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twalker的博客  
twalker的博客  
我的名片
twalker
注册日期: 2010-05-23
访问总量: 170,16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谈财政奥巴马穷追猛打
· 纽约时报温家宝家族财富报道的分
· QE3的马后炮
· 管中窥豹:华尔街的游戏
· 谈谈高院医改法案的裁决
· 浅析高院对亚利桑那移民法案的裁
· 金勇获世行行长提名的政治意义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6)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5)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4)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3)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2)
·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小布什时代(1
【时事纵横 (2)】
· 茶党及美国的中期选举(4)
· 茶党及美国今年的中期选举(3)
· 茶党及美国今年的中期选举(2)
· 格兰*贝克和茶党的“重建荣誉”
· 美国政府印了多少钞票?
【时事纵横 (1)】
· 深究亚利桑那的新移民法案
· BP事件对英美特殊关系的影响
· 茶党及美国今年的中期选举 (1)
· 富士康及BP危机处理之比较
· BP墨西哥湾漏油之前后
【也谈国事】
· 杂谈执政的合法性问题 (2)
· 杂谈执政的合法性问题 (1)
· 也谈中国的创新问题
【回国感想】
· 在国内感受到的几件事
【科技社会】
· 互联网的中立性(Neutrality)问题
· 互联网上的私密性(privacy)问题
【诗歌词赋】
【时事纵横(3)】
· 茶党及美国的中期选举(7)
· 茶党及美国的中期选举(6)
· 茶党及美国的中期选举(5)
· 德国多元文化政策的失败
【小议左右】
· 小议左派和右派
【有感而发】
· 有感于哈佛医学院的一件事
【时事纵横 (4)】
· 英国首相的“Muscular Liberali
· Giffords议员被刺的前因后果
· 解读奥巴马与共和党的减税交易
· 杂谈美国的国债问题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奥巴马时代(2】
· 谈财政奥巴马穷追猛打
· 搞泄密阿桑奇触怒白宫
【时事纵横 (5)】
· 日本核灾难的现状和思考 (5)
· 日本核电站灾难的思考 (3)
· 日本核电站灾难的思考 (2)
· 日本核电站灾难的思考
【时事纵横 (6)】
· 再谈美国政府债务限额的博弈
· 杂谈美国政府债务限额的博弈
· 伯南克答记者问(摘要翻译)
· 日本核电站灾难的思考 (4)
【新世纪美国演义 -- 奥巴马时代(1】
· 度时势奥巴马改弦更张
· 印钞票伯南克黔驴技穷
· 谈金融奥巴马举棋不定
· 拼医改佩洛西强渡关山
【美联储及QE】
· QE3的马后炮
· QE3推出的可能时间和方式
· QE3呼之欲出(2)
· QE3呼之欲出(1)
【关于欧洲】
· 欧债危机--与一位希腊教授的交谈
【时事纵横 (7)】
· 纽约时报温家宝家族财富报道的分
· 管中窥豹:华尔街的游戏
· 谈谈高院医改法案的裁决
· 浅析高院对亚利桑那移民法案的裁
· 金勇获世行行长提名的政治意义
【历史杂谈】
· 关于美国统治阶层的迷思
· 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
存档目录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4/01/2012 - 04/30/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搞泄密阿桑奇触怒白宫
   

无论是一个政府,还是一个公司的运作,总是有一些的秘密。有些秘密事关紧要,有些秘密无的放矢。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战争中获取敌方的信息,保守己方的秘密,是获胜的不二法门;凯撒大帝为此专门发明了通信的密码,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正因为有了秘密,就有了泄密的可能,古往今来,众多的间谍为了获取敌方的秘密不惜牺牲,众多的内奸因为泄露己方的秘密面对极刑。但是迄今为止,这些保密泄密的游戏、博弈都发生的政府、公司之间。获得了秘密的一方,往往将秘密保护起来,甚至获得了秘密的事实也成为一个秘密。

在互联网媒体的时代,游戏规则开始改变,2006年,借鉴维基百科的思想,一群人成立了维基泄密,又名阳光(Sunshine)媒体,在全世界发动群众泄密,获得秘密后,不是将秘密保护起来,而是将其公诸于众。据维基泄密自身说法,其发起人为:中国的异议人士(Chinese Dissidents),记者,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技术人员等等。

维基泄密的头面人物是澳大利亚籍的互联网黑客Julian Assange(朱利安·阿桑奇)。阿桑奇1971年出生寒门,只知其生母,而不知其生父。由于其母亲有过数次不愉快的婚姻,阿桑奇自幼随母颠沛流离。直到16岁时,阿桑奇接触计算机编程,开始“hack”,才算是找到了兴致所在。多年从事黑客工作,阿桑奇在黑客界变得小有名气,也曾经因此上过法庭认罪。阿桑奇的法律麻烦还不至于此,他和女友分手后,还为了儿子的监护问题对薄公堂。

合理地发挥一下想像力,维基泄密创建之时,其主要目标可能是中国政府(发起人中有中国的异议人士),因为中国政府运作极不透明,秘密肯定是很多的。不过,维基泄密很快就发现,关于中国政府的小道消息在香港、台湾早就形成了规模。维基泄密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优势。

况且,要泄密就得拿最强大的国家开刀,才能扩大影响力,所以,要泄密就得泄美国的密。

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秘密不但特别多,其影响面也特别的大。维基泄密无心插柳柳成荫,从一名美国陆军的情报员(曼宁Manning)得到了多张美国秘密文件的光盘;当然,维基泄密自己也通过网络攻击及其他的渠道,获得的众多的秘密。这些秘密中,有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文档,有美国驻外人员的秘密报告。还有美国大银行的各种不能见诸阳光的信息。这些秘密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Wikileaks第一个引起轰动的泄密是在200911月把英国一所大学(East Anglia University-EAU)的气候研究所的email公诸于世,这所大学的研究成果在全球暖化的共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Email显示,为了论证Global WarmingEAU的科学家们舍弃了一些与子结论相左的数据。此次泄密引起轩然大波,反对者趁机攻击所谓“Global Warming”的共识,造成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高峰会(Climate Summit)无功而返。

Wikileaks第二个引起轰动的泄密是在20104月把美国直升机在伊拉克执意攻击平民和记者的视频。视频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冷血。视频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维基泄密其后还公开了一些阿富汗战争的文档,再一次把战争的合法性提上桌面。

Wikileaks第三个引起轰动的泄密是201011月公布了数以几十万计的美国外交密电。这些密电的作者们显然没有想到他们写下的内容会如此迅速地被公诸于世,所以写的直言不讳。例如,密电中提到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向克林顿夫人进言,称必要时应该对中国“动用武力”,一举把陆克文亲华幻想击得粉粹。密电中对中国统治阶层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亦有详细的描述。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维基泄密触怒了美国政府。如果任由阿桑奇等人随心所欲,美国的战争、外交还要不要搞下去了?如果友邦的政府官员知道他们的“良言”会泄露,他们还会直言不讳吗?如果让世人看到触犯美国政府可以自在逍遥,还可以大长名气,那么是否会有众多的人会竟相效尤呢?长此以往,美国的霸权还要不要维持?

于是,美国政府,在其各盟国的协助下,开始从多方面围剿维基泄密组织和阿桑奇个人。维基泄密的网站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的攻击,为维基泄密提供网络服务的美国及欧洲网络服务商在政府的压力下中止了其网络服务,Visa等金融服务商在政府的压力下中止了其金融服务。这些措施使得维基泄密受到极大的打击。利用阿桑奇个人生活不检点的事实,瑞典政府以刑事犯罪起诉了阿桑奇,要求英国政府逮捕阿桑奇并引渡。澳大利亚政府对本国公民在国外受到起诉和追捕的事实不置一词。

如今,阿桑奇被逮捕后获得保释,被软禁在伦敦,随时有牢狱之灾,首要的考虑不是如何泄密,而是如何自保了。为了达到“寒蝉效应”,美国政府还开始调查阿桑奇的支持者。20111月,美国法院要求Twitter提供数名阿桑奇支持者的账户信息。

可以预见,维基泄密在美国政府的全面围剿下将逐渐失去其运作能力。但是,维基泄密造成的影响则已经无法逆转。例如,115日,北非突尼斯政府突然倒台,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在维基泄密公开的美国外交密电中,对突尼斯总统及其家人的奢华生活有详细的描述,在突尼斯民生困难的背景下,如此的奢华生活引起了公愤。

正是:

言论自由不稀奇,美国皇帝有新衣;

从来州官可放火,百姓点灯须保密。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