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twalker的博客  
twalker的博客  
我的名片
twalker
注册日期: 2010-05-23
访问总量: 170,14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谈财政奥巴马穷追猛打
· 纽约时报温家宝家族财富报道的分
· QE3的马后炮
· 管中窥豹:华尔街的游戏
· 谈谈高院医改法案的裁决
· 浅析高院对亚利桑那移民法案的裁
· 金勇获世行行长提名的政治意义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6)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5)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4)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3)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2)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1
【时事纵横 (2)】
· 茶党及美国的中期选举(4)
· 茶党及美国今年的中期选举(3)
· 茶党及美国今年的中期选举(2)
· 格兰*贝克和茶党的“重建荣誉”
· 美国政府印了多少钞票?
【时事纵横 (1)】
· 深究亚利桑那的新移民法案
· BP事件对英美特殊关系的影响
· 茶党及美国今年的中期选举 (1)
· 富士康及BP危机处理之比较
· BP墨西哥湾漏油之前后
【也谈国事】
· 杂谈执政的合法性问题 (2)
· 杂谈执政的合法性问题 (1)
· 也谈中国的创新问题
【回国感想】
· 在国内感受到的几件事
【科技社会】
· 互联网的中立性(Neutrality)问题
· 互联网上的私密性(privacy)问题
【诗歌词赋】
【时事纵横(3)】
· 茶党及美国的中期选举(7)
· 茶党及美国的中期选举(6)
· 茶党及美国的中期选举(5)
· 德国多元文化政策的失败
【小议左右】
· 小议左派和右派
【有感而发】
· 有感于哈佛医学院的一件事
【时事纵横 (4)】
· 英国首相的“Muscular Liberali
· Giffords议员被刺的前因后果
· 解读奥巴马与共和党的减税交易
· 杂谈美国的国债问题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奥巴马时代(2】
· 谈财政奥巴马穷追猛打
· 搞泄密阿桑奇触怒白宫
【时事纵横 (5)】
· 日本核灾难的现状和思考 (5)
· 日本核电站灾难的思考 (3)
· 日本核电站灾难的思考 (2)
· 日本核电站灾难的思考
【时事纵横 (6)】
· 再谈美国政府债务限额的博弈
· 杂谈美国政府债务限额的博弈
· 伯南克答记者问(摘要翻译)
· 日本核电站灾难的思考 (4)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奥巴马时代(1】
· 度时势奥巴马改弦更张
· 印钞票伯南克黔驴技穷
· 谈金融奥巴马举棋不定
· 拼医改佩洛西强渡关山
【美联储及QE】
· QE3的马后炮
· QE3推出的可能时间和方式
· QE3呼之欲出(2)
· QE3呼之欲出(1)
【关于欧洲】
· 欧债危机--与一位希腊教授的交谈
【时事纵横 (7)】
· 纽约时报温家宝家族财富报道的分
· 管中窥豹:华尔街的游戏
· 谈谈高院医改法案的裁决
· 浅析高院对亚利桑那移民法案的裁
· 金勇获世行行长提名的政治意义
【历史杂谈】
· 关于美国统治阶层的迷思
· 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
存档目录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4/01/2012 - 04/30/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Giffords议员被刺的前因后果
   

201118日,亚利桑那州的Tucson市发生了众议员吉福兹(Giffords)在超市前与选民见面时被刺的重大政治事件。

美国的政治态势,在中期选举落幕,奥巴马改弦更张之后,形成了右派势力大获全胜的局面。此次刺杀事件将因选举而触发的政治冲突再次尖锐化、表面化。

或曰:大家应该保持冷静头脑,不应该把某个(某些)极端分子的个别行为泛政治化。的确,保持冷静头脑,才能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做一番分析:

此次行刺的凶手是一名现年22岁的白人男性(Loughner)。他不但对此次行动早有预谋,(据目击者称)且在现场极为冷静地行凶,老人及小孩也不放过。

对比近年来类似的大规模枪杀案件,亚利桑那刺杀事件应该是唯一的一起政治谋杀案件。以国会议员为目标,其政治意图是不言而喻的。Loughner22岁之年龄,走向如此的极端,应该是反社会(anti-social)及神经不稳定两者的结合。从MyspaceYoutube上的资料来看,其见解与某些极右的民兵组织(militia)类似,揉合了反政府、反移民及种族主义的内容(Loughner读过希特勒的书,而吉福兹是犹太裔)。上次类似的事件,还要追溯到1995年俄克拉荷马州恐怖袭击,年仅27岁的McVeigh,引爆了汽车炸弹,将俄州的一栋政府大楼炸倒

巧合的是,当时也是在中期选举之后,两党竞选白热化的态势还没有降下来。1995年的情况,当时大多数人以为俄克拉荷马城事件是穆斯林所为,当发现竟然是本土的右翼恐怖分子时,吃惊不小。克林顿顺势而为,呼吁全国团结,避免极端化,加之美国经济在1995年已经进入稳步增长期,事件的政治影响很快就过去了,举国进入了歌舞升平的时期。

1995年不同,这次亚利桑那州事件,是在美国经济的沉疴不起,亚利桑那反移民气焰正浓,茶党方兴未艾的时刻。自从茶党兴起以来,为了赢得选举,动员选民,动辄采取US vs. THEM 的手段,将不认同其政见的对手贴上“不爱国”的标签。茶党的竞选口号是“夺回我们的国家”(take our country back)。那么从谁手里夺回呢?显然,首当其冲是非法移民,然后是合法移民、少数族裔……。显然,党同伐异的政治气氛不可避免地鼓励社会上的极端行为。据(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的统计,光是从20082009年,右翼民兵组织就从149增加到512个。

因此,处理这次政治刺杀恐怖事件,将比1995年要困难得多。奥巴马如果避重就轻,不能直接面对的话,美国的政治气氛将雪上加霜。但要直接面对,奥巴马本身就是这些争议的一部分,要超然处之,谈何容易!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