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学是有名的干部子弟学校,成立于张家口,后迁入北京。早年学生清一色高干, 后来接受中级干部子弟和非干部子弟。 我生得比较晚,没有赶上高干子弟最盛的那个时代,我入学的时候,学校学生父母最高的基本大概就是省部上将这个级别。 这个中学大概也是1949年后北京仅有几个有校旗,有校服的学校。 现在学校校服不算什么,那时并不多见。 和刘源薄熙来上的北京四中比,这个学校军校做法更重,吃饭排队唱歌,劳动多,学校有果园有菜地养有骡马,都靠学生劳动, 当时掏茅坑(土式厕所)浇菜地是必修功课。 我个人印象,干部子弟是一代不如一代。 前面说过,当年学校里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子弟比比皆是,军人子弟父母不是老红军老中将之上大概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 但是这些人顶多孤傲一点,自律甚严,并不找普通小老百姓子弟的麻烦。 我有位邻居大哥哥,父亲是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有历史问题, 俗称”汉奸“,在中学里面也过得不错,好像还是足球队的主力。这在后世简直不可思议。 我说过我上学时代情况已经不太一样,没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子弟,最高的不过是李克农这级别干部子弟。 虽然班上干部子弟比例高达60-70%,团员比例70%-80%(高中),让普通家庭出身的非团员倍感压力,但竞争领域有所转移。德智体三者并重,出身再好学习不成也无法出头露面。 不知因为什么,中级干部和普通干部子弟中虽有功课极佳者,但平均而言,在和邻近几所名校教职工子弟竞争中并不占据上风。 这大概是文革清华附中和我中学爆发阶级路线的原因之一,但是总还有一批干部子弟懂礼貌讲修养,讲政策。 我们班只有寥寥无几几个出身“反革命”家庭的同学。 文革后一个原团干部干部子弟(父亲是老红军)前去文革中被抄家同学家里道歉。同学在美国聚会,一位“出身不好”者(当然父亲最后也被平反了)问当年团干部的问题是当年为什么不发展我入团。 虽然学校里面的确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是和现在“太子党”行为比,实在没有可比之处吧。 当然,我有个感觉,中干子弟比高干子弟更重出身,更难处。 这也许不是偶然的。我有位亲戚是抗战干部,文革前司局干部。他就提到抗战前参加共产党的干部和老百姓交际能力远比共产党得势后干部强,环境使然。解放战争时期干部不如抗战干部,解放后干部不入解放前干部, 参加“革命”越晚,平均而言,越“老虎屁股摸不得”, 环境使然。 抗战中共产党如果像后来共产党这末牛,早就完蛋了。 我一生接触人不少,大概接触最少的是老资产阶级。 共产党方面,虽然没有机会接触所谓第X代领导人,但多少接触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亲属。 邓小平女儿邓毛丈夫的嫂子工人出身,其貌不扬,也没有见邓毛多么傲慢,亲家来京,也还客客气气。 叶选宁算是资格最老的“太子党”,饭桌上司机秘书高谈阔论,首长也没有板起脸来训人。 不知万维一些“左派”家里多大来头,动不动就咬定别人是国民党后裔,因为丢掉了特权才百般污蔑共产党的。 哀哉,一代不如一代。 共产党最大遗毒就是培养或纵容了一批眼高于顶没修养没文化的”暴发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