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捷夫的博客 |
|
|
Sharing my insight, thinking, feeling and experience with everyone |
|
|
|
|
|
|
|
|
| 美国学校名堂多(8): 一个也不能少 |
| 我每年参加女儿学校的结业典礼,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就非常重视学生领导才能的培养。在结业典礼上面,全班同学排成队,按名字顺序, 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领奖,受到老师和校方的鼓励。得奖的项目,有成绩优秀的,有全勤的,有参加数学,历史或体育竞赛的,有帮助同学的,帮助老师做点好事的,有参加学生组织的,总之应有尽有,五花八门,让每个孩子都被包涵进去。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重在鼓励,让每位受教育者都得到充分重视,而且在不同的方面都培养领袖才能。美国中小学都得到学区的授权,可以给为数不少的学生颁发印有美国总统签名的“总统奖”证书。记得以前在网络上看过一些家长写过的文章,谈到孩子得了总统奖,有那厶一点意思,好象这孩子是全美国最优秀的学生。那位作者的孩子优秀可能一点不假,但美国学校发总统奖是相当普遍的,也是事实。美国这种以鼓励为基调的教育方法,倒让我想起老谋子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这样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方法,的确让孩子感到上学“有意思”,是愉快的事情,而不象把分数看得重于一切、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育体系下面的一些孩子们。对这些孩子来说,上学有时简直就是令他们望而生畏的事情。
几年前,读五年级的女儿在学校做学生电视新闻主播,做得不错,但做了一个月,就换人了,我觉得有点奇怪,问其因,才知道学校的原则是让更多的孩子有做播音员的经历,而不是只让一两个做得不错的孩子一直做下去。
这种教育思想,是基于“每个孩子都能够,也应该成才”这样的思维。由此培养出来的青年一代,往往在创造力和领导才能方面 于单纯强调知识积累的教育体系。东方的教育思想常常偏重于个别尖子,让他们得到比“平常人”多得多的机会,而往往轻视了很大一部分学习成绩不算拔尖但在人生的不同方面具有潜在创造力的孩子。试想,从长远看,这或许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