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书法已经近半年。 当初,因为看到:为女儿在学校上中华文化课而买的墨汁和毛笔,放在家里的书柜里。女儿只上了一次书法课,用了一次,就再也没有碰过。“一得阁”墨汁的包装纸盒已经发酶,黑色的纸盒表面白斑点点。几支湖州产的小羊毫毛笔也“披头散发”地躺在一只大盒子里。突发奇想,何不自个儿练练字,学习书法,为将来退休后培养个高雅的爱好。 从基础开始,在网上找资料,读书法史,听专家建议:确立“先学楷书,再练隶、行、草,最后开创自己的风格”的目标。而楷书以欧阳询的“欧体”最为初学者所钟爱。因之选定“欧体”字帖《兰亭序》和《九成宫醴泉铭》为临摹对象。国外买不到正规国内印刷的字帖,自然也是从网上下手,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在此期间,也了解了隐藏在其中的许多有关书法家生平事迹、作品的奇闻轶事。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如何苦心孤诣、费尽心机、数年如一日地骗取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又独占为其陪葬品,永不见天日的传奇;现存于北京中山公园内的清朝乾隆时所刻的“兰亭八柱”的由来;唐“九成宫”的历史,以及魏征撰写,欧阳询书写,李世民御批,号称“三绝”碑的位于陕西麟游县的“天下第一碑”《九成宫醴泉铭》碑的来龙去脉、被发掘的历史。当然,还有古代其他书法家及不同流派的作品的鉴赏,近、现代国内书法界的风云人物、书坛翘楚等等信息。 为自己定下目标,前三年练习楷书,以欧体为主;再三年练行书。要立志达到:即使将来失业也可以卖字为生。不过仔细想来想去,现代社会,谁会在意字写的好坏?电脑已经代替了人手,需要什么字体,电脑里都有。字写得再好,也只有自己欣赏,是自个儿的事。好吧!那就不以“卖字为生”为目标,做到自娱自乐,孤芳自赏也可以,至少也有个写字的动力。 这样每到周六、周日,将客厅的玻璃面大饭桌腾空,笔、墨、报纸、真正的端砚、字帖摆好。凝神定气,全神贯注,上午、下午各练两个小时。从“永字八法”开始,点、横、竖、撇、捺、横折、竖弯勾预热。等毛笔完全吃透墨,变得柔软,饱满,趁手后,正式开始临帖。一不小心,竟也坚持到现在。 平日里上街逛商场,看见商品包装上、汽车上、街头巷尾的商店招牌上有写得不错的字,就在手心里写、在空中划。幸好狮城还有不少地方使用华文。再把个《兰亭序》和《九成宫醴泉铭》背的滚瓜烂熟。唐诗、宋词、元曲、《菜根谭》中的名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等也不时地写几遍。而且繁体字、简化字相互对照着写,绝不让盲目乐观、自以为是、有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的台湾人,以为只有自己才是正统中华文化的传人,独享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 经过多年的海外生活,习惯了用英文书写报告后,许多曾经熟悉的汉字,竟然一时忘记了怎么写。汗颜!幸好学习书法还不晚,不然真要变成“数典忘祖”之辈了! 过了一阵子,对比刚开始和眼下写的字,自己也吃了一惊,感觉写字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遂将家里的旧挂历拆开,在背面用铅笔画上50×50毫米的浅格,将《兰亭序》和《九成宫醴泉铭》各临写一遍,每小时约60个字,前后约两月时间。再为客厅起了个“雅书斋”的名,设计好行书落款,盖上翻箱倒柜才找到的大红刻章,一份正式作品问世了。 拍照留念,再将挂历重新装订,厚厚的一叠,挂在墙上,洋洋得意地欣赏一番。远远地看,感觉颇有些古人所说的“蝇头小楷,万字如一”的意境。回头问正在玩“脸书”的女儿:“爸爸的字写的好不好?” 女儿漫不经心地答:“还行吧!” 在一旁的太太,仔细地看看字,又看看我,赞道:“写的不错!猛一看,还挺唬人的!不过,你比字好看!” 过了一会儿,她忽然又说:“哥练的不是书法,是寂寞!” 闻言,不禁莞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