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特有理
  有感而发
我的名片
特有理 ,55岁
注册日期: 2008-11-07
访问总量: 3,104,91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五花八门,谈天说地
最新发布
· 别被伪君子骗了
· 莫斯科恐袭的目的,唯添柴浇油尔
· 消遣一下中国适不适合多党制的问
· 柴静调查朱令案接续|清华就是丑
· 孩子随父姓的道理在哪里?
· 既得利益者思维
· 最新朱令案调查|柴静对话华裔专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随感走笔】
· 孩子随父姓的道理在哪里?
· 一说小粉红,二说贝志诚
· 谁才会把朱令案的投毒嫌疑往贝志
· 朱令案|“秉公办案”是秉公还是
· 朱令案的启示
· Boxing Day解密剩余价值理论的诞
· 你能自由过别人,民主过别人吗?
· 基辛格无非是个政治生意家
· 旺坛千万别这么旺
· 反共千万别把自己反成笑话
【人生回味】
· 北京的厕所文化
· 北京的厕所轶事
· 一盒难忘的曲奇饼干
· 这辈子曾经干过最楞的一件事
· 充满阳光的 Vancouver Sun Run
· 二蛋子翻身记
· 文革记忆--人之初,性何善?(下
· 文革记忆--人之初,性何善?(中
· 文革记忆--人之初 ,性何善?(
· 我的桥牌搭档(5-6)
【《神经》】
· 三等分角|从数理走向现实的展示
· 解码货币|(6)现实中的美中贸易
· 科学化是社会制度发展的必然方向
· 导致贫穷及原始社会主义失败的根
· 共产主义毁国家|资本主义毁世界
· 解码货币|(5)虚拟货币及其邪恶
· 解码货币|(4)货币的初始化及金
· 解码货币|(3)劳动力的去人权化
· 如何构建新的文明体系|来自社会
· 解码货币|(2)探寻“剩余价值”
【逻辑捉妖集】
· 《三门问题》的终极解答
· 《三门问题》的权威答案是如何被
· “好东西需要强迫吗?”|这还用
· 知识寓言|防弹衣的悲催故事
· 贪官是人类社会运行的重要推动力
· 逻辑捉妖集(10)民主是最不坏的
· 逻辑捉妖集(9)在商言商
· 逻辑捉妖集(8)社会不允许不劳
· 逻辑捉妖集(7)不劳动者不得食
· 逻辑捉妖集(6)资本家剥削的是
【选票政治】
· 契约文明以及被玩坏的社会主义
· 差异化必定打破各种形式的大一统
· 选票政治的弊端(3)是谁把政治
· 选票政治的弊端(2)智力利己侵
· 选票政治的弊端(1)
【资本的拼图】
· 经济调控的实质
· 对福山理论的质疑和批判
· 解码货币|(2)探寻“剩余价值”
· 人类的结症就在于整个社会充满恶
· 新制度的构建基础在应用管辖权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战胜社会主义
· 没有任何制度可以阻绝人性
· 市场换技术到底对还是错
· 按劳分配在社会范畴的谬误
· “按劳分配”是资本经济中的海市
【淡定的神曲】
· 网上吹牛|再谈黑鸟风车
· 周末消遣|深入解析珠链喷泉和冲
· 突发实锤外星军武科技震惊世界
· 人类有必要对宗教进行改革和提升
· 关于质疑精神及对双缝实验结论的
· 《测不准原理》到底有多不神秘
· 关于重力的答疑
· 重力的本质解析
· 闲话外星人理论
· 从女权说感性与理性
【诗情画意】
· 秋景小览|深秋的温哥华2021
· 雪峰与秋色
· 致爱丽丝部分练习(Youtube 视频
· 测试贴图:河静凝树影,霞色入清
· 温哥华的夏季值得来看看(续二)
· 冬雪拾趣迎圣诞
· 雨中即景
· 向摄影专业水平冒进
· 孤芳自赏谈《秋草》
· 巅峰秋色
【网络互动】
· 为施化兄补课法律常识
· 简单回复施化博的质疑
· 回应@老豆子博的呼吁
· 看到万维删我贴你high起来了@巴
· 我读书不多,你别憋死我!
· 恭喜嘎拉哈当上了大姨妈
· 我是眼花了还是错乱了?
· 浅谈嘎啦哈和他娘的底线
· 芹泥关于川说学生间谍是假消息的
· 苏小白的博客怎么没法留言?
【文章】
· 别被伪君子骗了
· 莫斯科恐袭的目的,唯添柴浇油尔
· 消遣一下中国适不适合多党制的问
· 柴静调查朱令案接续|清华就是丑
· 既得利益者思维
· 最新朱令案调查|柴静对话华裔专
· 王志安捐款被拒所折射的社会背景
· 飞蛾扑火的王志安
· 狡诈网红老太|奔驰男捶车|网络民
· 被党妈惯坏的粉红与英国钢琴老炮
存档目录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0/01/2014 - 10/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09/01/2011 - 09/30/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3/01/2009 - 03/31/2009
02/01/2009 - 02/28/2009
11/01/2008 - 11/30/200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解码货币|(2)探寻“剩余价值”和“剥削”的谜底
   

解码货币|2)探寻“剩余价值”和“剥削”的谜底

特有理

2021-7-8


在深入解析货币信用之前,我还是想再给自己挖一个大坑,就是分析一下所谓的“剩余价值”和“剥削”到底是个什么妖?不容否认,人类的贫富悬殊是铁打的事实和不变的趋势。造成的原因在资本主义爱好者的眼里是因为人的能力差异,就像许多在成功的路上给富豪当马仔的人士所说的,那是因为有钱人具有价值稀缺的属性。马克思则用“剩余价值”学说往贫富差异的粪坑里扔了一块大石头。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一样的感觉,就是两边的说法都是貌似有理但却似是而非。

“价值稀缺”论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循环论证模式。因为价值的量化标准并不是客观的。一个贫民区的妓女在农民工眼里简直就是一天劳作下来最大追求,他可以把一天所剩的所有金钱都花在她的身上;而对于二奶小三成群的富豪高官来说,贫民区的妓女简直就是垃圾。体育明星甚至演艺明星收入高可以说是身体条件的优越所导致的稀缺;科学天才用他们的理论和发明证明了他们的稀缺;证明富豪们稀缺依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因为他们造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吗?从社会的全视角来看,唯一可以“证明”富豪们 “稀缺性” 的依据就是他们的“成功”。而所谓“成功”的社会标准在大众眼里则又是大富大贵。化简说来,就是:因为他们发达了,所以他们成功了;因为他们成功了,所以他们比普通大众稀缺;因为他们稀缺,所以他们的富贵得理所应当。对于体育明星,人们可以证明:如果某个明星不出现,人类的某个竞赛记录就不存在;而对于富豪,没人可以证明:如果某某富豪不出现,人类社会某个方向的发展速度将因此减慢。既然证明不了富豪个人或群体的特殊性,那么他们的稀缺性从何而来?到最后,还不是只能用收入的高低来对应价值的“稀缺”吗?

关于所谓的“剩余价值理论”,本人曾提出“二次交易”说予以质疑,结果似乎还被人盗用山寨成“二次分配”予以招摇撞骗。对于企业主而言,在与劳动者的第一次交易中所得到的劳动成果,在尚未进行第二次与市场的交易时,哪来的所得分配?事实上,市场对企业主的分配只来自于产品的销售。雇主与雇员的收入差距,完全来自于雇主收入的非线性与雇员收入的线性离散度积分。这是由交易性质所决定的必然差距。把自然规律所导致的高收入归因到低收入者的剩余价值,这既是一种思维的肤浅,也是一种蛮不讲理。

许多人对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感同身受,印象深刻,皆因贫富差距是一个普遍客观存在。但是,魔鬼不但在细节中,也在大众习惯思维和惯性思维的相反方向。同时,更在线性逻辑所无法解析的动态转折以及局部与整体性质的反转。【货币信用】的概念才是真正触及了劳动者与资本持有者在贫富差距上的本质。这里面的关系相对复杂和烧脑,这里先大致描述一下轮廓,希望后续的多方面论述能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分析社会整体的贫富差距,就绝不能用局部的现象和逻辑关系来作为全局解析的依据。局部的货币信用,并不能等同于整体的货币信用。局部交易的货币信用,更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对货币的信用承诺。需要正本清源地强调的是:(1)、货币对应的是权力;(2)、权力对应的是利益;(3)、局部的交易只对应局部的利益;(4)、货币的全部信用对应于社会的整体利益。这里,就引出了所有论述的核心重点:局部交易的公平性决定不了整体交易体系的公平性,局部货币的信用无法涵盖整体交易的信用。这里的重中之重就是第二句:【局部交易的货币信用无法涵盖社会整体的货币信用】。具体到劳资关系,哪怕雇主一分钱不拿,劳动者在资本经济的社会体系中仍将处于贫穷地位。为什么?以下就是本篇的核心论述:

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尽管在企业里形成一个局部的利益关系体系,但所有人的生活则都是面向整个社会,并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企业内的任何成员包括企业本身,都受到两个竞争的夹击:企业以及企业主面临的是消费市场的竞争,企业雇员面临的是就业市场的竞争。竞争的核心就在于竞争的底线,而竞争的底线则决定了利益的取舍。

在消费市场竞争角度,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这里的细节先不展开,做过企业的人都能明白。那么,任何一个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都无法在劳动力的雇佣上给予宽松的支出。这就必然导致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尽可能压低劳动雇佣成本。有人可能会问:那为什么雇主却拿高薪呢?其实,拿高薪的雇主或高管,都只有可能在企业有巨额盈利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而能有巨额盈利的,一定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先不管为什么能胜出。大部分的企业主,绝不像电影里夸张描述的,是个老板就能腰缠万贯。许多人起早贪黑辛苦经营,一年的收入却抵不上中等级别的地产经纪。还有不少小企业,雇主的收入甚至不如资深员工。要是遇到市场惨淡,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业主以前的赚到的盈利积蓄都要填补回去;可雇员只要上一天班,法律就保障其能拿到一天的工资一分不能少。

在就业市场竞争方面,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就更加直接地受到了竞争的压力。人为了生存是什么底线都可以放弃的,更何况只是工资收入!人的尊严、人的气节,在生活的重压下没有几个能挺直脊梁。为了获得一份工作,为了能获得合法性生活的资格并不至于每天回家如回地狱,男人们就成为了劳动力市场中最没底线的竞争者。更有甚者,由于非法移民的加入以及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参与,任何一个资本化的社会都没有任何能力保障劳动者能普遍地有一份体面的收入。

再说回到企业的竞争,这比劳动力的竞争更为复杂。这是一个逆向淘汰的动态收敛过程,收敛点就是在商言商,唯利是图的社会逐利标准。在人类进入资本经济模式后,漫长的竞争淘汰把执意给员工高工资的雇主直接淘汰出局。随着资本主义的世代洗脑,哪怕是底层的劳动者也认为企业经营者首先就是要追求盈利,企业主只应对企业负责而无需对雇员的社会利益负责。也就是说,钱里不包含社会利益。许多人只看到,只有企业盈利了,工作岗位才能保住。富豪们的“稀缺价值说”就是在这种心理基础上产生的。这就跟当奴才总是认为,主子厉害了,我们就能平视世界了。这种脑残逻辑的可笑之处就在于,在一个连身边社会都无法平视的贱民,居然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平视的幻想和预支的自豪感。一群被竞争压榨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的社会劳动者,居然赞美资本的竞争模式,并恭维利益掠夺者们具有稀缺的价值。

从竞争到货币信用,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从简单的商品贸易到整个社会的复杂利益关系,从简单贸易的信用到社会货币的信用,社会成员的利益保障就必然应该包含在货币的信用之中。而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意识不到的关键问题。别的都先不说,就说劳动力这个资本经济中的特殊商品。从商品的本质讲,任何商品都不存在尊严而只有价值。因此,劳动力一旦可以买卖,货币对社会劳动者的尊严就失去了信用保障。再进一步,一旦劳动力进入市场竞争,劳动者的价值就无法被货币运行体系所保证。这里的逻辑跨度很大,逻辑的非线性度较高,以后的分析会仔细解析,这里先浓缩展示。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参考,那就是劳动收入的不断贬值。那么,货币在劳动力交易层面的信用就根本无法涵盖货币对劳动者在社会层面上的全部信用。也就是当今的货币体系在社会整体层面严重缺失对社会成员的利益信用。这个利益就是劳动者在资源获取上具有尊严和体面的分配额度。说白了,就是钱里必须包含社会利益。如不然,一个不能保证社会利益信用的货币体系,如何才能真实地保障基本交易层次的信用?这里的哲理关系不知多少人可以明白?也许有人会说,交易的信用是由法律来保障的。回答就一句话:法官也会被收买。

那么,如何才能使货币维持保障社会大众权益的信用?这正是货币解码所要完成的工作。答案其实很简单:改变货币运行的机制。其中有两个重点:一是价值量化的信用保障,二是货币对社会权益的信用保障。也就是在社会层面,货币的运行不能具有侵害社会劳动者利益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

更全面和深入的解析将在后续文章中展开。


 

为了逻辑思维的应景,请思考一个问题:

一个圆沿直线转动一圈走过的是一个周长,可沿另一个相同直径的固定圆上转一圈却只走了固定圆的半个周长。有人称其为“圆周悖论”,有兴趣的可以思考并给出解释。

(实际感受可拿两个大小相同的硬币,按着一个不动,用另一个硬币从固定硬币顶点紧贴边沿滚动。记住滚动硬币启始时的顶点位置,当滚动到固定硬币正下方时,之前的位置将正好回到顶点。)

可以想象,当许多大大小小类似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又有多少人能搞清其中的缘由?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