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功勋本名相,无奈半生做奴才 (中华百相之六 萧何) 半江红 2013.2.1 战国时期的秦国设立了“汉中”郡;秦朝末年刘邦被封为“汉中王”,他的军队被称着“汉军”;楚汉相争,刘邦胜出,建立“汉”朝。汉朝子民为汉帝国的强盛而自豪,欣然接受“汉人”这一称呼。至此,古代的“华夏族”成为“汉族”。今天的中国人,仍然乐意被称着汉人。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辉煌的封建朝代,它的建立得力于三个人,张良、萧何和韩信,即史书上所称的“汉初三杰”。 张良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也深知刘邦的为人,所以在功成之后,淡泊名利,隐身而退,流芳百世。 韩信是千古难得的军事奇才,他在垓下十面埋伏,击溃西楚霸王项羽,奠定了建立汉王朝的基础。说起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可怜的是,他竟然不了解他的顶头上司和主子。“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是中国的帝王铁律,韩信因此被杀。现代的彭德怀和林彪未得善终,也缘于此。 在说萧何之前,请诸位先读一首评价他们三人的诗: “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 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一功。” (诗的前两句难懂,解释一下。张良被封留侯;赤松即仙人赤松子;紫芝翁即紫芝客,指四位为躲避秦朝动乱而隐居在终南山的贤士。张良辅汉功成,不贪高官厚禄,要追随仙人赤松子出游山水,远离世俗。虽如此,他还是帮助吕后请出紫芝客来为朝廷效力。) 汉朝建立后,刘邦给功臣们排名次,把萧何弄到了第一。当时众将不服气,后来的诗人们也认为不当。唐朝的李商隐直接了当地说萧何是“虚当第一功”;宋朝的王禹偁也曾拐弯抹角的问“汉家青史缘何事,却道萧何第一功。” 究竟萧何为什么能功居榜首,自然会有道理,我不想重拾他人牙慧。我想简单地说说刘邦与萧何的关系。刘邦不是咸阳书生,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所以“焚书坑儒”没影响到他,这有诗为证:“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为人狡诈,但有深远谋略,行事不择手段,生活上则好酒好色。萧何是个知识分子,但不在咸阳,没有犯“自由言论”的罪,所以没被坑埋。萧何识人知理,有远见卓识,行为中规中矩,生活上克勤克俭。两手都很硬的秦王朝很快短命而亡,刘邦和萧何都抓住机会追逐理想,一个称王称帝,一个谋福谋利。因为“逐梦”,这两个同乡有了合作关系。实际上在刘邦造反前,萧何做的官比刘邦大。刘邦被封汉王后,他们的关系是君王与臣子,但他们同心协力,与项羽争夺天下。当整个中国成了刘家的之后,萧何虽身为国相,靠“无为而治”的理念治理国家,但他们的关系却演变成主子和奴才。比较起来,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系与此类似。刘知道萧人才难得,但不理解为什么萧不自立山头,所以对萧自始至终都是将信将疑,亦用亦防;萧何则是处处谨慎,因善纳人言而多次化险为夷,虽寿终国相,却命如家奴。 君不见,楚汉相争卷沙尘,走狗良人聚成群。 功勋卓著拜国相,躬身为奴警后人: 未及芒砀斩白蛇,多送银子二百文。 月下疾蹄到寒溪,献计吕后血沾衣。 知人为用国与己,全无义气尽心机。 东陵瓜甜出言苦,私财佐军说祸福。 强购民田与民宅,放债收息求自污。 待下和,事上恭,未识山间竹与松。 徒跣入谢非有过,不治垣屋为避穷。 伴君伴虎最险恶,纵生奴骨亦从容。 相关作品(若有兴趣,敬请点击) 《两手都很硬,王朝却短命(中华百相之五 李斯)》 慧眼识货赚春秋 (中华百相之四 吕不韦) 苏秦的中国梦(中华百相之三) 中华百相之二(管仲) 中华百相之一(姜子牙) 七绝 说周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