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博刚刚发了一篇”印度人的优点是野心大,情商高,团结紧“的博文。老子有另外一篇”印度人当微软总裁想到的“。 两篇都提到印度人的长处,很不容易。所以我也有点感慨。
在美国,印度裔比华裔更成功。 在高科技行业,在IC研发华裔和印度裔平起平坐,但在软件业,印度裔领先华人。 在公司管理层面,印度裔管理人员比华裔多,从社区凝聚力,印度裔似乎也比华裔略强。印度裔当然有自己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族群,美国印度裔相当成功。
印度裔团结? 这其实很令人惊讶,因为在历史上,印度从未完全统一过。印度并不以秦始皇式的强势帝国著称。 从华裔的逻辑讲,来自多语言多宗教多种姓国家的印度裔,应该不那么团结才是,反过来华裔倒应该极为团结。但尽管印度人也内斗,但似乎比华裔更团结,更富于凝聚力。
当然,印度本土有很多问题,腐败,制造业不那么发达。我曾经和一个印度同事讨论过。我的问题是,印度有种姓制度,印度出身高种姓的也许不那么愿意动手,这是否会影响印度本土的制造业? 他说他理解我的问题,但他没有回答。
一个国家制造业发达的前提是大量人愿意精益求精,在细微工艺上下苦功夫。而工艺并不是纯脑力的工作,需要手眼配合,常常肮脏烦人,而且目标又不那么“远大”。 我目前看法,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国民素质对发展高端制造业有利。
回到印度裔,印度人是个很泛泛的概念。印度人相貌肤色差别比较大。也许我们华裔不太敏感,但印度裔碰到印度裔,大概从相貌肤色姓名来的地区很快都能得对方相当的信息。来自印度这样的国家,待人接物大概比中国更微妙。美国印度裔的社交能力强于华裔。
华裔其实不太适合多种族多文化的环境。华裔比较适应上下分明的体系。不要说应付公司里面复杂的人士关系和政治角斗,就是应付家庭内部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华裔似乎也尚未完全挣脱古老传统而建立新型关系。 中国有特别善于拉关系玩政治的,但似乎又多过于”偏门“的一点,无法在业务和政治技巧取得某种平衡。
我不知道印度裔在家庭中的表现,但就华裔而言,夫妻之间,两代之间无疑缺少丰富的对话模式,缺少表达微妙感情的对话模式。后果是,除了用物质表达感情外,常常无话可说。但是现代家庭已经不再是老派全家依赖男性家长收入的那种家庭,夫妻基本平等,夫妻对子女也缺少权威,在这种情况,本应该演化出更丰富的对话模式,让语言润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无疑,华裔家庭除了大笔花钱润滑家庭关系外尚大有改进余地。
从家庭到公司到社会,显然华裔面临更大的挑战,显然华裔并不比印度裔更成功。
从国家层面,过去几十年,印度发展速度不如中国。 但考虑印度历史,我觉得印度人能发展出一套“民主社会“的架构,把长期分裂的印度社会捏在一起已经极为不易。过去几十年,印度人,特别印度上层已经成功克服历史上的分裂,发展出前所未有的“印度"的概念,这是极大的成功。从这个意义,“印度人”虽然自古就是“印度”人,但最近几十年才真正成为“印度人“。
当然,这也需要一定条件。南斯拉夫铁托的强势没有能把六个共和国融合成南斯拉夫。他死后不久,南斯拉夫就又四分五裂,回到100年前。那么,为什么印度不同族裔能融合在一起呢? 也许印度教是个很大因素,也许印度共和国民主架构即保证了统一,又给多元演化留下足够的空间,也许还有其他原因。
也许也正因此,美国的印度裔比华裔表现出更大的适应能力。
”印度人的优点是野心大,情商高,团结紧“的博文。链接为 http://blog.creaders.net/mingebaixing/user_blog_diary.php?did=173155
”印度人当微软总裁想到的“。链接为 http://blog.creaders.net/lz/user_blog_diary.php?did=173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