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史语的博客
  其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我的名片
史语
注册日期: 2010-01-26
访问总量: 1,136,78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集体意识与北明先生的中国激进思
· 说不出口的G2
·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 两位现世奇人
· 美国民主制度的新裂痕与真相
· 诺贝尔经济学奖浪得虚名?
· 谁在打牌?
友好链接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芹泥:芹泥
· 西木子:西木子的博客
· 法国刘学伟博士:法国刘学伟博士
· 集邮:收藏与投资
· 华欢笑:华欢笑的博客
· 山月歌:山月歌的博客
· 5daziyou:五大自由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方鲲鹏:方鲲鹏
· 令狐冲:拔剑四顾心茫然
· 瀛洲大蟹:轻扣柴扉
· 沁霈:沁霈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米笑:米笑的博客
· 落基山人:落基山人的博客
· 欢乐诵:欢乐诵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寄自美国:寄自美国的博客
· 伍加:伍加的博客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慕容青草:慕容青草的博客
· 二野:二野的博客
分类目录
【时评】
· 集体意识与北明先生的中国激进思
· 说不出口的G2
· 美国民主制度的新裂痕与真相
· 美国国运可能系于川普的一念之差
· 福山之问与林彪床头的条幅
· 十四亿中国人为什么难以融入西方
· 川普上任初印象
· 川普,土豪还是高人?
· 习与江是否必有一战?
· 从柴远八卦想到中国传统文化
【新经济学】
·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 诺贝尔经济学奖浪得虚名?
· 谁该负责?
· 刘志军的贪腐与制度的魔力
· 中国何以成为近现代科技创新的不
· 跨越所有制这根独木桥
· 直视不可避免的工业社会
· 二点八亿鸡缸杯 他拍来喝茶
· 别仇视资本
· 人口红利与短视的经济政策
【文史】
· 两位现世奇人
· 萧功秦教授的价值观 (一)
· 社会平衡机制原理探索
· 有之辩
· 毛泽东的霸术
· 人性与制度的猜想
· 文化能否改变人性?
· 算命与命运
· 定力和动力
· 自由与花花绿绿的主义
【管理】
· 乌克兰上空的舆论战
· 根留美国 进入美国管理层的第一
【博大精深集】
· 有序的哲学
· 个人化的哲学
· 理性的超越
· 道玄的解释
· 道家的广角镜
· 道与预测未来
· 道行的高低
· 哲学灵魂与她的敌人
· 哲学的灵魂与骗局
· 参悟《道德经》中的智慧
【生活频道】
· 谁在打牌?
· 集邮偶遇
· 鱼肥
【盐铁论文库】
· 转载: 始元交锋(引言) 作者:
· 转载: 盐铁论 二千年前“国进民
【盐铁论】
存档目录
02/01/2022 - 02/28/2022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1/01/2017 - 01/31/2017
03/01/2016 - 03/31/2016
11/01/2015 - 11/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集邮偶遇
   

开始集邮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大概十年前的一个周末,无事闲逛 Flea Market, 发现一位摊主出售两大本集邮册。美国比较上档次的集邮册是 Global Stamp Album ,这种集邮册由波士顿的 H.E.Harris & Co.,Inc. 出版公司出版,按国家分类,册页上印有图鉴。这位摊主摆出来的正好是这种档次较高的集邮册,以前在国内跟风,集过一小段时间的邮,后来放弃了。今次见到这类集邮册,从前想都没想过,大开眼界。再一翻内页,有清朝的小蟠龙邮票出现,很激动,以为遇到了宝贝。因为从前只听说过清朝的大龙邮票,没见过真的,这次错以为小蟠龙邮票为大龙邮票。集邮的人知道,小蟠龙邮票非常普通,市场价值低。

一番讨价还价,将两大本集邮册买回家,顺便还买了装在小信封里的散邮票,总之全包了。回家觉得很好玩,翻来翻去,高兴了一个周末。后来发现这两本集邮册里的邮票都是普通邮票,并没有多大价值。只不过,多了一个爱好,就留心起来。

不久后的一天,网上有一小条广告,出售继承下来的集邮册。打电话过去,卖方告诉了一个开车离我家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的地方,说你来吧,我父亲终生集邮的东西全在这。当时集邮的兴头还在,听卖家这么讲,正好有时间,就赶了过去。

那是一个普通中产人家住的房子,父亲刚去世,母亲进了养老院,管理房产的是这对夫妇的独生女。据这位独生女讲,父亲终生的爱好就是集邮,但现在母亲和她都不想见到这些集邮品,因为睹物思人,她们想把这些集邮品送给下一位集邮爱好者。

走进那个集邮品房间,我又一次被惊呆了。两个书柜,上上下下有17本集邮册,有个人集邮笔记,有多本集邮书籍,有集邮目录磁盘,有各种各样的集邮仪器,如量孔尺,水印识别仪,紫外线识别器,放大镜等。可以看出,老先生终其一生,真如他女儿所说,将许多心思放到了集邮上。

大家可能好奇,怎么会有17本集邮册?每一本有多厚?老先生的邮品中,有五大本为世界各国的,每本保守估计有600百页以上。在此之外,是老先生的专项集邮,主要是美国两册,加拿大和英国各一册。再有就是小一点的集邮册,如一本叫做 Imperial Stamp Album 的集邮册,Scott公司出版,每个国家大多只有一页纸,中国页的图鉴上只有清朝的六张邮票,背面是中国八个通商口岸发行的专门邮票。可以判断此集邮册出版在清代,早于民国,大概是最早的集邮册之一种。还有四方联邮册,花鸟专项邮册,重要事件纪念邮册等。

总之,将老人遗留下来的邮品搬到车上,装满了车的后备箱和后座。由于是半卖半送,我出一个价钱,卖方稍微还一点价就成交了。朋友可能说,你这下赚大发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世界第一张邮票,1840年英国的黑便士,有1853年世界第一张三角邮票,价值并不高。许多贵重的邮票有遗缺,有图鉴,没有真的邮票。尤其是中国邮票,缺的太多。

但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有实物在手,不断地摸索,又陆陆续续地增加了俄国和联合国专辑,明白了一些集邮的道理,知道了集邮的乐趣所在。

下次讲讲集邮的体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