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与中国文化
万沐
月亮曾是中国人崇拜的对象。据说,中国人敬天,其实源于最早时候对月亮的崇拜,中国西南一带少数民族壁画中所画的月亮,曾具体到了月亮上的一些山脉的走 势。有学者认为,月亮可能曾经离地球很近,曾浮在离地球并不遥远的顶上,他对中国先民的生活、哲学、审美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甲骨文中的“天”字很可能 代表的就是月亮。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最关键的意义就是决定了中国的历法。用阴历计时,无论对天象、地理、人体的反映都远远高过阳历的科学性,阴历的使用,曾使中国历史走过了 辉煌的农业文明时代,五谷丰登,人民繁衍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即使我们现在身处国外,也觉得阴历对气候的表达要更准确一些。
月亮代表阴,尚柔,而柔能克刚,很能代表中国人的世界观。老子的《道德经》,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事物的阴阳两极之间,趋向阴,可能就是从中国人崇拜月亮中, 解读到的宇宙秘密。所以中国人多以静制动,讲究空灵,中国诗歌创作“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中国画的虚笔等都是这种哲学思想的反 映。
对月亮的崇拜,也决定了中国文化中对女性的崇拜倾向。在中国文化中首先就表现为对母亲的崇拜,甚至父亲往往被忽略。在《诗经》里写到后稷出生,就是托说其 母踩到天帝的脚趾才怀孕的,文学中写到某个孝子往往是只见其母、不见其父。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如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等都对母亲极尽赞美,而且是母亲的教育 对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每一个孝子、忠臣、烈士息息相关,即使《水浒》里李逵这样的强盗对母亲也是百依百顺。另外,通过月亮寄托的爱情早在《诗经》中的表达已 经很成熟了了,“月出皎兮,美人嫽兮!”就将女人与月亮联系起来了,在江淹的《别赋》中有这样一句:“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仿佛在月亮里可 以看见美女了。汉语成语“羞花闭月”、“花容月貌”等都是通过月亮的圣洁,赞美心目中美好的女性。甚至文学作品中写到漂亮的女鬼,也常常要使其与月亮联系 起来。
月亮也反映着中国人对家庭、对国家的一种价值观念。家庭崇尚团圆,国家崇尚统一,而且将月圆的夜晚,当做团圆的时刻,每年阴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华人家庭团聚或亲人之间最思念的日子,这也源于对月亮的崇拜。
月亮孕育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月亮就是中国人的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