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的故乡,沙漠的梦恋
诗里的故乡,是潇湘晨雨,瑶池天山;诗里的故乡,有小石桥上的牧童,蜀竹林里的嫡仙;诗里的故乡,朝云暮雨,虎踞龙盘。诗友们所写的“故乡的诗”,篇篇佳作,读来让人心旷神怡,怦然心动,如莲舟慢泛,清漪涟涟。
在上大学时,我曾有志于戈壁滩寻宝。后来却听从命运的安排,把西安当成了西行的终点。对于沙漠,我始终充满好奇和幻想,虽无缘身临其境,但从唐人的边塞诗里,领略了许多塞外风光: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通过读诗,我了解历史。我认识到的雄汉盛唐,既非上天恩赐,也非偶然,而是老祖宗实力的体现,文化与制度的必然。中华民族,确切地说是汉民族,在那些时代,确实很争气。尽管封建帝制从一千年前就开始腐朽衰败,但毕竟辉煌过;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从宋代的顶峰开始滑落,但毕竟灿烂过。曾经手拿红宝书喊“毛主席万岁”,经受过中西文化撞击的震动和经济窘迫的挤压,同处在中国的拼爹的时代,我不避讳与洋人们比一比祖宗,炫耀汉唐的辉煌和灿烂。
我所喜欢的那些边塞诗,并没有直接涂抹雄汉盛唐的光华。它们虽然赞扬边关将士的豪情壮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但多数在描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表达出征将士的乡思和别愁离恨: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
和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在那些边塞诗里,我最喜欢是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从秦月汉关入笔,纸铺万里,意蓄千年,形成雄浑苍茫的意境。秦汉时的明月,悬挂在夜空;秦汉时的边关,矗立在眼前,让人自然联想到,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就开始在关塞内外与胡人发生战争。“万里长征人未还”,不只是当代,而是世世代代的共同悲剧;让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不只是汉代人们的希望,而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它跨越时空,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回味无穷,百读不厌。
唐人的边塞诗就说到这里,敬请诸位赏读今日的“边塞词”。
贺新郎·沙漠的梦恋
――依韵雪葵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半江红 2013.7.19
渺渺如沧海。
秃沙丘,绵延无际,玉门关外。
幻市蜃楼佳人立,脉脉含情等待。
挥梦笔,欣铺尺彩。
欲将那恩恩怨怨,凝聚成热烈和豪迈。
如呓语,有何碍?
有书无雁愁千载。
为斯人,沙场醉卧,御使出塞。
且面对黄沙滚滚,忘却它荣与败。
汗血马,千金难买。
投笔从戎何所去,做龙城飞将舒龙脉。
华夏梦,汉唐再。
注:本词涉及到的地理、历史、文化和传说在曹雪葵先生的“贺新郎”系列里都有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诗坛浏览,也可以点击下面的连接:
《塔克拉玛干沙漠》
《玉门关》
《楼兰美女》
《汗血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