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史语的博客
  其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网络日志正文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2021-03-07 21:04:32

美国5万亿纾困案的影响

    拜登政府的1.9万亿美元COVID-19纾困方案已经通过,加上川普政府先前发放的3.1万亿,美国在一年之内已撒钱近5万亿美元。未来是否出台更多的纾困方案,继续撒钱,需视疫情的发展而定。美国政府如此这般大撒钞票,会引发不良后果吗? 

    纾困案中一大部分款项拨付给低收入人群,许多情况下是民主党支持,共和党反对。而在今次纾困案编制时,民主党内部出现了反对声音。以民主党人,前财政部长 Lawrence Summers为首的经济学家跳出来认为,再这样继续撒钱下去,美国经济有恶性通货膨胀的危险。他们阻止了最新纾困案中提升法定最低工资每小时至$15美元的附加条款。

    所谓恶性通货膨胀就是工资与物价轮番上涨,导致货币大幅贬值的灾难。一旦走进这条道路,国家的前途堪忧。最后的解决方案只有提高利率,暂停经济成长,大批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以求重启经济。

    德国二战末期,国民党大陆撤离前夕,前苏联倒台之后的俄国,爱哭泣的阿根廷,近期的委内瑞拉,都遭受过恶性通货膨胀的打击;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之后的美国,都有过重度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膨的受害者如德国和俄国,过后都实施极端保守的财政政策,时时警惕通膨噩梦再次出现。而美国在70年代的重度通膨危机之后,结合财政和货币政策,在格林斯潘执掌联储会时期设定了年2%的通货膨胀目标。设定年2%的低通货膨胀率有两个考量,一是有利于经济成长,二是从长期的角度,逐步缓慢地释放通货膨胀的压力,以防止一次性高通货膨胀的形成。

    过去几年,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都低于2%的目标,通膨率为何如此之低,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理论上讲美联储设定的2%年通膨目标,是假设长时期(比如20年)通胀有个累积最高上限,2%是这个上限的年平均。 如果预期的长期通货膨胀水平大大高于最初想定的上限,这个2%的年通膨目标也应该随之上调。  理想的年通膨水平应该有利于经济成长和就业,有利于借助国债和储蓄保值,也为经济低迷时期下调利率,促进资本投资留下空间。有人认为,这个理想的年通膨率应在3%-5% 左右,而不是2% 

    回到恶性或重度通货膨胀的话题,拜登和川普两政府一年内撒出的五万亿美元会对未来的通货膨胀产生多大影响?如果疫情继续,政府还可以撒更多的钱而不会导致恶性通膨吗?答案是没有人知道。即使确切地知道政府一年内撒五万亿美元这个数,也没有人知道它在未来的某个时段内,会导致几个点的通货膨胀,世界最顶尖的经济学家也只能猜想。但我们知道以下几点: 

产品制造能力是反通膨的保障  如果缺少商品生产和供应,老百姓的钱买不到东西,或同样的钱只买到越来越少的东西,就发生通货膨胀。由于美国的许多日用消费品和大宗商品高度依赖于海外进口,美国的反全球化浪潮必将缓慢下来。目前情况下,川普时期对中国出口所课的高关税依然有效,但中国仍然保持美国第一大贸易盈余国的地位,有些大件家用电器甚至要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从中国到货。反而,中国的高工资,进口原物料的涨价,可能导致出口到美国商品的联动涨价,影响美国通货膨胀水平。

美元资产与债务证券化的可持续性  美国政府发放五万亿纾困款之后,这笔钱很少会压在收款人的枕头底下,最后的归宿是国际银行和华尔街。所谓的美元霸权,是华尔街手持这些钞票,通过证券化等手段,如发行股金股票债券等形式,以世界货币的身份,流通到世界任何可以赚钱的地方,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组生产要素,把纸张钞票转化成资产,形成新的生产制造能力。这一过程涉及到实打实的风险控制,市场开拓,管理团队能力,和世界经济大势等,最终要看华尔街有多大的能量消化掉这五万亿美金,将多大的部分转化成能够生成更多财富的资产。这些工作需要踏踏实实地一笔一笔地去做,和几个大家族秘密操纵美元与某些政府的阴谋论没有任何屁毛关系。纸币变不成资产,也就是纾困案实施后无法在后续有效利用的那部分纸币,必然反映到通货膨胀水平上。

美联储专业能力 阻击通货膨胀的最后一道闸门在联储手上。当商品供给出现问题,现金流通过快,或纸币太多没有办法形成资产,通膨就开始发酵。这时的联储需要提高贷款利率,鼓励储蓄以放缓现金流通速度,打击消费者意愿以减少消费,防止物价进一步升涨。提高利率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它在抑制消费的同时也意味着阻碍经济成长,意味着更少的工作机会,给普通民众的印象是政府不会搞经济,搞坏了经济。政府因此可能强烈反对提高利率,尤其是在大选年。联储会的头头愿意得罪现任政府,为作出升息的正确决策而丢掉优渥的公职吗?

    美国的五万亿纾困案实施之后,它既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更强,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甚至恶性或高度通货膨胀。这取决于国际生产厂商对美元的信心,是否愿意按原来的价格接受美元,取决于美国境外的这些厂商自己的出口生产成本;也取决于以美国为首的跨国金融公司和企业能否利用新的资金,找到新的投资机会,创造新的产能。无疑,纾困案规模越大,美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就越深,客观上,美国与世界最大生产基地中国之间的脱钩变得越来越困难,对全球化是个好消息。


浏览(14433) (16) 评论(77)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太山 回复 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21-03-17 10:13:12

美国人铁匠铺金银铜匠补鞋匠都再度繁荣的景象,恐怕要美元不再在世界流通之后才有可能啊

======================

这是一个绝对概念.无异于,当美国汽车难以在国际,甚至国内流通之时,新的“底特律”就诞生了.当美国钢材越来越难以在国际以至国内流通之时,新的“宾州”就诞生了.

回复 | 0
作者:太山 回复 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21-03-17 10:02:20

美国还是要回到全球化方向上来。

============================

1)中国的哲学是: “好战必亡”。 美国的哲学是: “无战必亡”。

2)所以,中国是通过“撒币”获取收益. 美国是通过“撒弹”获取收益.效率一度飙升,可如今效率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早就入不敷出。

3)“回到全球化方向上来”?

回不回,如今的世界人都越来越学会“不见鬼子不挂弦儿”,美国人叫“where’s the beef?”

中美一个巨大差异在于,一个不怕和平,一个怕!

回复 | 0
作者:太山 回复 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21-03-17 09:45:22

拜登也不是“全面出击”!应该是搞不定“王”。还是只能折回头,找个“小猴”来轰炸一翻。

企图拉拢 “还乡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中国仍然致力于是全球化,农村包围城市,已经进入“第二次反围剿”。

丛林世界,“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如今中国的国际交往原则,只讲经济利益往来,只字不提意识形态。使世界现状与冷战前,刚好颠了一头.

回复 | 0
作者:太山 回复 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21-03-17 09:30:08

禁止朝鲜伊朗等国家的美元交易,这恰恰是体现美元的霸权强势而不是受限制弱点。 这里是美国主动限制这些国家使用/获取美元,对其实行制裁。朝鲜能够禁止美国人获取/使用金胖子元来制裁谁吗?伊朗朝鲜委内瑞拉人拒绝接受美元吗?不是他们不要,而是美国政府禁止他们获取甚至使用美元!

====================

1) 北韩,伊郎,(俄罗斯)等的相关所做所为,从长远看,恰恰是对美元持续霸主地位的威胁.所以,美国要用美元的---既得优势---地位作为武器之一,制裁遏制这些国家.后者属于维护美元霸主地位,这也是前者非要遏制美元霸主地位不可的根本原因.逻辑上没有冲突.

2) 现如今(讲话思考问题要有时间观念),朝鲜当然不能禁止美国获取/使用金胖子元来制裁美国! 俄罗斯也不能够使美国非使用卢布不可! 可美国能使二者,包括叙利亚,伊郎变成伊拉克,利比亚吗?如今,沦为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的国家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这才是问题的问题!

3) 川普,因美国战争消耗成本实在太高昂,早已债台高筑,越来越高. 显然已经扛不住了. 想改为不择手段“先擒王”。可似乎收效甚微。拜登又只能改为全面出击!企图拉拢 “还乡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中国仍然致力于是全球化,农村包围城市,进入“第二次反围剿”。


回复 | 0
作者:阿妞不牛 回复 史语 留言时间:2021-03-14 19:58:20

是这样。那几万亿基础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等恐怕美国就难以生产,要生产也是天价。

回复 | 1
作者:史语 回复 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21-03-14 18:29:41

拜登纾困案的目的是补助失业和低收入家庭,帮助中小企业,稳定经济;后续还有计划中的四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经济的主力军。拜登说过,美国如果不搞这四万亿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将吃掉美国的午餐。前两天 Kenneth Rogoff 教授回拜登说,中国是制造午餐的一方,全球化必须进行。

回复 | 1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21-03-13 22:18:52

美国还是要回到全球化方向上来。这次疫情以及纾困,不是逆转全球化,而是美国要再次主导强化这个全球化。首先,新冠疫情整个过程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集团都不足以防范应对这样的全球流行瘟疫。不可能从口罩到药品到医疗器械到疫苗都做到自给自足。还是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美国这样的国家还是要占据医疗技术设备药品的研发以及精密制造的上游,要建立健全基本生产供给链配套能力。但是不至于全美国都做到口罩都自给自足。中国要从航天飞机到口罩到芯片到疫苗到地沟油全部自给自足,而且不打算卖给美国,那是习近平的事。

同时,中美战略对峙对抗也是不可逆转的。问题是这个过程如何尽量控制不开战不全面脱钩,保持一种我暂时取名为“对抗性相互依存”状态。而在这种战略对抗安全第一条件下,维持全球一体化中美经济贸易的互补,以及让世界其他国家如何争先恐后替补美国把中国排除或者挤出以及中国自行退出的市场位置,反正美国人饿死也不会回去开铁匠铺当补鞋匠。这就是拜登政府的当务之急。而美元是个纲,纲举目张。

回复 | 3
作者:阿妞不牛 回复 白草 留言时间:2021-03-13 21:42:15

【事实是美元被美国禁止用于朝鲜伊朗的对外贸易,所以不是畅通无阻的世界货币。使用美元还意味着接受美国的长臂管辖。例如华为孟晚舟案件。美元的优势在数字货币的时代正在减弱。】

禁止朝鲜伊朗等国家的美元交易,这恰恰是体现美元的霸权强势而不是受限制弱点。 这里是美国主动限制这些国家使用/获取美元,对其实行制裁。朝鲜能够禁止美国人获取/使用金胖子元来制裁谁吗?伊朗朝鲜委内瑞拉人拒绝接受美元吗?不是他们不要,而是美国政府禁止他们获取甚至使用美元!

回复 | 2
作者:阿妞不牛 回复 frank_ly 留言时间:2021-03-13 21:32:54

史语这篇博文俺一直在细看消化,一直觉得他写得好,但是又没有解除俺的疑惑。这个疑惑就是:这么多年的量宽印钞,通胀是必然的,但是感觉又不像美国会中这个邪。因为俺是经济金融的门外女,所以不敢班门弄斧。直到你老兄这番高论出来,解惑了。你这三条总结很好!通膨除了美国之外的世界要承受消化,美国国内就是楼市股市堆泡沫。但这也不一定是泡沫,只要美元在世界继续资本大循环,这些楼市股市就不是海市蜃楼。美国的楼市不管是住是炒,股市不管是实业还是空心菜,美国总统政府甚至国会都不需要管。只要管住美元在世界的流通信用就行了。当年被苏联占去半个地球的时候美元也是美金,如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都是美元在流转,美元怎么就会变卢布呢。当然,川大爷鼓吹期盼的铁锈带烟囱再冒烟,美国人铁匠铺金银铜匠补鞋匠都再度繁荣的景象,恐怕要美元不再在世界流通之后才有可能啊。

回复 | 2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21-03-13 10:51:07

多谢大家点评和讨论!现代经济有两个基本机制,一是商品交换,二是企业生存的可持续性,即盈利带动的再生产循环。我们享有前所未有丰富的商品,是这套机制产生的结果,而非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

从常识的角度,美加两国有多到卖不掉的食品,不应该有挨饿的孩子和穷人,但如果不通过商品交换分配这些食品,生产企业无法永续生存,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挨饿。

人们参与交换和分配,需要通过工作赚钱,需要就业。如何创造就业机会也成为现代经济制度的一大问题。

美国政府发放纾困金需要增加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一般需要增发国债。发债太多就会造成利率提升,从而影响整体经济。

回复 | 0
作者:双不 留言时间:2021-03-13 08:39:13

罗斯福时代也印钱,但用这些钱雇佣了大批无工作的人工作。这样缓解了贫困,也促进了基本建设。

回复 | 0
作者:双不 留言时间:2021-03-13 08:13:09

挺令人吃惊,只是印钱就可以解决这么多问题。长久下去美国就只会印钱了。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21-03-13 00:10:05

俺不是学经济的。属于现学现卖。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ocelot 留言时间:2021-03-12 23:52:40

【一个靠大量印钱支撑的经济不可能长期永远维持下去。】


----- 很多著名西方经济学家也认为美国印钱是随意的。其实不是。就连中国皇帝时代,制铜钱和发铜钱的数量也是有明确的出入帐目的。同理,美联储,会员银行,财政部以及联邦政府四者之间,至少也是有记账会计的。印纸币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流通需要。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为零。

关于印钱的概念,今天的美国与中国古代其实没有多少变化。唯一的不同,是资本主义是以银行借贷手段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主要数段的。真正对分配有影响的印钱,其实是只银行贷款的多少。例如按传统规定,银行的储备金不得少于百分之十。但是如果因为借贷的数额过多,使得储备金低于百分之十,这就相当于银行在“印钱。”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史语 留言时间:2021-03-12 09:33:40

【和嘎博有多年交流,刚才拜读了特有理博的一些旧文,你们两位都是有智慧的才子,都有自己不流于俗套的思想和观点,非常难得。按特博的说法,你们两位即使脑子受到电击后也有200以上的智商。】

----- 谢史语博用心良苦。大多数人被电击以后的智商都会提高到250。俺也一样。

俺跟以前不一样的地方。是现在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万维的争吵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自由意志的结果其实就是争吵。被俺骂两句,特有理的心里其实高兴着那。

回复 | 0
作者:beiqian2016 留言时间:2021-03-11 21:57:00

【无疑,纾困案规模越大,美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就越深,客观上,美国与世界最大生产基地中国之间的脱钩变得越来越困难,对全球化是个好消息】

如果对全球化是个好消息的话,那么,也许对“厉害国”也是个好消息?如果这个假定成立的话,对美国却不一定是个好消息


回复 | 1
作者:白草 回复 ocelot 留言时间:2021-03-11 19:18:36

“一个靠大量印钱支撑的经济不可能长期永远维持下去。”

其实说不上是悖论。就象买东西需要付钱一样。付多少钱才公平,永远是动态的。即使做成了交易,还可以在未来的时刻反悔。美国的资本家和老白穷不是一个阶级,各自逐利的结果大概率会导致穷的越穷富的越富。均贫富永远是理想。

回复 | 0
作者:白草 回复 frank_ly 留言时间:2021-03-11 19:11:28

"

好吧,改成这样,丝毫不影响原文要说明的问题和结论

"

你一句话里面用了两个“相对”了,就足够好了。美元和委内瑞拉货币的区别就是通胀印刷的快慢而已。相对于更稳定的黄金,都在贬值。在可以预计的未来,美元当然比人民币吃香,但时间多长,真不知道。

回复 | 0
作者:ocelot 留言时间:2021-03-11 17:31:37

美国的政治和经济有两个悖论。

其一是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无法维持美国国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只能而且必须靠印钱维持目前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因为是一个大量印钱的经济,所以必须依赖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必然造成美国的老白穷没饭吃。美国走向两极分化。老白穷自认为属于美国正统,大量老白穷不嗨皮美国事实上就走向分裂。

其二是所有政客都发誓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但这并不符合资本的利益。政客喊马嘎,但资本没有国界,除非政府强力行政干预,否则制造业不可能回归。而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预一个纯粹的市场和经济行为,违背美国一向推崇的自由市场经济价值观。

一个靠大量印钱支撑的经济不可能长期永远维持下去。

回复 | 3
作者:frank_ly 回复 白草 留言时间:2021-03-11 16:49:57

好吧,改成这样,丝毫不影响原文要说明的问题和结论:

“1。美元是相对畅通的世界货币,它与日元、人民币、委内瑞拉等相对局部货币的抗通胀的效力完全不同。”

回复 | 0
作者:白草 回复 frank_ly 留言时间:2021-03-11 11:22:41

“1。美元是畅通无阻的世界货币,它与日元、人民币、委内瑞拉等局部货币的抗通胀的效力完全不同。”

这种认知非常符合美国的需要。但事实是美元被美国禁止用于朝鲜伊朗的对外贸易,所以不是畅通无阻的世界货币。使用美元还意味着接受美国的长臂管辖。例如华为孟晚舟案件。美元的优势在数字货币的时代正在减弱。

回复 | 0
作者:白草 回复 史语 留言时间:2021-03-11 11:15:17

“汇率挂钩的意思是找一个基准,并非亦步亦趋,”

博弈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通常换汇市场被看作是比股票市场更大的市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全球只有不到200种货币,交易更集中在十几对货币中。从本币的立场上看,当然是自己汇率越高越好。但从时间上看汇率变动造成的盈亏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承担的。美联储和其它央行之间调整基础利率的动作,就是博弈啊。即要多发钞票攫取外国商品,又要保持币值,就不能比其它央行发得更多。

回复 | 0
作者:白草 回复 Kanaman 留言时间:2021-03-11 11:01:36

"第一,粮食,肉蛋奶,蔬菜,医药,汽油,煤气,电力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美国加拿大不存在短缺而是严重过剩"

这个事实才是最基本的。美国的基本物质生活没有危机。适当涨价都没所谓。苹果手机不是必需品,金融危机不是危机,连新冠大流行也不是大事。只要发钱把穷人的日常生活养起来就可以了。远不到恶性通胀的地步。

回复 | 1
作者:hapoi 回复 Kanaman 留言时间:2021-03-11 10:23:53

虽然我是个左派,但实在无法和在朝或在野的三中全会派讨论问题,他们非常扭曲的观念,似乎比毛粉愚昧些,他们是否华北文化的那种装傻来获得知识并成就他们价值观念中的伪装成傻子的聪明绝顶?或者四川龙门阵的那种信口开河,或者江浙沪狡辩的倒浆糊?

回复 | 1
作者:Kanaman 留言时间:2021-03-11 09:47:48

美国,包括加拿大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应该是完全不存在的,不能拿几十年前老黄历和发展中穷国来推测美国,第一,粮食,肉蛋奶,蔬菜,医药,汽油,煤气,电力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美国加拿大不存在短缺而是严重过剩,是想要多少就可以立马生产出多少,产业上也不存在对国外的依赖。现在政府发再多的钱,百姓不论贫富,也就是买这些东西,再折腾,也不可能一天吃十顿饭,消费力超不过生产力,谈何通胀?美加超市迄今也无明显通胀,第二,美国加拿大大部分家庭对日用品的基本需求,包括对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品早已饱和,老百姓家里不缺什么,前阵多伦多很多Homedepot都关了,老百姓也没觉咋样,像家电什么的往下5,6年不更新换代又能怎样?有几个家庭care?北美百姓没几个人关心手机,电脑是什么牌子,也没几个人在意邻居同事穿什么牌子衣服,开什么车。消费层次,需求和消费的关注点与亚洲国家不是一回事。现在政府发钱,是鼓励百姓消费以重启经济,否则很多厂家公司都得倒闭,造成大规模失业

回复 | 5
作者:太山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21-03-11 09:15:17

中国的主要目的是让底层老百姓摆脱贫困,而美国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底层平民造反。

=====================

前者必须让老百姓尽可能思维清晰,科学。后者,必须愚民。

回复 | 0
作者:太山 留言时间:2021-03-11 08:54:01

硅谷,纽约, 会变成如今的底特律,宾州吗?

回复 | 0
作者:太山 留言时间:2021-03-11 08:48:21

无疑,纾困案规模越大,美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就越深,客观上,美国与世界最大生产基地中国之间的脱钩变得越来越困难,对全球化是个好消息。

==================

对美国后面那帮财神爷,可就不是那么好的消息了.


回复 | 0
作者:史语 回复 白草 留言时间:2021-03-11 04:21:53

汇率挂钩的意思是找一个基准,并非亦步亦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实际是变动的,且中国央行后来改为与多种货币挂钩。为什么要假设汇率是博弈?汇率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汇率稳定,降低生产和进出口经营者的汇率风险,公开透明非常重要。只有金融市场喜欢博弈,因为有人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即使是博弈,牌类是暗的,运气因素大,但围棋和象棋都是明的。可以把汇率的变动赌在运气上吗?

回复 | 0
作者:frank_ly 留言时间:2021-03-11 04:10:13

文章写得好,分析透彻。 关于‘恶性通膨’,我认为还是过虑多了。

恶性通膨,考虑下面的几个因素,就不那么象文章标题那样危言耸听了:

1。美元是畅通无阻的世界货币,它与日元、人民币、委内瑞拉等局部货币的抗通胀的效力完全不同。

2。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之后,普通制造业与二次浪潮的普通农业一样,已经被新的高科技、医药、和服务业浪潮打到时代背景中去。换句话说,普通制造业已成为低利润的产业,产品供过于求。

3。这些低利润的制造业基本都不在美国,不会造成“工资与物价轮番上涨” 的恶性局面。换句话说,通膨的祸首与它的最vulnerable牺牲品不在一个国家。

综上,普通货品(衣、食,电视等等用品)与美元相比,不是供不应求,而是供过于求,因此超发美元的通货膨胀被抵消。也就是说,对美元这点儿钞票超发来说,这个时代与历史上发生的令人忧虑的‘恶性通膨’货品供不应求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钞票发多了,膨胀必然发生,但这里所膨胀的,是股票(所代表的资产)和房产等‘通货’啊。

回复 | 9
我的名片
史语
注册日期: 2010-01-26
访问总量: 1,117,01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集体意识与北明先生的中国激进思
· 说不出口的G2
·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 两位现世奇人
· 美国民主制度的新裂痕与真相
· 诺贝尔经济学奖浪得虚名?
· 谁在打牌?
友好链接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芹泥:芹泥
· 西木子:西木子的博客
· 法国刘学伟博士:法国刘学伟博士
· 集邮:收藏与投资
· 华欢笑:华欢笑的博客
· 山月歌:山月歌的博客
· 5daziyou:五大自由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方鲲鹏:方鲲鹏
· 令狐冲:拔剑四顾心茫然
· 瀛洲大蟹:轻扣柴扉
· 沁霈:沁霈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米笑:米笑的博客
· 落基山人:落基山人的博客
· 欢乐诵:欢乐诵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寄自美国:寄自美国的博客
· 伍加:伍加的博客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慕容青草:慕容青草的博客
· 二野:二野的博客
分类目录
【时评】
· 集体意识与北明先生的中国激进思
· 说不出口的G2
· 美国民主制度的新裂痕与真相
· 美国国运可能系于川普的一念之差
· 福山之问与林彪床头的条幅
· 十四亿中国人为什么难以融入西方
· 川普上任初印象
· 川普,土豪还是高人?
· 习与江是否必有一战?
· 从柴远八卦想到中国传统文化
【新经济学】
·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 诺贝尔经济学奖浪得虚名?
· 谁该负责?
· 刘志军的贪腐与制度的魔力
· 中国何以成为近现代科技创新的不
· 跨越所有制这根独木桥
· 直视不可避免的工业社会
· 二点八亿鸡缸杯 他拍来喝茶
· 别仇视资本
· 人口红利与短视的经济政策
【文史】
· 两位现世奇人
· 萧功秦教授的价值观 (一)
· 社会平衡机制原理探索
· 有之辩
· 毛泽东的霸术
· 人性与制度的猜想
· 文化能否改变人性?
· 算命与命运
· 定力和动力
· 自由与花花绿绿的主义
【管理】
· 乌克兰上空的舆论战
· 根留美国 进入美国管理层的第一
【博大精深集】
· 有序的哲学
· 个人化的哲学
· 理性的超越
· 道玄的解释
· 道家的广角镜
· 道与预测未来
· 道行的高低
· 哲学灵魂与她的敌人
· 哲学的灵魂与骗局
· 参悟《道德经》中的智慧
【生活频道】
· 谁在打牌?
· 集邮偶遇
· 鱼肥
【盐铁论文库】
· 转载: 始元交锋(引言) 作者:
· 转载: 盐铁论 二千年前“国进民
【盐铁论】
存档目录
2022-02-13 - 2022-02-13
2021-03-07 - 2021-03-18
2021-02-28 - 2021-02-28
2021-01-03 - 2021-01-03
2020-12-07 - 2020-12-08
2020-10-06 - 2020-10-29
2020-09-28 - 2020-09-28
2017-01-22 - 2017-01-22
2016-03-06 - 2016-03-06
2015-11-19 - 2015-11-19
2015-03-02 - 2015-03-12
2015-02-08 - 2015-02-16
2015-01-13 - 2015-01-19
2014-12-15 - 2014-12-29
2014-10-03 - 2014-10-03
2014-09-13 - 2014-09-18
2014-08-05 - 2014-08-31
2014-07-12 - 2014-07-29
2014-06-10 - 2014-06-10
2014-04-05 - 2014-04-05
2014-03-04 - 2014-03-31
2014-02-18 - 2014-02-27
2013-12-01 - 2013-12-27
2013-11-10 - 2013-11-20
2013-10-06 - 2013-10-30
2013-09-01 - 2013-09-28
2013-08-05 - 2013-08-25
2013-07-09 - 2013-07-28
2013-06-01 - 2013-06-23
2013-05-05 - 2013-05-25
2013-04-02 - 2013-04-27
2013-03-18 - 2013-03-18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4 - 2012-12-20
2012-11-04 - 2012-11-17
2012-10-09 - 2012-10-28
2012-09-17 - 2012-09-26
2012-08-13 - 2012-08-22
2012-07-07 - 2012-07-27
2012-06-13 - 2012-06-13
2012-05-03 - 2012-05-12
2012-04-01 - 2012-04-22
2012-02-01 - 2012-02-19
2012-01-07 - 2012-01-29
2011-12-10 - 2011-12-30
2011-11-13 - 2011-11-30
2011-10-07 - 2011-10-31
2011-09-18 - 2011-09-25
2011-08-01 - 2011-08-25
2011-07-07 - 2011-07-23
2011-06-05 - 2011-06-30
2011-04-02 - 2011-04-14
2011-03-23 - 2011-03-31
2011-02-01 - 2011-02-27
2011-01-02 - 2011-01-19
2010-12-08 - 2010-12-29
2010-11-05 - 2010-11-30
2010-10-01 - 2010-10-27
2010-09-13 - 2010-09-27
2010-08-06 - 2010-08-06
2010-07-02 - 2010-07-24
2010-06-21 - 2010-06-30
2010-02-03 - 2010-02-18
2010-01-28 - 2010-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