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金融奥巴马举棋不定
金融改革是奥巴马政府要必须面对的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所以发生,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以华尔街为首的美国金融业罔顾经济发展的规律及金融业自身的角色定位,一味追求短期利益的极大化。可以说,华尔街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绑架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
或曰,既然华尔街如此不堪,干脆把它完全甩掉,重新建立世界的金融秩序不行吗?这条路表面上看言之有理,实际做来有着极大的困难,个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整个经济好像是个巨大的、正在运转的机器,金融业就是机器运转的润滑油。如果要把润滑油换掉,整个机器必须完全停下来。显然,国民经济是不能停下来的。如果整个机器是模块化的,那么可以一块一块地停,一块一块地换。可惜,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渗透太多,早已不是模块化的了。
其次,金融业的现存秩序造就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这既得利益阶层实际上掌控了美国政界的相当一部分,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美国政界有这样一个幽默,财政部是高盛集团的一个部门,而高盛(Goldman-Sachs)又被称为Government-Sachs。显然,要让一个如此强大的阶层放弃他们的既得利益是极为困难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虽然金融改革势在必行,可是奥巴马政府却迟迟不能动手。反而在上台伊始,奥巴马还要倚重金融业的力量来振兴经济。奥巴马的财政部长盖特纳(Geithner)、白宫经济顾问萨默斯(Summers)都是华尔街的重量级人物。其中盖特纳尤其代表了华尔街赚的越多,越是锱铢必较的特点。在参议院确认阁员任命的听证会上,盖特纳把自己在2001—2004年间漏税的行为一股脑都推到报税软件TurboTax上,完全没有知耻近乎勇的勇气。
华尔街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们对政治的权力游戏把捏得极为准确,在2008年大选中,华尔街一改以往强力支持共和党的传统,转而支持奥巴马。例如,布什的财政部长鲍尔森当时在金融救急案中就首先向奥巴马做汇报,然后才向共和党的候选人麦凯恩做简报。奥巴马当选后,自然也免不了向华尔街投桃报李,何况如前所言,要振兴经济还免不了要借重华尔街的力量。美国有一句谚语:“谁搞坏的,谁负责修”(Whoever broke it, fix it)。既然是华尔街把事情搞砸了,他们必须负责纠正过来。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奥巴马政府上台伊始,着实为华尔街做了不少实事。除了花数千亿美元大量注资给银行外,财政部长盖特纳还特地在2009年5月搞了一个所谓银行的“压力测试”(Stress Test),美其名曰在最坏的经济假设下,测试银行的资金充裕度。测试结果出来是所有大银行都非常健康,完全可以度过最坏经济假设的难关。有了政府的公开宣示信心,各大银行纷纷在公共市场上发行新股,在政府注资的基础上,又圈了一大批现金。
奥巴马政府的如意算盘是,在银行界资金充足的条件下,他们可以开始向企业提供信贷,帮助举步维艰的企业,同时带动就业。可是实际上,银行并没有大规模向企业提供信贷,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个人,借贷仍然非常困难。反而是股市开始节节升高,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开始了新一轮的制造泡沫竞赛。
从华尔街的大银行角度来看,金融危机不但没有危及他们的生存,反而加强了他们的竞争力。那些中小银行不是倒闭了,就是削弱了,华尔街在金融市场更加呼风唤雨。即使是万一出了问题,美国政府也会出资相救,所以根本没有风险。2007年是华尔街的极为繁荣的一年,2008年华尔街哀鸿遍野。可是到了2009年,那些没有倒闭的华尔街投行们的营利居然要比2007年还好,发放的奖金也比2007年多。显然,对于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2008年的金融危机乃是天赐良机,再来一次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美国人民是要么是非常容忍的人民,要么是金融危机对人民的生计还没有影响到足以让大家走上街头的地步。总之,除了在网上发发帖子,在朋友之间发发牢骚外,像希腊那样的游行示威并没有在美国发生。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逛店的逛店。沃尔玛的商品还是一如既往的便宜,消费总量还有节节上升的趋势。媒体则热衷于炒作丰田车子的油门问题,亚利桑那的非法移民等等。
奥巴马政府的视线当然不能像一般的媒体一样。政府不但有各类智囊参与其中,他们所能看到的数据也极为丰富。除了连续不断地延长失业救济的时限,防止失业造成社会问题外,政府内部相当一部分人士也认识到金融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把金融业的角色纠正过来。就象奥巴马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的一样:“我们不能让我们有着聪明脑袋的年轻人眼睛只是盯着华尔街的奖金,而不去参加更加能够创造价值的事业。长此以往,我们将无以为继!”。
可是,如何进行金融改革呢?奥巴马政府内部也没有统一意见。以盖特纳、萨默斯为首的财经班子主张赋予财政部更大的权力,以伯南克为首的美联储则主张赋予央行更多的灵活性。其余的人则没有具体的意见,只是强调华尔街奖金如此之多,实在太不像话。因此,金融改革谈来谈去,还是没有定论。
从2009年初到2010年春,奥巴马政府的金融改革之路经过了几个阶段。首先是誓言管制华尔街。经历了2009年出的股市大抛售后,奥巴马政府有些着慌,开始和华尔街合作,希望能够找出一条双赢的路径。这期间还特地将卡特和里根时代的美联储主席伏尔克(Paul Volcker)找来做协调,后来发现华尔街根本没有出让任何利益的打算,立场又转向强硬,提出管制金融衍生产品,并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署来管理金融消费(如信用卡等)。一来二去,金融改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话题,不再是选民心中的迫切诉求。
医疗健保改革案在佩洛西的主导下强行过关后,由于欧盟和希腊的财政危机,金融改革又成为2010年中期选举前的一项话题。不过此时奥巴马政府的注意力已经分散,谁也不愿意去和那些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打一场艰难的、没有胜算的遭遇仗。金融改革变成由国会参众两院的金融委员会主导,即将成为华尔街院外游说的又一个经典的成功案例。
正是:
华尔街原是赌场,金融鳄下注做庄;
不外乎坑蒙拐骗,忽悠你没有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