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晚餐後, 與先生散步, 閒聊一番。說起了吃雞蛋, 幾年前聽人說, 只吃蛋白, 不要吃蛋黃, 蛋黃的種種危害着實有些嚇人, 於是, 打開一隻雞蛋, 用手撈出蛋白, 蛋黃便被棄之。只是每每丟棄蛋黃之時, 心裡油然而生一種深深的犯罪感, 但想到身體和健康, 便安慰自己, 錢財乃身外之物。最近兩年, 又聽說了蛋黃的如許好處, 想來必是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的老一套, 大可不必太在意。
其實, 我們現在吃雞蛋很少, 偶爾蛋炒飯, 做個蛋花湯。所以一盒雞蛋要吃很久, 才會吃完。既然聊起了吃雞蛋, 先生便又講了他準備高考時, 吃雞蛋的故事來。並且要求我寫成一篇小短文。這是他第一次提出要將他的故事寫出來, 我便只有遵命了。
先生出生於六十年代中期, 所以並未經歷困難時期, 六十年代的事情記憶也很模糊。但對於七十年代卻記憶猶新。主要是吃得記憶。儘管沒有餓肚子的感覺, 但是缺油少肉的痛苦卻也算是刻骨銘心了。我們雖然是同時代, 但我從小不愛吃肉, 水果青菜即可。所以對於艱苦的感受和概念也有誤差。
我們讀高中時, 已是八十年代初期, 先生的父母在內蒙, 他與姥姥在家鄉, 臨近高考時的前一個月, 他的二姑, 送來了十斤雞蛋, 一再的對姥姥說 :" 這是給 xx 吃得, 他要高考, 費腦子, 需要營養。"
同樣的話重複了無數遍, 言外之意是怕別人與他分享。最後姥姥說 :" 我知道, 我們的雞蛋也是給他吃的。" 其實, 家裡也就他和姥姥兩個人, 姥姥怎會吃? 老人啊, 總是疼愛着下一代, 貧窮的年代, 疼愛的唯一方式就是吃了。
他的二姑是我們高中的化學老師, 當時先生的作文最差, 很偏理科。二姑說: " 從現在開始, 一天一篇作文, 一直寫到高考, 一定有幫助。"
於是, 高考的前一個月, 他是每天兩個雞蛋, 一天一篇作文, 所以考語文時, 很快的寫完作文, 而且寫的得心應手。最後雖然讀的是工科重點大學, 但語文的分數卻也很高。但從那以後, 除了寫畢業論文和一些學術論文以外, 當然還有情書, 再也沒有寫過長篇的中文作文。
所以他總是說, 他的高考歸功於那十斤雞蛋, 和一天一篇作文的訓練。他記得雞蛋可以煮熟了吃, 慢慢的薄開, 一口一口的吃進去, 蛋香的味道會持續很久。蒸蛋羹吃, 倒一些醬油, 一滴麻油, 用一個湯勺, 一勺一勺的吃, 還有荷包蛋, 掛麵里撒蔥花, 年少的記憶總與吃有關, 吃與滿足聯繫在一起, 那就是幸福的回憶。所以, 他現在吃東西很慢, 喜歡慢慢的品味, 或許與少年的習慣有關。一直延續到今日。
有時也對兒子講這個故事, 卻很難引起兒子的共鳴。看來, 兩代人的隔閡和代溝, 就在於生活環境和生存背景的不同。
記錄此事, 回憶我們的青春, 和過去的歲月, 感恩現在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