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读《约伯记》的时候,也许会问,它是否有历史的根据,抑或是虚构的故事(fiction)?如果我们说这卷书含有历史内核的话;换句话说,这卷书是否有意识地记载了过去发生过的实际事件呢?如果有的话,那它具有何种程度的的历史准确性呢? 有几项因素会使我们说,《约伯记》扎根于历史事件之中,而并非纯粹虚构的小说(fiction)。一段经文的开头,对文体的辨认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决定接下来的文字的意义。《约伯记》的第一章的开头很像《士师记》第十七章和《撒母耳记(上)》的开头语:某地,某人,名叫某某,其怎样怎样,......;那些经文章节明显地是要向读者交代某个历史事件。其次,约伯此人除了本卷书以外,还被至少在其它三处经文所提到;其中二次在《以西结书》(十四14,20),约伯的名字与另外二位历史人物(挪亚,但以理)并列!再次,我们还可以说,此书作者既用了“约伯”的名字作书名之外,那么在绝大的程度上,就无法再用其它的办法来证明或者否定“约伯”此人的存在;譬如,利用考古学;然而,那是不可取的。 据此,我们可以说,此书必有历史意义。我们应该视约伯为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活在古时,曾受“大苦”。 也许我们可以说《约伯记》的文体是“智慧的辩论”,辩论的核心可以说就是在讲智慧的源头究竟出自何方。各人在辩论中,一方面表达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在驳斥别人的看法(譬如,有人也许会问,如果神容许无辜的人受苦,那祂怎么可能还是伟大公义的呢?)。 《约伯记》是独特的。就内容而言,它讲了“神义论”,申明了神在世上公义的作为。神颠覆了我们的思考,祂的答案超越了超越了人所能想到的,超越了人的知识范围。 许多人都说本书的中心是“智慧的问题”,因为书中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有智慧,可以辩倒或说服别人;然而,我们还可以发现,“谁更有(真有)智慧”这个问题也许更为优先/重要。我们随着无辜之人受苦的故事往前走,一直走到最后,上主在旋风中发声之后,这个问题才算尘埃落定。没有一个人可以自夸,没有一个人有资格竞争,唯独上主才是智慧的源头,而上主随祂自己的(荣耀)意愿将智慧赐下人间。 因此,人对上主(耶稣基督)最合适的回应,就是悔改和顺服。正如约伯所说(四十二5~6):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我们实在是不能效法当今许多人满不在乎地用“时代精神”来读圣经,从而削弱了对上主耶稣基督的敬畏,落入了当今人类想要“自主”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