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的诗,都是具有双重意义的。一般人很喜欢那些,因为看似都是坎坎深情,特别契合欲界有情的追求。情不重不生娑婆,对吧。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就是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梵文 saha,就是堪忍 --堪忍什么?一切的苦难。只要有了生命,就能忍受丢掉一只眼睛甚至2只眼睛,丢掉手,足,身体的任意不危及生命的部分。我们是堪忍的众生,忍受失去亲友的痛苦,失去自由的痛苦,失去各种珍贵的东西的痛苦,忍受贫穷,低贱,嘲弄,暴力。。。。只要能活命。(自杀的那些人不堪忍。。。总是有异数) 活命,就是为了不死。只要不死,我们付出种种代价。可是,死,总是会来的。不管你是谁,教皇也好,总统也好,王子公主,漂亮的丑陋的,男人女人,终究逃不脱死亡一途。所以,你看,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生死事大,因为不仅仅是死亡无法避免,而是,死亡是新的“生”的开始。生了又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只是轮回而已。无限的轮回,无限的生和死。这样一看,生死也不是生命大事了么,反正死了之后还会生,就期待下一个新生呗! 没有那么简单!凡夫生死背后的驱动力是业力。你无法掌控。一旦某个恶业善业作成,剩下的你就是被迫去接受快乐的或者痛苦的旅途。没有选择。业力的可怕就在这里,你丝毫做不得主。生在畜生道就是茫然无智,生在饿鬼到就是根本找不到吃喝,恒时被饥火逼迫,生在地狱道,就不用我多说了。生在人道算是好的,起码智力还行,基本上也能找到吃喝,也不一定总是受苦。生在天道更好一些,不用堪忍许多人道的苦难。但是天道并非出离轮回。天道的福报享受完了之后,接下来恶业种子成熟,还会掉落下三道。 所以,生死事大!出离生死,事情更大!小乘佛教出离生死就是无余涅槃,证悟人无我,出离三界,不再轮回。那并非不再存在。阿罗汉的存在方式,我们凡夫人无法以心识了知,不是我们的境界。大乘佛教最初的成就是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登地成为菩萨。一地菩萨即可以以其愿力而游戏生死,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叫做:生死自在。 菩萨生死自在,并非因为这个娑婆世界有多好所以他们不想离开。他们不离开,是因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想离开,他们的愿力就是要度化我们。以大悲不住涅槃,以智慧不住轮回。他们是一只脚踏进了涅槃,一只脚还留在这边度众。这就是菩萨的悲智双运。菩萨从一地证到十地,尚需要不断积累资粮,断除微细执著,才可以最后证得十全十美的佛地。 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为什么啊?生命只是一个客栈,一个生命到下一个,我们住过无数的客栈。不幸的是,这一段一段的生命旅途中,我们没有前世的记忆,也没有后世的觉知。我们只认目前这一世。我们高高兴兴地把客栈当成了自己永久的家。我们因此生出来很多很多的不舍和执著。我们执著爱,执著亲情,执著恨,执著世间地一切。丝毫不明白,这一切终究都是不由分说地会离你而去。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你必须抛弃这一切,因为你生命的下一个阶段,下一世,并不允许你带着任何行李去旅行。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有一个你不需要携带的东西,它却总也不会离开你--你的善恶业力。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这一世积累一点功德,和善的语言,善意的行为,都将是你来世的资粮。你现在获得了人身,获得了受用资具,也是你前世善业力的兑现而已。你地位高,不必在意,是你前世的善业所致;你没钱,也不必在意,你前世布施不足。如此而已。 善恶业是如何流转的呢?它不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它存在于每个人的阿赖耶识。人死后前七识,眼耳鼻舌身意和末那识,全部会灭掉。只有阿赖耶识不灭,会流转到下一世,并且被业力驱使得到一个新的身体。从此新的意识会产生(不是人道的话不一定有全部的8识)。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生死,都是闲事。也正因如此,了脱生死,免受种种业力导致的痛苦,才是每个人应该明了的目的。你或许会说,自己没有痛苦,都是快乐。我老实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你每天都在走向死亡,你也许因为无知而不会感到死亡的痛苦。但是你的下一世会飘向哪里,你知道吗?你根本不知道。这就是无知。对无知,你会不会感到痛苦?我会。如果你不痛苦,那么,你一定是无知。如果你了解轮回的无义,你一定会寻求智慧,寻求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