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經常看到六七十年代上山下鄉知青召開隆重紀念會,重溫當年的豪邁情緒,似乎響應偉大領袖號召,插隊落戶農村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意義重大。 而對我來說,下鄉那段時期,是令我痛苦不堪的經歷,苦難深重的歲月…… 1966年,文革開始,我讀書的上海楊行中學也停課鬧革命,經常到鄉下宣傳毛澤東思想,對四類分子批鬥抄家,在學校寫大字報批鬥老師。由於文革,在中學讀了一年書就算畢業回鄉了。 1967年,我才17歲,就成為人民公社生產隊社員,父親由於大躍進失敗,國民經濟崩潰,59~62年困難時期從上海市區工廠被遣送下鄉勞動,讀七寶農校的哥哥與初中妹妹也因為學校癱瘓而回家。父親無奈哀嘆:也好也好,全家團聚,全家下鄉勞動光榮,少幾個吃閒飯的。 當年我所在的生產隊約30戶人家,沒有一家富裕的,家家都窮得一無所有,房子都是用稻草蓋的屋頂,門窗都破敗透風,門從來不鎖的,一則當時戶口管理非常嚴密,根本沒有外來流動人員,二則家裡實在沒什麼可拿的,我們有時送糧食柴草到社員家場地上,可以隨便開門入室,舀幾口水缸里的涼水喝,環顧四周,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床是兩條長凳子擱一張竹榻,用稻草鋪墊,一條髒兮兮的絨布毯子,很多鄉鄰家被子僅幾條破爛的棉絮,連被夾里被面子也買不起。外婆常私下裡嘆息:三十年代也比現在的日子好過~ 生產隊每戶都有一本“社員往來手冊”,幾月幾日分配稻穀一百斤,幾月幾日分配油菜籽十斤,到年底分紅總結帳。平時每月生產隊只預支社員小孩一元大人二元的,買些油鹽醬醋,一年四季,我家很少吃肉,一是買肉需憑票供應,二是沒有多餘錢買豬肉。我媽媽經常在下雨天,去河塘邊小溝里抓些癩蛤蟆小螃蟹,鹽水煮熟了給我們兄妹改善口味。 逢年過節的,母親去供銷社半夜排隊買肉,或者拿個破舊的籃子,放在肉鋪門口,算是排隊。母親由於人比較低矮,常常被洶湧如潮的人群淹沒,丟了籃子,什麼也沒有買到…… 辛辛苦苦幹活一年,到了年底,也沒有什麼指望,大部分人家透支,還欠生產隊錢款,那時生產隊男勞力每天出工記工分,出工一天大約記一個工分,每個工分到年底可以分配人民幣三毛錢,分紅當天,上面來的領導同志總要主持會議說上幾句:為了表示黨和組織領導的關懷,今天發給每一戶預支(借款)人民幣20元,希望牢記共產黨的恩情,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 然後大家開始憶苦思甜,有苦大仇深的老人訴苦,說舊社會如何如何吃不飽穿不暖,我們現在過着幸福的生活,不忘記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勞動人民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有時,老農民不知好歹,說這說哪的也稀里糊塗了,說最苦還是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真的是吃不飽肚子啊!這時幹部趕緊打斷:不要說了不要說了!反動透頂! 領導安排還讓我們社員吃米糠做的餅,稱作“糠塌餅”,十分粗糙,難以下咽,領導說為了不忘階級苦…… 記得三年災難時期,我家經常吃加了很多蘿蔔葉子的稀飯,沒有一滴油水,過一會就餓的咕咕叫……有時上學前,媽媽給我一張餅乾票,到供銷社小店買一小塊夾雜着粗糙谷糠的餅乾,湊合着當早飯,因為飢餓,從小得了胃病,經常痛得在床上翻滾…… 還在上學期間,家裡經常讓我放學後做些事情,媽媽出工前預先稱好一斤麵粉,說這是晚餐,我做好了麵疙瘩湯,盛好了5碗,總感覺爸爸媽媽的碗裡太少,將自己的一份分給爸爸媽媽的碗裡,等到晚上,總是假裝說已經吃過了……半夜了由於肚子餓,翻來覆去睡不着,媽媽悄悄地從米缸里拿出一塊餅乾,塞在我嘴裡,說我知道你沒有吃晚飯……媽媽禁不住哭了,我也哭了…… 父親原來在上海工廠擔任會計,工資也有六十多元,下鄉後,脾氣變得很壞,白天勞動累了,晚上就莫名其妙地拿我們出氣,有一次我正在做煤餅,突然父親從背後狠狠踢我一腳,身體撞在牆壁上…… 六八年國慶節,母親在煤球爐子上煮了一鍋湯圓,父親從外邊回來,一言不發,將湯圓踢翻,湯圓散落在煤灰中,我們都驚恐萬分……父親還經常毆打母親,完了唉聲嘆氣地喝悶酒……母親則哭訴到公社的婦聯辦公室……直到八十年代後,家裡的生活慢慢改善了,父親的脾氣開始好起來。 我的青少年時代是經常飢餓的營養不良的,比較安徽四川不計其數餓死的農民,上海農民還算幸運的,也有因為飢餓患病死亡的,我的小學同學左麗英母親,因為長時間吃難以消化的糠餅,大便拉不下來死亡,左麗英還寫了一篇紀念母親的作文,老師給全體同學朗讀,全班同學都哭了,老師也流淚了…… 1967年回到生產隊後,勞動是非常辛苦的,一年四季似乎沒有休息的日子,即使下雨天,正想睡個懶覺,隊長的哨子又都嘟地響了:到生產隊倉庫里分揀棉花,順便開會…… 生產隊社員成份最不好的是我隔壁鄰居蘇四英老媽,解放初期,教師出身的丈夫因為擔任過小鎮的保長職務而被判刑坐牢,雖然與判刑的丈夫離婚了,但蘇四英好像仍然屬於半個反革命家屬,差不多是四類分子吧,如果社員不出工,蘇四英必須去修路打掃衛生或者去養豬場監督勞動,表示懲罰……遇上開會,還必須作一番認罪,只許老老實實,不許亂說亂動!! 其他社員雖然說不是階級敵人,但比較階級敵人的待遇也好不了多少,在“以糧為綱”的政策下,生產隊種植一年兩季稻米,寒冷的早春,開始播種早稻,八月,赤日炎炎,收割早稻,搶種晚稻,稱作“雙搶”,雙搶期間真是勞累得苦不堪言!清晨兩點下地拔秧,蚊子咬螞蟥叮,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七點,家人送早飯,狼吞虎咽吃完後趕緊插秧,下午挑着一百多斤兩捆稻穀到生產隊打穀場,晚上在脫粒機旁一直幹活到深夜,稍微睡一會清晨兩點鐘又要出工了…… 火辣辣的太陽底下,我們在稻田裡清除稗草,雙腳泡在澆了糞水的冒着泡泡的毒水裡,很多人患上奇癢難忍的濕疹爛腳病。 小麥收穫後,賣糧也是苦差事,用勞動車將小麥送到公社糧庫,兩人扛一袋150斤的小麥,沿着30公分窄窄的木跳板,盤旋着爬到十幾米高,悶熱的屯糧頂上傾倒,跳板危危顫顫,十分驚險,稍不留神,高空跌下,小命難保…… 生產隊經常去吳淞屠宰場將豬糞運回鄉下,我挑着150斤以上的兩桶的豬糞,搖搖晃晃地走兩里路,將豬糞挑至停在吳淞蘊藻浜的船上,沉重的豬糞壓得我直不起腰來…… 冬天季節,經常有什麼戰天鬥地的偉大工程讓我們去勞役,有一年離家十幾里路,去挖從蘇州河到長江的污水管道,每天挑着百多斤沉重的泥塊,踏着45度的斜坡,一步一步艱難地往上爬,盼望着夕陽西下,早點收工,晚上睡在濕漉漉的僅用稻草鋪墊的泥地上。 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我被派遣運輸餵豬的豆漿水渣,一個人拉着勞動車,從楊行到吳淞水產路的軍隊營房內,裝滿了三木桶的豆漿水渣,約600斤,走回楊行生產隊,來回約二十多里路,我穿一雙廉價的塑料鞋,費力地行走在漫長的煤渣路上,經過幾座橋梁時候,勢單力薄,無法上橋,總停在橋堍下等候,看到有人經過,便“爺叔!爺叔幫幫忙!’乞求幫助推一把…… 有時候生產隊安排男勞力全部去上海市區徐家匯附近的日暉港運輸豆渣,每個人自行車上掛兩個大木桶,裝滿了約350斤的豆渣,來回騎行一百多里路,我第一次裝滿了往回騎,一路上車把禁不住搖搖晃晃,不知道怎樣,竟然回到了楊行,經過大八寺,停下來休息,在一家簡陋的“工農飯店”吃飯,半斤粗糙霉變的秈米飯,點一個最便宜的8分錢的黃豆油渣湯,黃豆大多蛀了的,蟲子在水面上漂浮着,榨幹了的油渣苦澀難吃…… 由於運輸豆漿渣長時間負重,勞累過度,腰背肌肉嚴重損傷,我每天晚上酸疼不已,遇到陰雨天,更是徹夜叫喚,難以入眠,五十年來,傷痛一直嚴重折磨着我的身心,半夜常常尋思着了結自己的生命,早早結束痛苦…… 文革期間,我曾經擔任生產隊倉庫保管員,有一次將劇毒農藥集中在一個木箱裡,並在上面的牆壁上用紅漆畫了個骷髏,並書寫了“劇毒”字樣,過了幾天,生產隊的飯店阿三帶領公安人員到倉庫,檢舉我在毛澤東畫像及語錄下畫了骷髏,並書寫“反動標語”,公安人員立即將我拘留。 由於我的人緣好,生產隊政治指導員陸忠民將我保釋出獄,在群眾大會上低頭認罪才沒有繼續遭罪。一直到八十年代,我在寶山區的機關工作,有一天領導讓我單獨到他辦公室,拿出一個檔案袋,抽出幾張紙片,其中一份是我當年親筆書寫的“我的認罪書”,檔案里的文字表明我是現行反革命嫌疑犯,認罪較好,從寬處理,入黨入團從軍須謹慎考慮。領導同志溫和地對我說:根據現行政策,檔案中一切不實之辭必須予以銷毀,然後當面將我的這些檔案燒毀。領導還說:你要感謝黨和組織的關懷,給你落實政策。 我的天哪!意想不到這些要命的檔案竟然跟隨我二十年,什麼政策!先對我迫害,完了又要我感恩戴德……這天,我渾身顫抖地走出了領導的辦公室。 文革中、我苦悶痛苦,心情壓抑,經常想怎麼樣擺脫困境,逃離苦難,曾經計劃到廣東偷渡香港,苦於不熟悉地形人事,不敢貿然行動…… 有一天,上面通知說今天全體社員集中到公路旁,觀看槍斃反革命前的全市遊街示眾,在路旁等了很久,只見十幾輛卡車上五花大綁的所謂反革命分子,夾在全副武裝軍人的中間,胸前掛着反革命XXX的牌子,軍人緊緊抓着犯人的頭髮,犯人的臉是痛苦、蒼白、可怖的,卡車上高音喇叭狂呼口號:打倒現行反革命XXX!保衛文化大革命!記得那一天陰雨綿綿,也是令人心寒恐懼的一天。 楊行附近有不少下鄉的知青的遭遇是很悲慘的,支左軍人看上了我生產隊的一位女知青,軍人被舉報,開除軍籍,押送回家,知青遭受非議與打擊,以致精神崩潰變瘋了。其實,也僅僅是軍人看上了知青,兩人根本沒有戀愛關係。即使戀愛,又有何罪? 楊行錢灣大隊一位女知青由於各種原因,身上澆了柴油,點火自焚身亡。我親眼目睹拉着青春少女屍體的車輛,從我身邊緩緩而過…… 胡莊大隊有位女知青,與大隊幹部相好懷孕,大隊幹部有家眷,想逃避責任,讓懷孕知青嫁禍於人,說是與村裡的地主的兒子有關,結果地主兒子憤怒地將女知青砍死,將幹部砍傷,自己被判死刑。 上山下鄉運動完全是一場災難,荒廢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年華,剝奪了他們接受教育的權利, 更有無數的知青死於非命,或身心受到極大的損害…… 現在居然還有人稱道那個時代,說上山下鄉意義重大,鍛煉了青年,培養了國家的棟梁,經歷並了解這段荒謬、悲慘、苦難歷史的人們,還能說什麼呢?! (上海 張治凡 2017年4月5日 清明節隨筆) 【原文出處:http://www.aisixiang.com/data/103997.html;謹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