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史语的博客
  其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我的名片
史语
注册日期: 2010-01-26
访问总量: 1,116,26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集体意识与北明先生的中国激进思
· 说不出口的G2
·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 两位现世奇人
· 美国民主制度的新裂痕与真相
· 诺贝尔经济学奖浪得虚名?
· 谁在打牌?
友好链接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芹泥:芹泥
· 西木子:西木子的博客
· 法国刘学伟博士:法国刘学伟博士
· 集邮:收藏与投资
· 华欢笑:华欢笑的博客
· 山月歌:山月歌的博客
· 5daziyou:五大自由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方鲲鹏:方鲲鹏
· 令狐冲:拔剑四顾心茫然
· 瀛洲大蟹:轻扣柴扉
· 沁霈:沁霈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米笑:米笑的博客
· 落基山人:落基山人的博客
· 欢乐诵:欢乐诵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寄自美国:寄自美国的博客
· 伍加:伍加的博客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慕容青草:慕容青草的博客
· 二野:二野的博客
分类目录
【时评】
· 集体意识与北明先生的中国激进思
· 说不出口的G2
· 美国民主制度的新裂痕与真相
· 美国国运可能系于川普的一念之差
· 福山之问与林彪床头的条幅
· 十四亿中国人为什么难以融入西方
· 川普上任初印象
· 川普,土豪还是高人?
· 习与江是否必有一战?
· 从柴远八卦想到中国传统文化
【新经济学】
·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 诺贝尔经济学奖浪得虚名?
· 谁该负责?
· 刘志军的贪腐与制度的魔力
· 中国何以成为近现代科技创新的不
· 跨越所有制这根独木桥
· 直视不可避免的工业社会
· 二点八亿鸡缸杯 他拍来喝茶
· 别仇视资本
· 人口红利与短视的经济政策
【文史】
· 两位现世奇人
· 萧功秦教授的价值观 (一)
· 社会平衡机制原理探索
· 有之辩
· 毛泽东的霸术
· 人性与制度的猜想
· 文化能否改变人性?
· 算命与命运
· 定力和动力
· 自由与花花绿绿的主义
【管理】
· 乌克兰上空的舆论战
· 根留美国 进入美国管理层的第一
【博大精深集】
· 有序的哲学
· 个人化的哲学
· 理性的超越
· 道玄的解释
· 道家的广角镜
· 道与预测未来
· 道行的高低
· 哲学灵魂与她的敌人
· 哲学的灵魂与骗局
· 参悟《道德经》中的智慧
【生活频道】
· 谁在打牌?
· 集邮偶遇
· 鱼肥
【盐铁论文库】
· 转载: 始元交锋(引言) 作者:
· 转载: 盐铁论 二千年前“国进民
【盐铁论】
存档目录
02/01/2022 - 02/28/2022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1/01/2017 - 01/31/2017
03/01/2016 - 03/31/2016
11/01/2015 - 11/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拉美吸金模式失灵 导致中美汇率大战
   

按美国官方统计,2009年中美贸易总额近37百亿美元,中国出口近3千亿,进口近7百亿。这样算来,美国每出口到中国1美元,同时进口4美元的中国产品。美国有三亿人口,按三口之家来计算,2009年平均美国每个家庭使用3千美元的中国产品。实际上,产品的到岸价和零售价之间有35倍的价差,3千美元的到岸价,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大约在一万美元左右。也就是说,2009年度,按美国中等家庭可支配收入5万美元计算,每个家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实际收入用于购买中国制造产品。

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实际影响,也许没有美国官方统计数据指出的那么大,但是,任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美国将严重依赖中国,大量财富被吸走,在战略上将失去对中国的制衡。

如何扭转这种中美之间不利美国的趋势,是美国当权者们最急迫的战略考虑。

拉美模式吸金大法

美国主导的贸易全球化战略,对付发展中国家,本来是无往而不胜的,拉美化是其中的一个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美国推动自由贸易,特别是资本自由流动。跨国大公司借此进入拉美市场,或与当地商人合作,或独资设立贸易机构,将地区贸易转变成国际贸易。比如,购买大量土地,扶持某一种产业,如种植香蕉,并负责将产品销往国外,这看来是双赢的买卖。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拉美当地的民族企业家与跨国公司合作后,开了眼界;一方面看到的是拉美国家的相对贫穷落后,腐败和社会不安,另一方面看到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的安居乐业和高生活品质。因此,发财之后往往选择移民,首选之地是美国。这样到最后,拉美本地资产变成了美国的海外资产,当地的经济被美国所控制。

当然,拉美式吸金大法必须配以西方意识形态,如自由市场经济,自由资本流动,自由移民选择权,和美国对其入籍公民及其海外资产的保护权。

我们不能说西方发达国家有意识地采用吸金大法,导致拉美国家经济上严重依赖于欧美,社会动荡不安。但是,客观上讲,西方发达国家在拉美的政治经济策略能够服务于本国利益,确实非常成功。

然而,拉美模式在中国却惨遭滑铁卢。

拉美模式失灵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枢纽

西方国家是带着同样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并占有意识形态的制高点,进入中国的。

但是,中国13亿人的大市场,使得中国成为各大跨国公司竞争的死生之地,中国政府因势利导,加之国有垄断企业的介入,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市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以生存。随着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不得已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继而建立研发基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西方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在中国生根,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的枢纽。

另外,中国人薄利多销的传统,大批海外华人,尤其是东南亚华人落叶归根,回馈中国的投资方式,使得跨国公司在中国必须采取就地建立生产基地,低价销售的策略。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枢纽的另外一个事实是,2009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贸易额仅占其全部出口额的12%左右,由此可见中国这个贸易枢纽在世界上的辐射力。

汇率大战  美国进退维谷

将心比心,如果中国人中等家庭收入的20%用于购买美国造产品,中国当局也不会坐视不管。事情闹到这般,中国占有贸易优势,不急不忙;美国在战略上进退维谷,所以祭起了人民币汇率战争的大旗。但是,既然中国产品已渗透入多数美国人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大战一起,中美必将两败俱伤。

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役。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