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之教育改革0.8
《欧洲时报》首发
现在接着来探讨《决议》中关于教育改革的部分。
很抱歉的是笔者发现,这个《决议》中关于教育改革有很多新的提法,但是本人很有一些不同意见。下面一一道来。
比如下面这两段:“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促进教育公平的原则本人当然支持。但本人不支持把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各处高点砍下去填平低处,以达至人为的均平。
比如已经形成的好学校有好生源,能够轻易募到赞助,或称择校费。这个如果用把好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方式疏散到普通甚至差的学校中去任教并把那些资质一般的教师轮替到以前的好学校来、严禁择校费、严禁跨区招优质生等办法来强制均平,那就是矫枉过正,而且负面作用会远大于正面效果。是不是要把一个学区或一个城市的老师们都集中在一起,抽签打散,随机分配,这样才能把各个学校的师资质量真正拉平呀?那些教育设施呢?是不是也要吃大户,平均分掉呀?
记得在1960年代的美国,为了平衡黑人白人聚居区的教育资源,在一些州份,曾有一段时间实施过十分武烈的手段,用校车把白人区的白人孩子送到黑人区的学校去就学,同时把黑人区的黑人孩子接到白人区来上学。请大家闭上眼睛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这样的措施的实施会遭遇到何等强大的阻力。
笔者看来,对于广大农村的学校,国家应当加强投资。对于优秀而贫困的学生,国家应加强救助。总之,决不能让一个优秀的学生,因为家境贫寒而放弃上好的大学。
在这方面,法国真的有很好的制度和传统。在这里,几乎每个城市的最优秀的中等学校,都是国家大力投资的公立学校。这些学校都是完全不收学费的。食宿费用等,都根据家庭收入水平订立不同的收费标准。而那些收费昂贵的贵族学校其实都只能收到二流生源。最优秀的学生上免费的最好的公立中学,然后上免费的最好的国立大学。
法国的高校施行双轨制,最优秀的10%的学生上的工程师学校大半收费高昂。但最顶尖的多达十几所的国立工程师学校依然免费,甚至发给工资。这样法国最优秀的一部分人才可以保证以十分低廉的学费完成全部的最完美的教育。
法国是人权的母国,平等是他们三大国训之一。但在教育事业上,他们并没有搞均贫富等贵贱。有限的资源还是巨大地倾斜向那些尖子学校。简单地说,一流的国立工程师学校得到的办学经费按人头计算是普通大学的10倍以上。在笔者看来,法兰西民众的平均智商其实一般。但他们的精英则非常优秀。靠着他们的带领,法兰西民族才保住了在世界舞台上的优越地位。
比如在中国,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贫寒学生只要能考取,就应当为他们免除全部学习费用,甚至提供足够优裕的奖学金,直至他们甚至可以匀出一部分钱支援家庭。须知一个国家民族的最优秀的一小群人才为民族国家做出的贡献,是他们所占的人口份额所完全不能比拟的。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总政策,就是承认差别,利用差别,限制差别。经济上是这样,教育上能不是这样吗?笔者认为各类学校大体上应当分为三类。第一类:对最优秀的学生,国家一定要用一些最杰出的公立中学大学来保证他们无论出生贫富贵贱,都能得到充分的优良的教育。第二类,对富裕家庭,国家应当允许他们自由选上各种收费的私立学校,以保证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的自由。因为这个现象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你无法堵,只能疏导。第三类,对广大的普通学生,普通学校,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也要尽力全包,力保公平和质量。
重点学校,重点班,无论你搞多少运动,都是像田野里的植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实在是有这种需求。就像商场里的高档奢侈品,你能把它们都消灭掉吗?那不是得回到毛泽东时代吗?你能把现在的贫富分化消灭掉吗?
关于就近入学也一样。这里有好学校,有钱人就有天然的优先权在学校附近买房以获取就近入学的资格。而那些住得稍远的,以前凭借分数可以跨区入学的普通学生就失去了希望。本来从学校的利益出发,分数还是比钱重要的。因为吸引优秀学生,毕竟是学校的第一利益。有了高的升学率,才能有其余的一切。为钱而降分录取,那是退而求其次的事情。
再看这一段:“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关于一考定终身,当然有缺陷。但考试偶然失败的学生不是还可以复读复考好几次吗?为了这少量发挥失常的学生,我们要怎样修改考试制度才能保证他们不受委屈呢?比如奥运会上也常有运动员发挥失常。是不是要用他们平时国内比赛甚至训练时的成绩来综合评定奥运会上的奖牌名次呢?
要把平时成绩纳入高校招生指标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因为数以十万计的高中各自的考试水平,评分习惯都不相同,那些分数之间没有通约可比性,根本无法做到公平。至于学校自主招生,如果仅限于少量的最优秀生的保送,应当还不会有太多的猫腻。只要比重加大,那校方招生人员上下其手,权力寻租的机会可是急剧增加,防不胜防呀。
高考的近乎绝对的公平,和中国古代的科举类似。在那个时代,就是到了最后一轮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依然誊卷糊名,皇上也不能事前知道他钦点的状元姓甚名谁。至于总会有人高分低能,那也是在所难免。这个全国统一的高考,是当下中国平民子弟晋升上流的最大途径,千万不可毁伤。看看各大网站的留言,就知道民众对全国统一高考的挚爱。
至于不分文理科,那高中学生们的负担不是还会加重吗?减少考试的科目,那些不考的科目学生还会认真学吗?一年多次考试,能够减少偶然性,但是又要增加多少学生和学校的负担呀?学生的焦虑分成几次,其总和会减少吗?
其实中国的大学的严进宽出,才是一个大毛病。如果年年考试,年年淘汰比如20%或者哪怕10%,那学校里的学习空气都会紧张得多。这种改革,才是不需要花什么钱,只需要转变政策就可以生效的。
对《决议》中关于教育改革这个部分,本人实在有很多不敢苟同。笔者觉得,《决议》这部分的总思路是平均主义,是一种倒退。1分为现状,所以我只打0.8分。
《决议》的其它部分,其实还有许多的亮点。但或者笔者不熟悉(比如精简军队、建立国安会),或者觉得自己的思考还不够系统成熟(比如就业、医疗),或者太零散简短(比如关于单独二胎、废除劳教制度),反复思考后都决定放弃评说。仅剩下关于政治的部分下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