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當知止觀雙運理,以此摧毀諸煩惱, 真實超越四無色,修習禪定佛子行。 了知具有於善法所緣境中心一緣安住的寂止法 相和證悟空性的勝觀之理而根除輪迴的根本無明等所有煩惱後,我們應真正超越諸如以寂止為主的四無色世間定,而修持具足滅盡有邊的勝觀與滅盡寂邊的大悲等殊勝助伴的禪定等。如是修學三禪定所攝的等持,就是一切佛子修學靜慮度的行為。 30. 若無智慧以五度,不得圓滿菩提果,故以方便三輪空,修持智慧佛子行。 如果沒有以導盲者般證悟空性的智慧攝持,那麼僅僅依靠盲人般前五度的群體修法,無法獲得圓滿菩提,也無法抵達遍知佛果的城市。所以,大悲與菩提心等的廣大方便分,加上修持不分別所修、修者、修法的三輪體空智慧,才是證得佛果必不可少之因。為此,修持證悟具足方便分的空性智慧等三慧,是一切佛子修學智慧波羅蜜多的行為。 31. 若未觀察自錯誤,以法形相行非法,是故恆時審自己,斷除過患佛子行。 入於大乘的修行人,如果沒有經常反覆觀察自己的錯誤或過失,那麼不但不具備智慧、賢良等任何功德,而且縱然自己身上有須彌山般的過失也發現不了。對於自以為是修行人,其他大多數人也着眼於外表而憑感覺認為這是一位修行人,但實際上,他只不過是非修行人偽裝成修行人的形象,並熱衷於今生的伏怨護親等非法之事,根本不觀察自我的過失,其罪業相當嚴重。因此,恆時詳察細審自己三門的過失而予以斷除,這就是一切佛子認清自過而斷除的行為。 32. 以惑談他菩薩過,則將毀壞自功德,故於大乘諸士夫,不說過失佛子行。 已入大乘的行人,如果以總的煩惱、尤其是在嫉妒的驅使下,觀察其他佛子的行為而談論過失,由此自己會染上墮罪而退失大乘道。因此,對於總的一切有情、尤其是曾經入於大小乘的修行人,就連他們的細微過失也不能說,要慎護語言,這就是一切菩薩不觀、不談他過的行為。 33.為求利養相互爭,失壞聞思修事業,故於親友施主眾,根除貪執佛子行。 由於對恭敬供養自己的親朋好友與施主非常貪戀,導致入於大乘的補特伽羅相互之間,為了利養恭敬等發生爭論,失毀了聞思修行等正法的事業。因此,斷除對親友與施主諸在家眾的貪執,是一切佛子斷除利養恭敬根源的行為。 34. 惡言刺傷他人心,亦失菩薩品行故,莫說他人不悅詞,杜絕粗語佛子行。 如果不觀察自己的口業而說出極度粗魯之語,將會擾亂他人的心,如果一切佛子說粗語,那麼必然失毀溫和適度、稱人心意等善妙行為,因此,口出粗語的罪業嚴重。為此,當與他人交談時,經過一番觀察而斷除令對方不稱心的粗語,這就是一切菩薩杜絕刺耳語言的行為。 35. 煩惱串習難對治,念知士持對治劍,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剷除佛子行。 對於屢屢產生的貪心等一切煩惱,如果不依對治而任其生起,逐漸串習,後來依對治也極難斷除。因此,具備不忘失取捨的正念、觀察三門狀態的正知之士,持執鋒利威力的對治兵器,一旦貪等煩惱最初趨向生或已經生起時,便立即摧破、斷除,這就是一切菩薩對治煩惱的行為。 36.總之一切威儀中,觀心處於何狀態,相續具足正知念,成辦他利佛子行。 總結前面所說的一切佛子所有行為次第意義的要點:無論在何處,是四種威儀的哪一種,都要反覆觀察自心處於善、不善何種狀態,恆時不失正念、正知,以利他的殊勝意樂,成辦其他眾生之事,這就是一切佛子成辦二利所有行為的根本要點,極為關鍵。 37. 如是勤修諸善根,為除無邊眾生苦,皆以三輪清淨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在充滿歡喜的心情中,以大精進主要修行前面所說的一切佛子之行為的善法,將自他三時積累的所有善法,為了遣除眾生的痛苦,以清淨所回向、能回向、回向方式三輪實執的垢染、證悟無實的智慧攝持,為利他進行回向,以此成為圓滿菩提之因,這就是一切佛子不虛耗善資而令其愈加增上的善巧方便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