都有与社会相结合之意,只是我们在红色风暴的洗礼中不免把本来不错的初衷变了样,而美国中学这种做法有利于让学生在进大学前就培养对某些专业的爱好。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