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时,首先明白一点很重要,就是这本书是写给谁看的。对此,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就是一本哲学著作,没有特定的对象;也有人认为,老子代表小农思想或没落部落领主的思想。笔者认同《汉书.艺文志》中的说法:道家学说出于历史学者,他们长期观察和记载历史上的成败,存亡,祸福和盛衰之道,总结出了其中的要点与根本,然后据此理性并谦卑地处理现实问题;从这个角度看,《道德经》讲的是做君主的谋略。从近年来的出土来看,几本最早的《道德经》均出土于贵族墓葬,显然为当时的贵族们所敬重,而在相同的墓葬中,却没有任何诸如《墨子》之类的平民著作出现。 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清楚老子理论的基本假设:假设你处于统治者地位,你该如何处理你面对的问题。换句《道德经》的术语来讲,就是作为统治者,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德。德,就是统治之道。 无为是借力而为 在老子看来,德有两种,一种是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的德,一种是统治阶层对百姓的德。两种德有着共同的特征:生长培育出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以为自己尽了力;作为万物的首长而不对它们宰制;成功了而不自居。 客观世界的德表现为大自然与天地培育人类,生生不息地为人类提供资源和生存坏境;也表现为社会自我进化,自我修正调整,并有序地运行。道主导着客观世界的运行,从这一点看,道和德是重合的,道本身即是德。 统治者面对道,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自我进化,自我修正调整能力,自我发展规律,应该如何作为呢?老子认为第一原则是利用客观世界的自然力,主动地选择无为。在老子眼中,最好的统治者人们只知道他的存在,而不知道他究竟做了哪些事。这里,无为的前提是主事者理解客观世界的道,知道事情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因此,无为是借力而为。 有为比无为更难操作 老子认为,得天下,治理天下是不得已而为的义务,是尽义务;天下国家是神器,不能凭你为所欲为。 如果统治者认为必须干预,即主动作为,第一原则应该像水一样,以柔弱渐进为主。老子把治国比作如烹小鲜,火不要猛,动作不要大,慢慢来;认为古代通达道理的人在决策的时候都极其谨慎,思考再三;攻克难关,解决难题,要在它容易的时候和简易的地方着手;做大事,要从微小的事情开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为的二个原则是不凭借统治者的权利和地位,同百姓争利。 德是道,是客观硬性要求,是统治者的义务。它不是简单的价值观,不是统治者有仁爱慈善之心时可做,无仁爱慈善之心时可无的东西。统治者抛弃德治,不是死后下地狱,而是失去政权。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孰之其极?天道无亲,永远帮助善人。统治者只有德治,才可以避开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到来的祸害。 许多人认为老子思想有反智愚民的倾向,《道德经》有言: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其实,反智和德行是一致的,如果依德来治理国家,统治者做到领导大众取得的利益不据为私有,取利益后而不居功,不以此控制百姓,所有的其它费尽心机的控制社会的手段都是不需要的。所以老子感叹说: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但天下人竟没有人能了解,竟没有人能实行! 有人说自私是天性,是原罪。要求统治者为人民服务是不可能的,是违反天性。这如同认为懒惰是人的天性,人因此可以不劳动而饿死一样,是迂腐之论。 市场经济-无为而治的例证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象。百姓们的就业吃穿住行,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等等,看似是一件件小的日常琐碎之事,但其背后有一只“天下莫能臣之”的无形之手,通过市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经济需求。 但是,市场有起伏,时有金融机构和企业倒闭,有劳动力失业,有孤老寡独需要照顾,政府该不该管?不管,认为市场有自我修正,自我调整能力,是选择无为;政府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如投资促进就业,或参与金融市场的融资注资,或采用相应货币政策,规范经济活动等,是选择有为。 实际上,在没有完全认清市场运行规律之前,放任市场自由竞争发展,不是道家真正意义上的无为,只能说是试图走无为而治的路线。 老子著述《道德经》时,着眼的是小国寡民,想不到今日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但是,老子提出了一套至今仍然有参考价值的方法论。政府是否应该参与市场,在于市场后面的道是否正常运行,正常运行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政府参与,如何处理统治阶层1%与99%民众之间的关系?统治阶层认为人人应该平等,他们没有义务和责任同平民百姓相同吗?当然,尚没有哪个社会真正的做到以德治国,统治集团主动地负起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的责任。 《道德经》中的智慧 对于大众读者来讲,你可能不处于社会统治者的地位,但你能从其中探究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智慧。智慧听起来很模糊,但它无非是方法论和个人判断力两个方面。世上增进智慧的路有多条,参悟《道德经》中的方法论,是增进自己智慧的一条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