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杜鹃盛开的博客  
热爱生命, 享受生活, 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喜欢音乐,阅读,旅游,为家人烹调美食  
我的名片
杜鹃盛开
注册日期: 2015-01-28
访问总量: 653,46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本博客文章, 均为原创,严禁转载
最新发布
· 二毛和二胡
· 肖邦的雨滴
· 终于抓住了一只大老鼠
· 那些早恋的故事
· 大厨好帅
· 疫情后遗症
· 1977年的暑假,我是在农场度过的
友好链接
· 北极雪橇:北极雪橇的博客
分类目录
【1】
· 多情总被无情恼(94) – 要还是不
· 多情总被无情恼(93) – 你可能怀
· 多情总被无情恼(92) - 探亲无望
· 多情总被无情恼(91) – 等不到的
· 多情总被无情恼(90) – 离别之前
· 多情总被无情恼(89)- 弟妹刘书洁
· 多情总被无情恼(88) – 猪肉炖粉
· 多情总被无情恼(87) - 你想吃,你
· 多情总被无情恼(86) – 土豆丝
· 多情总被无情恼(85) – 格格不入
【一场恋爱, 与大学擦肩而过】
· 一场恋爱, 与大学擦肩而过 (6)
· 一场恋爱, 与大学擦肩而过 (4)
· 一场恋爱, 与大学擦肩而过 (2)
· 一场恋爱, 与大学擦肩而过 (1)
【小说】
· 大厨好帅
· 突然中风了- 《阳光屋》书评
· 自杀,会在风平浪静时
· 感谢你,为他们谱写了一曲挽歌
· 《阳光屋》书评之暖冬酷夏
· 新婚夜抛下妻子和初恋在一起
· 女人,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
· 男人呀,你究竟想要怎样的人生?
· 命运不公时,也可做选择
· 女人的泪,男人的罪?
【心情随笔】
· 二毛和二胡
· 终于抓住了一只大老鼠
· 那些早恋的故事
· 疫情后遗症
· 1977年的暑假,我是在农场度过的
· 老歌新唱 - 一盘二十几年前的旧
· 八月的心思
· 六十年风雨兄弟情
· 远方的传说
· 一罐飘洋过海的黄山毛峰茶
【夫妻一世情】
· 肖邦的雨滴
· 夫妻对话 - 理工男和文艺女
· 八十年代的高考, 十斤鸡蛋, 一天
· 读书笔记 - 做他的妻子
· 复活节的海鲜晚餐
· 世界上与我共度人生的是谁
· 那一刻相遇, 注定一世相守
· 情人节的礼物 - 钻戒和烧饼
【旅行杂记】
· 一见钟情的城市
· 漫步北美威尼斯 - 德州圣安东尼
· 春天里, 我们去大弯国家公园 (Bi
· 走进匹兹堡 (5) - 美丽幽静的 Ra
· 走进匹兹堡 (4) - Andy Warhol (
· 走进匹兹堡 (3) - Fort Pitt 博
· 走进匹兹堡 (2)- 卡内基艺术博物
· 走进匹兹堡 (1)
· 旅行途中 – (二) 艾菲尔铁塔
· 旅行途中 - (一) 萍水相逢
【亲情点滴】
· 牙齿的艺术
· 日本人中的两种极端
· 平民抗战纪事- 晋绥军, 忻口战役
· 爸爸的故事, 妈妈的语录 - 君子
· 母亲节礼物- 儿子唱的一首歌
· 母亲节感悟-照顾好孩子, 为革命
· 爸爸, 你在天堂还好吗?
· 儿子的生日, 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 做一个快乐的妈妈
· 元宵节的思念, 鲜花和鸡蛋虾仁炒
【学习写诗】
· 有诗,有花,此生就不会寂寞
· 我在七月的风里,等候你
· 五月, 粉色的梦
· 心思
· 云苍苍, 雨茫茫
· 四月的雨
· 梦想家园
· 三月的阳光男孩-儿子生日快乐
· 三月是一首小夜曲
· 思念
【子女教育】
· 母亲节感悟-照顾好孩子, 为革命
· 父子较劲儿, 只为了那口气.
· 一个非常爱女儿的爸爸
· 孩子的世界, 有时也很残忍
· 父母如何帮助大学生胜过试探和诱
· 作为父母, 是否知道大学生面对的
【1】
【杜鹃厨房】
· 山西杂粮之最 - 茭子鱼儿和茭壳
· 周五佳肴 - 自制牛肉干
· 糖醋小排,三文鱼韭菜烫面馅饼
· 成功了- 新鲜, 美味的自制豆腐干
· 周五佳肴 - 香菇包鸡肉, 菠菜丸
· 我家的粽子 - 香菇鸡肉粽子 VS
· 菠菜炒红高粱面鱼儿
· 杜鹃厨房 - 糯米鸡翅粽子
· 杜鹃厨房 - 烤虾仁韭菜馅饼
· 西红柿四季豆鸡丝焖面
存档目录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我的厨艺之路 - 从一碗炝锅面开始
   

一碗炝锅面

二十多年前,出国伊始,炝锅面是最拿的出手的一道菜。记得那年圣诞前夕,落脚于加拿大。旅途中吃了几顿咬不动的火鸡和淡而无味的鱼,到了临时栖居的公寓,狠狠地做了几顿炝锅面以后,便黔驴技穷了。问先生学校的食堂在哪里。才知道原来加拿大的大学里没有食堂一说。要么自己做,要么去餐馆。穷学生一个,哪里有钱去吃餐馆。曾经拿着饭盒在学校食堂间穿梭成为历史。无奈之下,只好卷起袖子,操刀弄铲,亲自上阵,炝锅面变着花样做。所谓炝锅不过在锅里倒点油,炝葱添水煮挂面,最多卧个鸡蛋撒几片青菜而已。西红柿、茄子、青椒、洋葱、豆角、油菜、大白菜,都被重复炝锅无数次。炝锅面被我举一反三花样翻新,味道越来越有层次,品种日益更新。


日复一日,一日三餐,总不能天天炝锅吧。再于是,硬梆梆的炒肉,黑乎乎的青菜,又干又硬的包子,轮番上阵惨不忍睹。


曾经百般挑剔父亲的饭菜或咸或淡,抱怨学校食堂的菜肴千篇一律,彼时被困厨房一筹莫展。情急之下,去公共图书馆的中文部借来烹调书籍,照本宣科照书买料。所有的食材齐备,所有的步骤遵守,结果却是时而成功时而失败。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假以时日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做出来的饭菜虽然没有成为成功之母,最起码勉为其难成为成功它姐。炒肉不再硬梆梆,无需锻炼牙齿的咀嚼功能。特别引以自豪的是学会了煲汤。在加国冰天雪地的冬季,一锅五颜六色热乎乎的汤暖了胃,暖了空气,也暖了心。私下嘀咕所谓广式煲汤不过是炝锅面的翻版而已。做饭也不过如此嘛!


到了第二年圣诞节,被邀到一个朋友家中聚餐,每家自带一个拿手菜。那会儿正自骄傲地学了红烧肉。味道不错,只是色相黑了点,便被冷落一旁,无人问津。心里挪瑜这些人怎么都这么看重颜值,却忽视心灵美呢?


那年春天,跟一个朋友学会了平生第一道有名有姓的菜-梅菜扣肉。似乎那也是第一次被先生和儿子交口称赞的一道菜。儿子说 “妈妈,太好吃了!吃米饭和拌面都好吃!” 虽然以后的年月里被夸赞过无数次,但是所有人生的第一次都是记忆犹新印象最深的。时隔多年,依然记得那盘色泽靓丽,香味浓郁,味道鲜美的梅菜扣肉。以及儿子唇边沾满绛红色的汤汁,小嘴塞满扣肉,含糊不清的音节“妈妈,真香!”


家人的夸赞,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以后二十多年的日子里,下班回到家里,几乎一半时间在厨房度过。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换来一点点的进步。儿子喜欢包子,可偏偏包子最难攻破。白喧喧的包子进锅,黑糊糊的铁疙瘩出锅。有时甚至是掀开锅的霎那,包子依旧白藤藤嫩喧喧。十几秒的瞬间,眼瞅着包子一分分地塌陷、抽缩、变黑。感觉有一双看不见的黑手在背后操控,特别地诡异。多方咨询求助能人大厨,秘方却是大相径庭。甲说水开后再放笼屉,乙说冷水时就放。丙说一熄火就掀锅,丁又说冷却一会儿再开锅。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有我这不会蒸包子的人永远没理。诸如此类的秘方试了个遍,未见成效。有时甚至是一半白腾腾,一半黑糊塌。百思不得其解,千试也不得要领。只能对着一半黑一半白的包子,哭笑不得。


包子如此诡异犹如高山之巅难以征服,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关火后惧怕掀锅盖,生怕一锅喧腾腾的包子瞬间黑脸。有一次手悬浮于锅盖之上,一伸一缩,总是不敢掀盖。先生见了问为什么,我说不敢直视包子变黑的过程。先生笑得左右摇晃,至于嘛,不就是一锅包子。后来先生便承担了掀锅盖这一艰巨任务,而且自告奋勇地吃掉那些黑糊塌的包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突然就有那么一天,我已经习惯了包子的瞬息变脸。随意一掀锅盖,一锅白藤藤的包子整齐划一出现在眼前。十几秒、几十秒、几分钟之后,依然巍然挺立,饱满而富态。成功了,终于成功了,我兴奋地大叫起来。很奇妙地,自从那天开始,包子就未黑过脸。可以说火大火小,开水冷水,早掀晚掀,面软面硬,统统不再是问题。随心所欲,翻手是包子,覆手依旧还是包子。


包子的成功愈发使我信心倍增。随即饺子、烙饼、面条、上海菜、广东汤、南来北往,一网打尽,依次轮番亮相于餐桌。聚餐之时,也总有不太熟悉的朋友问我是哪里人。也总有朋友反问,可是你做的菜是我们家乡的名菜呀!是呀,我的烹调师傅除了书本,就是天南海北的朋友。每次聚餐,先生和儿子喜欢某一道菜,我就询问菜谱,回家尝试。越学越成功,越成功越想学。越做越容易,越容易越喜欢做。突然发现,做菜就像做学问,一道方程式,横解竖解总能解。又像陶匠手里的泥巴,捏什么像什么。厨房磨炼多年以后,在我的手中,面团柔软温顺,肉丝肉片安静听话,青菜红白有序绿意亦长存。


进入庚子年的春天,举家居家避疫。更是把厨艺扩展到了西餐,披萨、墨西哥餐、牛排,烤面包、做月饼、生豆芽、磨豆浆,就差自己养鸡喂猪了。


人生有序,命运无常。当初出国的理由千条万条,学业、理想、追求自由,抑或跟风、随大流。万千理由中,独独没有操练厨艺这一项。如今二十几年光阴流逝,回首过往,可以说一事无成,唯有厨艺疯长。一碗炝锅面开始流浪异乡的旅程,从青春走进中年。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到练就十八般武艺的厨娘。午夜梦回,不能不说会有一丝遗憾袭上心头。但期间的历练和得到的祝福如同一道道的佳肴,味美香飘,醇厚隽永。当病毒肆虐疫情汹涌的春天,可以为家人做出一餐餐可口的佳肴美味。便也是幸福了。

(原载《世界日报》副刊)


周五了,给大家显摆一下疫情期间的一些食物。照片不美,味道很美,各位看官凑合着看吧:)))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