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夢佳人》 情愛小說連載 (69 B)
作者 若雲
“我不太熟悉,只能講一些我所知道的,沒講到的,請姑姑再補充。我準備說說比較有名的幾種茶。可能是‘九鼎十滿’的緣故,祖宗喜歡用什麼十大名酒,九大名茶來表達好壞。說到茶的名序,誰前誰後,一般因人因區而異。我認為首位應推大紅袍,二是碧螺春與西湖龍井,以色青翠,香清淡,味甘醇,為人稱道。三是茗閩北武夷岩茶和銀針茶,茗閩安溪的鐵觀音,二者同為烏龍茶中之珍品,前者湯色金黃亮麗,後者色深味濃。四該是信陽毛尖,產於河東大別山區,以味香色明為特徵。接下來第五分別有徽安屯溪綠茶,湖岳的君山銀針。再接下來的第六,以紅艷花香為特徵的祁門山區的紅茶,雲南普洱茶和滇紅茶,後者為功夫茶中之佳茗。 這裡要強調一下,茗閩山區,峰巒疊障,層層茗園,遍野茶樹。盛產各種名茶,如烏龍,銀針,及各種花茶。歷代文人墨客,都喜歡深山老林,懸崖峭壁上的芽茶,因為它們處於雲海雨霧中,‘得山嶽之正氣,獲日月之精華’。還有徽安的黃山毛峰,以白毫披身,芽尖峰芒著稱於世。姑姑,我知道的,就這些。”姑姑看看大家,沒有人說話,都只顧吃飯。鍾芳建議: “海燕姐姐講得很全,等品茶那天,還可以再聊。我們有三天在這裡。大家先吃飯,睡前可以想一想,有什麼好建議,隨時可以告訴姑姑。” 第二天由姑姑帶隊開車到古寺山,做三件事:游山,看寺,品茶。他們來到古寺山下,只能下車走路。第一眼,看到的是修竹林,密密麻麻。對於竹子,世人褒貶不一。蘇東坡曾說: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簡直到了像崇拜上帝的地步。而鄭板橋,對歲寒三友中的竹,情有獨種。一生畫竹,頌竹,居竹。最有名的,當推《墨竹圖》,有三大特點:一是,把竹畫得在像與不像,似與不似之間;二是,把竹杆畫得細而挺拔勁節,葉也稍大而清翠;更為叫絕的是第三,竟然提詩一首,將竹與人間疾苦聯繫在一起:
“御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他是歷代唯一的六品芝麻官,從沙沙竹葉聲中,聽到民生疾苦聲!當然,也有人持相反觀念,如明朝解縉說: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不管古人怎麼說,一行九人,走在竹林中,還是讚嘆不已。在麗國,很難見到這樣的竹林。翠竹間,有一條小溪,清澈見底。有些地方,水流緩慢成池,無數金魚成群結隊,悠閒自得地游來游去。有幾條小傢伙,還高興地跳出水面,像是歡迎大家似的。索溪而上,在深山中,左側半山為寺。右邊橫跨水面的一座紅色建築,是茶樓。有詩詞為證: 岸邊竹柳倩倩搖,山間雲霧楚楚飄 風清柔柔退心火,煙輕裊裊水上嬌。
他們來到寺前,有並列二門,左門進寺,右門出寺。進去第一件事,是在廣種福田前燒香,跪拜彌來佛,默默許願,每人捐款五十元。第二是,從左至右轉一圈,叫觀佛;進到第二寺殿,每個遊客在佛像前彎身合掌幾秒,或一分鐘,表示尊重;在第二和第三殿間,有一巨大的刻有《古靈寺》三字的寶鼎,人人都靜立合掌鞠躬。第三是,用九功德泉水洗手,再喝此水,以求富貴,幸福,長壽。第四是,從後門出來,每人花二十五元,買一祈福紅絲帶;上面是印好的金黃紅字“南無阿彌陀佛保佑,姓名”,填寫自己名字;接下來又是金黃紅字“願祈福健康長壽,古靈寺開光”
云云;看完,把它掛在祈福樹,又說菩薩樹上。從此以後,能好運連綿,逢凶化吉,遇難消災。出來後,鍾芳問海燕: “在這樣一個古寺院,信男信女虔誠跪拜,所見遊客無一不丌分敬仰。那些和尚尼姑,怎麼可以當大家的面,相互戲弄耍笑。”海燕也深感憂慮地說: “是呀,我也看到禿頭陀和光頭和尚,有的坐着似笑非笑地玩手機,有的站在那裡嬉皮笑臉耍尼姑。世道變了,哪裡都是只顧掙錢玩樂,不把信仰,上帝,放在心上。”姑姑問大家,先品茶,還是先游山。李媚說: “大家都有點累了,能不能先坐下來,品品茶,休息休息。”小娟低頭偷看她和克羅爾一起,情緒好,肯說話,心裡特別高興。她悄悄走過去,摟着李媚: “聽姐姐的,走,先品茶。”
這個茶樓有二層,它位於半山腰幾條小溪匯合處,對面二山峰陡直向上。全樓金黃色,跨於清溪碧水之上,臥干秀山翠野之間。底樓全是賣各種名茶和茶具,特點是包裝美觀,價錢特貴,大約是市面的十到二十倍。此外,有仿製功夫茶具,如孟臣沖罐,若深砙,玉書碨,紅泥烘爐。還有普通茶具,一套十二到二十八件。服務員介紹很詳細,他們可能都不太感興趣。 品茶在樓上,大家走上樓,抬頭見一橫匾:“五嶽品花”;左右對聯是:
“六溪千山雙立峰,九園萬紫一抹紅。”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