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我思故我在”的逻辑延伸至“绝学” |
| “我思故我在”的逻辑延伸至“绝学”
兔子
笛卡尔说,思索使我确信,我确实存在 - 即使其他一切都是可怀疑的是否是真实的
存在。让我沿着他的逻辑继续前行。
思索,可以是在白天,也可以是黑夜。可以是醒来,也可以是梦境,可以是有意识,
也可以是潜意识。让我们举梦境为列。在作梦的时候,我们虽然在思索,但是我们
确梦境中的“我”,可以不是白天醒时自己所意识到的自己。
比如,庄周作梦变成一个蝴蝶,醒来之后,就不知道,不确定,自己现在是庄周作
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作梦变成了庄周。我们自己在梦境中也常有这样的经历。
在梦境中,我们可以变成一个不同于我们醒来时的角色。所谓:“梦里不知身是客”
也,中国古人文学家早就发现了。
那么,我们既然不能从思索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即自身的确切存在,我们能得出什
么结论呢?答:虽然我们不能绝对地确定自己的身份到底是什么,但我们却可以确
定“某物存在”。这个某物就是“有规定的存在”(黑格尔),即“定在”。有规定,
即不是任意其他什么事物都可以,而必须是一个有限制范围的事物,是存在的,称
为“定在”。
接下来,如果我们能确定某物是被思索的事物的存在,那么“定在”本身,这个范
畴就一定是真实的。就是说,我们虽然不能确定什么是定在,但我们非常确定,定
在是思素的结果。所以定在是在人的思维中存在,可以看作是“思在”。用胡赛尔
的话,即是“mental facts”(见胡赛尔现象学选集)。思在,我们说,是肯定存在
的。
下面,如果“思在”存在的话,我们知道,任何思在的存在不是“凭空”掉出来的,它
一定来自一个什么“母体”,即,思在一定是从不存在变成,或生成,存在的,如我
们作梦前后的区别。那么,所以我们可以作出结论,思在来源与不存在。
再往下,如果“不存在”先于思在,即,在逻辑上先于,不见得是时间上的先于,
存在,不存在一定是“存在”本身的一个性质,即不存在存在于世界中。因为不存
在的存在,我们不知道在怎样的状态下变成存在,但我们知道不存在肯定已经存在
了,否则,就不会有非存在的存在。结论,存在是在逻辑上先于非存在,既“非在”,的存在。
再下来,如果我们分析“存在”的形成过程,我们明显看出,存在是个“逐步形成”
的过程。也就是说,存在不是一下突然出现的,而是“逐渐出现”的。那么逐渐出
现就意味着,在非在出现以前,从逻辑上看,存在必然是个“潜在”。也就是说,
只有潜在的东西,才可能变为存在。而一切存在必定来自潜在。
下来,我们研究“潜在”这个范畴。从词义上看,“潜”是个形容词,“在”是个
名词。“潜”,作为形容词的功能,是用来修饰“在”作为名词的。那么我们就知
道,“在”是逻辑上先于潜在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正确地说,在是最基本的存在,
虽然它是“潜在的存在”,这就是“在”的范畴。
最后,在,能不能不在?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是潜在的存在,它是我们一切疑问
的基础。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怀疑在,那么我们自相矛盾,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问
任何问题。
这个绝学自身逻辑的顶点,是我们要思考什么是逻辑思维的“最后链条”。这个链
条,无论是什么,必将是世界的最后链条。
我们在思维时,大脑有两种基本状态:在思考什么和头脑“一片空白”的状况。在
前边,我们提到思在就是思考在有“思考对象”的情况下的情形。另外一种“空白”
状态,就是“空”的状态。从空白的状态中,大脑开始凭空产生“第一个思想”,
然后,第二,第三,等等。我们知道,大脑的思维的性质是绝对的,无限制的。因
为大脑的绝对性质和本体的最高性质,绝对,是一至的,所以,绝对就是世界的代
表,“在”,的“背景”。
也就是说,大脑如和产生思想,和绝对如何产生“在”,这个潜在的存在,是一致
的。所以我说,如果康德哲学是“哲学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那么绝学就是”哲
学本体论的哥白尼革命” - 因为绝学对本体的研究是反过来,从传统哲学的外界研
究转弯为从人的思维开始。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