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捷夫的博客
  Sharing my insight, thinking, feeling and experience with everyone
我的名片
捷夫
注册日期: 2008-05-06
访问总量: 302,40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2020:庚子年新春祝福
· 2019:己亥年新春祝福
· 2018:戊戌年新春祝福
· 2017: 丁酉年新春祝福
· “琅琊榜”: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
· “琅琊榜”: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
· 端午节怀念屈原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职场感言】
· 注重你的仪表
· 自信来自何方
【往事不如烟】
【油都记事】
· 美国政府为何坐视油价大幅下跌?
· 2014-2015油价大跌为何因?
· 国际油价暴跌:几家欢乐几家愁
· 从OTC看中国企业的成长
·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
· 英油4.20 漏油事件及其严重的后
· 从2014 AAPG 看世界能源的未来
· 旅居德克萨斯:久入芝兰之室而不
· 十里洋场谁价高?
· 不做贪婪索赔者口中肥肉,雪佛龙
【美国学校名堂多】
· “美国学校名堂多”篇末记:关于
· 美国学校名堂多(12): 不小心当
· 美国学校名堂多(11): 寓教于学
· 美国学校名堂多(10): 社会关注和
· 美国学校名堂多(9)多如牛毛的俱
· 美国学校名堂多(8): 一个也不能
· 美国学校名堂多(7): 中学也办专
· 美国学校名堂多(6):争吵不休的学
· 美国学校名堂多(5): 做义工,不
· 美国学校名堂多(4): 兴师动众的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十 (结束篇)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九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八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七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六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五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四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三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二
· 伦敦巴黎之行杂记之一
【诗歌习作】
· 端午节怀念屈原
· 山,云,海
· 日历.时钟.光阴
· 为什么总是在这淡淡的秋色中想起
· 秋意
· 献给污泥
· 屋檐下,父亲的身影
· 浴血重生 ---- 献给地震灾区的
【新春祝福】
· 2020:庚子年新春祝福
· 2019:己亥年新春祝福
· 2018:戊戌年新春祝福
· 2017: 丁酉年新春祝福
· 2016: 丙申猴年新春祝福
· 2015年:乙未年新春祝福
· 2014: 甲午年新春祝福
· 2013: 癸巳年新春祝福
· 2012: 壬辰年的祝福
· 虎妈辞旧岁,玉兔迎新春
【杂谈】
· “琅琊榜”: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
· “琅琊榜”: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
· “琅琊榜”: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
· 54集电视长剧“琅琊榜”:一部雅
· 从中外追星族说开
· 拜年
· 人生软件之“三心两意”
· 贵族:是这样练成的
· 普京为彭丽媛披衣是非论
· 美国中期选举投票
【从生活点滴看中美文化差异】
· 洋人冷暖知多少
· 挥之不去的东方印记
· 美国民主的根基是什么
· 风雨之后拨云天:记休斯敦大屠杀
· 脑子里跳跃着的方块字
· 大狗,小狗,和洋人的逻辑
【话说地震】
· 痛定思痛说防震
【游子心音】
· 家
· 2010:庚寅年的祝福
· 母爱, 我生命里不灭的灯塔
· 我陪女儿学中文
· 牛年祝福
· 屋檐下,父亲的身影
【海上平台随笔系列】
· 海上平台日记之八
· 海上平台日记之七
· 海上平台日记之六
· 海上平台日记之五
· 海上平台日记之四
· 海上平台日记之三
· 海上平台日记之二
· 海上平台日记之一
存档目录
01/01/2020 - 01/31/2020
01/01/2019 - 01/31/2019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7 - 01/31/2017
06/01/2016 - 06/30/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9/01/2015 - 09/30/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1/01/2012 - 01/31/2012
01/01/2011 - 01/31/2011
02/01/2010 - 02/28/2010
05/01/2009 - 05/31/2009
04/01/2009 - 04/30/2009
01/01/2009 - 01/31/2009
06/01/2008 - 06/30/2008
05/01/2008 - 05/31/200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美国学校名堂多(8): 一个也不能少
   我每年参加女儿学校的结业典礼,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就非常重视学生领导才能的培养。在结业典礼上面,全班同学排成队,按名字顺序, 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领奖,受到老师和校方的鼓励。得奖的项目,有成绩优秀的,有全勤的,有参加数学,历史或体育竞赛的,有帮助同学的,帮助老师做点好事的,有参加学生组织的,总之应有尽有,五花八门,让每个孩子都被包涵进去。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重在鼓励,让每位受教育者都得到充分重视,而且在不同的方面都培养领袖才能。美国中小学都得到学区的授权,可以给为数不少的学生颁发印有美国总统签名的“总统奖”证书。记得以前在网络上看过一些家长写过的文章,谈到孩子得了总统奖,有那厶一点意思,好象这孩子是全美国最优秀的学生。那位作者的孩子优秀可能一点不假,但美国学校发总统奖是相当普遍的,也是事实。美国这种以鼓励为基调的教育方法,倒让我想起老谋子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这样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方法,的确让孩子感到上学“有意思”,是愉快的事情,而不象把分数看得重于一切、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育体系下面的一些孩子们。对这些孩子来说,上学有时简直就是令他们望而生畏的事情。

几年前,读五年级的女儿在学校做学生电视新闻主播,做得不错,但做了一个月,就换人了,我觉得有点奇怪,问其因,才知道学校的原则是让更多的孩子有做播音员的经历,而不是只让一两个做得不错的孩子一直做下去。


这种教育思想,是基于“每个孩子都能够,也应该成才”这样的思维。由此培养出来的青年一代,往往在创造力和领导才能方面 于单纯强调知识积累的教育体系。东方的教育思想常常偏重于个别尖子,让他们得到比“平常人”多得多的机会,而往往轻视了很大一部分学习成绩不算拔尖但在人生的不同方面具有潜在创造力的孩子。试想,从长远看,这或许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