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游(五)—— 時代廣場(Times Square,A) 第一次游時代廣場是在二十幾年前的“窮”游時,記得是《 紐約華盛頓一日游》。公司是中國城的,導遊是廣東人,廣東話很流利,說普通話卻不敢恭維。人聲嘈雜,聽不太清他說什麼,在裡面轉了三十分鐘左右。最初印象是七個字:“人多,樓高,無廣場。” 國人一講廣場,就想到北京“天門廣場”,上海“人民廣場”,都是建築公司專門建的,一眼望不到邊,何等壯觀開闊!而這個“廣場”就是二條街匯合處,既不是圓的,更不是方的,總之是沒個樣子。 接着上網查查,甚至到書店看了一點點有關知識。加上自己又去了幾次,才逐步深知其味。現寫出來也許對初來者,或想去的遊客會有點幫助。 首先說一下廣場的概念,真的與國內或其他地方的不一樣。曼哈頓的“廣場”是自然形成,政府和業主給予加工保護。筆者停留過不少這類廣場,如梅西 (Maycy)門口的 Herald Square,在百老匯與34和35街交匯處;又如在百老匯與32 和33街“碰頭”處的Greeley Square;相似的還有五大道,百老匯與25與26街交叉處的Madison Square Park。這類“廣場”的最很大特點是,二條或三條街相連處的空地。由於曼哈頓高樓大廈,擁擠不堪,百萬人群,穿梭往來, 遊客往往會在這些地方,停下休息一會,或吃點什麼。久而久之,形成了有攤販,小吃推車,小桌,小椅進駐,形成一個吃喝休息的小圓地,甚至是紐約著名美食節的舉辦處。如上述Greeley 廣場,每年夏季,都會舉辦幾次百老匯美食集市(Broadway Bite)。講到紐約美食節,一定要去一次九大道美食節 (Ninth Ave. Food Festival),在42和57街的九大道上,免費入場。據說,每年五月十九到二十日二天,二天可接待納百萬食客?有的文章或網上說的時間靠不住,去前要Google一下,甚至還要打電話證實,筆者已上當一次。 接着是範圍,正規或傳統說法是42和47街之間。筆者從40街走到50街,發現時代廣場實際是,由百老匯街與第七大道在41街匯合,二街交叉後向北延伸,在45街過度到46街處分開,直到48街,東為百老匯,西邊七大道,這一不規則區間。形成中間的Bowties Shape,和 上下(南北)二個三角 (Tow Triangles),南三角沒有名字,北三角卻叫杜菲神父廣場 (Father Duffy Square) 。 從北到南景點,依次為廣場2號大廈,又叫文藝復興賓館,有三個醒目的銀屏,底層為意大利Garden餐館;跨過42街,是TKTS售票亭 (新的,獲優勝獎,要細看。)和上面的一排梯形看台,大約有三四十排台階,每階能坐20多人,是觀望廣場全景的最佳位置,又是除夕必爭之地;它的南側是杜菲神父銅像;再往南,廣場中心有二戰士兵欣吻塑像(見照片);還有賣書亭,紐約市官方資詢台,以及美軍廣場招兵站;廣場門口為百老匯的大人物喬治,·科漢的雕像;還有百老匯電光秀演示場及右側商店上方大幕,它可讓你看到自己影像;最後一棟樓是頂頂有名的廣場一號。 再聊一下時代廣場含義,它早已不是地理位置上的概念,其功能是都市商業中心區 (The Town Square)。是世界的十字路口(The cross Road of the
world);是宇廟的中心點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是Great White Way (譯什麼?)的心臟 (The Heart of the Great White Way);是百老匯歌劇院中心區的樞紐 (The Hub of Broadway theater District));也是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Art Industrial )。據統計,每天33萬人經過廣場,最忙時有46萬步行客走過廣場,時代廣場每年遊客達3500萬。這裡也是眾多電影取景或攝影地。 人們要問,是什麼原因做就了紐約時代廣場世界獨一無二的地位?筆者認為很難用一句話回答,但肯定與下述因素有關: *奇特誕生:很早以前,稱此區域為朗埃克廣場(Longacre Square)。《紐約時報 》發行人阿道夫•奧克斯將該報的總部遷到第四十二街上的一座新建大樓里,這樓一度被稱為聯合化工大樓,現在稱為時代廣場一號(One Times Square);他又成功勸說時任市長喬治•布•麥克萊倫(George B.
McClellan, Jr.)在此設地鐵站,又於1904年4月8日把“朗埃克廣場”改成“時報廣場”,或譯為“時代廣場”;更有趣的是紐約時報選在除夕當天遷入,並在午夜放煙火慶祝,這就引伸出後來震撼世界的水晶球慶祝新年活動(詳述於後)。 *名人銅像:一是百老匯大名鼎鼎的喬治•柯漢 (George M. Cohan ,1878-1942) 雕像。據說,他創作40多部舞台劇,上千次登台演出,寫過五百多首歌曲;更為出類拔萃的是,科漢集兼演員,舞者、詞曲劇創作,經紀人等於一身的全才藝術家,把百老匯瀕臨死亡的雜耍,低級傳統演藝,帶向現代音樂舞台表演,創新地引導至嶄新的綜合音樂戲劇領域。二是一生都為神和國家服務的杜菲神父(Father Francis Patrick Duffy (May 2, 1871 – June 26,
1932) 。這銅像手拿聖經,穿着飄舞的風衣,眺望着時代廣場。銅像高8英尺,背後是17英尺高的花崗岩Celtic Cross。它屹立在最複雜,最先進的玻璃結構的TKTS (百老匯)售票亭前面。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