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养鸡的故事
牛北村
文革期间,鸡蛋限量供应,城市里不少人家养鸡补充“蛋”源。相信很多四五十岁的网友都有过养鸡的经历。
说到养鸡,北村打小就是老手,剁菜拌鸡食、盖窝修篱笆、清理鸡粪(上等有机磷肥,种丝瓜特棒),咱样样在行。
有一个时期,家里喂养了七只“来杭”、一只“芦花”和一只土鸡,都是母鸡,此外还有一只锦毛雄鸡、三只鸭子和一只灰脖子公鹅。那七只来杭鸡是土鸡辛辛苦苦抱窝二十一天孵出来的,它们换去黄色的绒毛后一身雪白的羽毛,个个像小公主似的,显得亭亭玉立。
土鸡带鸡娃子时很凶。我家“乌云下四蹄踏雪”的小猫总想着偷尝小鸡的美味,然一见到土鸡妈妈张开翅膀伸出利嘴的模样,只得落荒而逃。儿童游戏“老鹰抓小鸡”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陆军首领锦毛雄鸡和海军将官灰脖子公鹅也时常开战,每次都以陆军的尖嘴不敌海军的大翅膀而告终。对锦毛雄鸡这种“屡败屡战”的顽强精神,我感到十分钦佩。不过陆军跑得快,在抢食方面反倒比海军略胜一筹,故公鸡母鸡都出落得油光水滑。
那些鸭鹅称作海军乃徒有其名。因为长期圈养在后院,它们实际上是旱鸭子旱鹅。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四尺见方一尺半深的坑,然后灌满水。这时候你再看鸭鹅们水里进水里出的那股高兴劲儿,用“鸭腾鹅跃”形容实不为过。可惜坑是个泥坑,不到一天水就渗光了。
那阵子放学后总想法子为陆海军将士们加点荤菜,如用废弃纱窗做成的网子到湖里捞小鱼儿,雨后去地里挖蚯蚓蜗牛,将火烤过的橡胶块(输液吊瓶的瓶塞)缠在竹竿头上粘蜻蜓,每每弄得满身泥土也乐此不疲。
有网友问道:为何没有空军?要那样我不就成为 “三军总司令” 了吗?还别说,当时真的弄了一对“雨点”信鸽来养。据说鸽子要用绳子绑住翅膀(称为“码翅膀”)圈养一个月才能认家。鸽子在翅膀被绑住后就飞不起来,只能在地上连跑带跳。但是看到“四蹄踏雪”时常不怀好意地盯着鸽子,我怕出意外,于是在第十天就放鸽子单飞。结果这对鸽子在我家上空绕了一圈后就义无反顾地飞走了,大概回旧家去了。这正是,“雨点一去不复返,白留鸽笼空悠悠”。我这个“三军统帅”仅当了十天,就被黜降至“海陆联勤部长官”的职位。
除上述宠物外,我家还在后院的地窖里养了一对兔子。它们善于打地洞,繁殖特快,一两个月就生一窝。
这些个童趣随着时代变迁早已被“脸书”“短信”“挨拍的”所取代了。
[洛山愚士(原创)2011年10月10日。作者保留版权,引用请注明出处。]
最近博文:
初夏畅游温哥华(图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