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当知止观双运理,以此摧毁诸烦恼, 真实超越四无色,修习禅定佛子行。 了知具有于善法所缘境中心一缘安住的寂止法 相和证悟空性的胜观之理而根除轮回的根本无明等所有烦恼后,我们应真正超越诸如以寂止为主的四无色世间定,而修持具足灭尽有边的胜观与灭尽寂边的大悲等殊胜助伴的禅定等。如是修学三禅定所摄的等持,就是一切佛子修学静虑度的行为。 30. 若无智慧以五度,不得圆满菩提果,故以方便三轮空,修持智慧佛子行。 如果没有以导盲者般证悟空性的智慧摄持,那么仅仅依靠盲人般前五度的群体修法,无法获得圆满菩提,也无法抵达遍知佛果的城市。所以,大悲与菩提心等的广大方便分,加上修持不分别所修、修者、修法的三轮体空智慧,才是证得佛果必不可少之因。为此,修持证悟具足方便分的空性智慧等三慧,是一切佛子修学智慧波罗蜜多的行为。 31. 若未观察自错误,以法形相行非法,是故恒时审自己,断除过患佛子行。 入于大乘的修行人,如果没有经常反复观察自己的错误或过失,那么不但不具备智慧、贤良等任何功德,而且纵然自己身上有须弥山般的过失也发现不了。对于自以为是修行人,其他大多数人也着眼于外表而凭感觉认为这是一位修行人,但实际上,他只不过是非修行人伪装成修行人的形象,并热衷于今生的伏怨护亲等非法之事,根本不观察自我的过失,其罪业相当严重。因此,恒时详察细审自己三门的过失而予以断除,这就是一切佛子认清自过而断除的行为。 32. 以惑谈他菩萨过,则将毁坏自功德,故于大乘诸士夫,不说过失佛子行。 已入大乘的行人,如果以总的烦恼、尤其是在嫉妒的驱使下,观察其他佛子的行为而谈论过失,由此自己会染上堕罪而退失大乘道。因此,对于总的一切有情、尤其是曾经入于大小乘的修行人,就连他们的细微过失也不能说,要慎护语言,这就是一切菩萨不观、不谈他过的行为。 33.为求利养相互争,失坏闻思修事业,故于亲友施主众,根除贪执佛子行。 由于对恭敬供养自己的亲朋好友与施主非常贪恋,导致入于大乘的补特伽罗相互之间,为了利养恭敬等发生争论,失毁了闻思修行等正法的事业。因此,断除对亲友与施主诸在家众的贪执,是一切佛子断除利养恭敬根源的行为。 34. 恶言刺伤他人心,亦失菩萨品行故,莫说他人不悦词,杜绝粗语佛子行。 如果不观察自己的口业而说出极度粗鲁之语,将会扰乱他人的心,如果一切佛子说粗语,那么必然失毁温和适度、称人心意等善妙行为,因此,口出粗语的罪业严重。为此,当与他人交谈时,经过一番观察而断除令对方不称心的粗语,这就是一切菩萨杜绝刺耳语言的行为。 35. 烦恼串习难对治,念知士持对治剑,贪等烦恼初生时,立即铲除佛子行。 对于屡屡产生的贪心等一切烦恼,如果不依对治而任其生起,逐渐串习,后来依对治也极难断除。因此,具备不忘失取舍的正念、观察三门状态的正知之士,持执锋利威力的对治兵器,一旦贪等烦恼最初趋向生或已经生起时,便立即摧破、断除,这就是一切菩萨对治烦恼的行为。 36.总之一切威仪中,观心处于何状态,相续具足正知念,成办他利佛子行。 总结前面所说的一切佛子所有行为次第意义的要点:无论在何处,是四种威仪的哪一种,都要反复观察自心处于善、不善何种状态,恒时不失正念、正知,以利他的殊胜意乐,成办其他众生之事,这就是一切佛子成办二利所有行为的根本要点,极为关键。 37. 如是勤修诸善根,为除无边众生苦,皆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在充满欢喜的心情中,以大精进主要修行前面所说的一切佛子之行为的善法,将自他三时积累的所有善法,为了遣除众生的痛苦,以清净所回向、能回向、回向方式三轮实执的垢染、证悟无实的智慧摄持,为利他进行回向,以此成为圆满菩提之因,这就是一切佛子不虚耗善资而令其愈加增上的善巧方便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