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几乎都会说好几种语言。除老一辈没有受过教育的移民外,英语为最通用语言。华人也主要说华语,它是以中国普通话为标准,在中小学教授,政府近几十年来大力推广。此外,福建话、潮州话、广东话等方言在各地移民族群内通行,好象没有专门机构教授,年轻一代逐渐不大喜欢说,也不太会说。 马来话、泰米儿语在各自的族群通用,中小学校也教授。 由于过去在甘榜(马来语,乡村),不同族群混住,许多马来人,印度人都能听懂或说一些福建话,潮州话。时常在巴刹(菜市场)听到马来人、印度人说华语,也不用奇怪与惊讶。新加坡独立前,属于马来亚。华人说话时夹杂马来语也很平常,比如“吃饭”,马来语“吗干”,华人就经常说。再如前面说过的甘榜、巴刹等都已经成为习惯用语。只是游客和新移民会感觉不知所云。 新加坡的街道,建筑物名称也有许多采用马来语,如误以为是英语,在英文字典中可找不到。而英国殖民者留下来的名称,多是将英国的地名或人名移植过来。 新加坡华人说华语,语法、语序常常留有英文的痕迹,如标准普通话“我先走”,新加坡人会说:“我走先”,就是英文“I’ll go first!”的直译。再如说话喜欢用“而已”结尾,可能是从英文“just”或“ only”而来。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华人传统意义上的中元节,也称鬼节。其实在新加坡农历七月一到,就开始庆赞中元。通常晚上举行,延续一个月。首先在组屋楼下,咖啡店外,焚香,点蜡烛,烧冥币、烧纸,供奉糖果。全岛各地纷纷在组屋旁的草地上,组屋间的空地上,临时搭建歌台、帐篷。灯光,道具,音响,摄像机一应俱全。舞台前第一排是不允许坐人,留给“好兄弟”,亡魂坐的。帐篷后面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摆放着祭品。印着“范将军”“谢将军”(黑、白无常)的三角形黄、红两色的旗帜,一直由歌台插到大马路。由机构复杂的组织专门负责筹办。其深层的宗教意义及详细的运作,非深入其中,不可详述。 中元节是方言,特别是福建话,福建歌的天下。也是方言族群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舞台。通常由具有多年经验的中元节红牌主持人,在台上用方言,夹杂华语,马来语,甚至泰米儿语,插科打诨,打情骂俏一阵儿,再介绍不同的中元歌手。这些歌手有老有少,起着香艳的艺名,多数没有名气,也没有机会登过体面的大舞台。有新加坡本地的,也有特地从海外,如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马来西亚,请来的。她们穿着鲜艳、清凉的舞台装,作着夸张,近乎色情的动作,唱着游客和新移民一般听不懂的福建歌。下面坐着的观众,少则几十,多则上千,其中以老年人居多,且听得津津有味。许多小孩跟着大人来,绕着舞台转、玩。有的老阿伯还跟着歌星,挥动胳膊,情绪高昂。更有甚者,走近舞台,点歌,说低俗的笑话,并给歌手递上红包。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知那些小孩,从小看这些表演,其家长该做何感想? 这些中元歌手,有专门的经理人联系,一个晚上马不停蹄,连跑多场。有司机、有专车,通常唱完一个歌台,赶紧换下舞台服,拿上红包,跟着经理人赶往下一场。 没有听说过政府干涉这类庆祝活动。近年来,为向受教育程度低的方言族群的老年人,宣传政府的政策,保障他们的权益,政府公积金局的公务员,白天上班,晚上摇身一变,化身为中元歌手参与演出。唱歌、演舞台剧,也很受欢迎。 至于马来人的哈芝节,印度人的灯节,虽有多次观看经验,始终不明就里。诚不敢造次,以印象记忆来描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