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原标题《林彪:毛主席意见受不到尊重,事情就要出毛病》
“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是他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反之,他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干扰,事情就要出毛病”。——节选于1962年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讲话内容 林帅讲得很精辟,也很实在。 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在不断证明林帅这个论断的正确性。例子有很多,只举两个典型例子——研制原子弹和搞人民公社。 我们先来讲原子弹研制。 1956年,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讲道:“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8年中央正式立项研制原子弹。 1959年苏联专家撤退,我国自行独立研制原子弹。 1961年原子弹研制进入关键期,国内经济陷入困境,遭受重大挑战。 此时,党内高层对原子弹“上马还是下马”进行激烈讨论。 刘少奇、邓小平等高级干部主张,当前国家经济困难,原子弹研制非常烧钱,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不大,建议先暂缓研制,等咱们经济好转了,重新开展研制也不迟。 周恩来、林彪、陈毅、聂荣臻、贺龙、叶剑英、张爱萍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主张继续搞下去,研制原子弹不能半途而废。 张爱萍将军说:“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棒。” 陈毅元帅说:“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林彪:“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原子弹烧响。” 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原子弹是继续搞下去还是暂缓研制?是上马还是下马?最后由毛主席裁夺。 当核心团队产生重大分歧时,领袖的洞察力、预判力和决断力非常重要,短期看只是决定一件大事的始终成败,长期看可能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毛主席观点鲜明,态度坚定地说:“勒紧裤腰带,原子弹一定要搞下去”! 根据毛主席卫士回忆,国家困难时期,为了研制原子弹,毛主席连最爱的红烧肉都不舍得吃,每顿饭都是素菜,由于长期不吃肉,身体缺乏营养,导致浮肿。 在毛主席坚定支持下,原子弹研制工作得以继续开展。 为了坚定科研工作者的信心,毛主席指定让周总理牵头负责,出任原子弹研制工作小组组长。 有了定海神针,科学家们才得以安心研究。 工作组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成功引爆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了全世界。 如果按照刘邓的暂缓方案,把研制原子弹的经费省下支援经济建设,那么原子弹研制工作就会立马搁浅,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还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研制成功。 运10大飞机下马,就是最好的诠释。 如果不是毛主席力挺搞原子弹,那么聂荣臻等人就顶不住党内的巨大压力,原子弹研制项目就会在当年下马,新中国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恢复大国地位,更谈不上受人尊重。 在毛主席坚定支持下,在周总理和聂荣臻等人协调下,在广大科学家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按预期成功爆炸。 没几年,又成功研制了氢弹、东风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大幅提高了我国地缘政治安全,为新中国尖端科技翻开崭新的一页。 正如林帅在“七千人大会”上所言:“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是他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 再比如红军长征。 长征前期,毛主席的意见不受尊重,红军损失惨重,差点被老蒋包了饺子。 长征中后期,毛主席的意见开始受尊重,工作意见不受博古、李德等人干扰时,红军才逐步跳出老蒋的天罗地网,才有飞龙升天。 林帅的话,不只是代表自己,也说出了军事干部的心声,顺便也道出了史实。 再来说说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发展史,就像长江黄河一样,有曲折、有迂回、有直线,总趋势是波浪式地向前发展。 人民公社,孕育于大跃进时期。 在毛主席看来,人民公社是从高级社(高级农业合作社)转型过来的,人民群众基础不错,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可惜,事与愿违,事情并没有毛主席想象中的顺利。 人民公社,当年就遭受“一平二调”、“四高五风”以及自然灾害等多重打击,部分农村闹出大饥荒。 之所以会发生这些事情,一是因为广大干部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经验,出现蛮干的现象;二是因为毛主席的意见没有受到重视,很多正确意见都被过滤了。 毛主席一看,人民公社过“左”了,同自己理想中的人民公社,完全不是一回事。 为了纠偏纠“左”,为了优化调整,为了搞好人民公社,毛主席决定自己亲自抓一抓人民公社,于是乘专列到地方去搞调查研究。 毛主席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不可能每个乡镇、每个村庄都跑,只能去到一个省市,召集地方各级干部开会,通过会议的方式来调查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毛主席从北京出发,沿路经过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一路开了不少重要会议。 “第一次郑州会议”、“八届六中全会(武昌会议)”、“第二次郑州会议”、“八届七中全会(上海会议)”、“广州会议”、“华东六省一市第一书记会议”等。 会议期间,毛主席每到一个省市,都会同地方各级干部详细交谈,调研询问当地农业、工业发展情况,其中重点调查了当地人民公社,看看还有多少“一平二调”和“四高五风”情况。 毛主席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把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的省市都走了一遍,对大部分人民公社都摸了个底,掌握了人民公社的本质问题,也找到了优化和整顿方案。 毛主席治国,犹如名老中医治病,诊断辨证,对症下药。 这个处方不简单,整整有60味药,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农业六十条”,又名“农村六十条”,为后续人民公社走向稳健打下基础。 其中,有两点内容很关键,一是,“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二是,“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 生产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社员可以搞副业,多劳多得,旗帜鲜明地反对平均主义,即反对吃“大锅饭”。 在毛主席的努力与推动下,“农业60条”得到高效落实与贯彻,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人民公社也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全国各地农村再一次恢复了蓬勃生机。 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人民公社走上正轨之后,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隐形收益。 一个是乡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另一个是社队企业的蓬勃发展。 教育是上层建筑,要有经济基础,才能有长足发展。当年乡村教育的进步,完全受益于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发展与支撑。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49-1985年》统计显示:1959年,全国小学学校数量为737445所,在校小学生为9117.9万人;全国普通初中学校数量为20835所,在校初中生为774.30万人,在校高中生为143.57万人。 到了1976年,全国小学学校为1044174所,在校学生为15005.5万人,多个省市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80%以上。 全国普通初中学校数量为192152所,在校学生数为5836.58万人,其中初中生4352.94万,高中生1483.64万人。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1963年至1976年间全国基础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这里面教育增量部分,大部分是来自乡村基础教育的贡献。在人民公社的加持下,全国80%以上的乡村都有了自己学校,构建了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基础教育体系。 全国乡村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侧面佐证人民公社经过毛主席调整优化之后,逐渐进入发展佳境,农村经济集体有了长足发展。 另一件事就是社队企业蓬勃发展。 到了70年代,人民公社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富盈起来,出现农民吃饱没事做的情况。 有些省市的人民公社,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底子打得比较好,具备了发展地方工业的客观条件,于是毛主席又适时鼓励人民公社大力发展社队企业。 此举,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又大力促进了乡村工业发展,大幅缩减了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平衡发展。 1965年后,部分富庶地区的人民公社,生产队内部有了一定的积累,加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溢出,促使部分公社开始创办企业(“小五金”加工厂),来提高公社和社员收入。 据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社队企业调查组统计显示:1975年全国90%的公社和60%大队都有自己的企业,总计818000多家,产值215余亿元。 以河南省巩义市回郭公社为例,1976年回郭公社社队企业达83个,职工人数达4843人,工业总产值2060万元,成为全国各地人民公社发展社队企业的标杆。 毛主席仙逝之后,华主席继承了伟人衣钵,沿袭了人民公社的发展路径,全国各地农村一片欣欣向荣,处处充满生机朝力,此时的中国城乡处于均衡发展的良性状态。 到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大约有152.4万家社队企业,总产值为493亿元,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7%,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8.5%。 这些社队企业,都是后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乡村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与社队企业的蓬勃发展,都能佐证人民公社的历史功绩,尤其是经过毛主席优化之后的人民公社,让农村各项事业进入了快车道,开始为农民提供隐性的社会公共福利。 1984年,人民公社解体了。 原则上,保留了人民公社的经济组织,但实际上随着“包田上户”政策推进而瓦解,全国55600多个人民公社,只有极少部分得以幸存。 对于广袤而贫困的农村而言,“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瞬间从云端坠落到泥淖,重蹈贫富分化的历史轨迹。 人民公社的发展史,让人想起林帅在七千人大会上的精辟发言: “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是他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反之,他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干扰,事情就要出毛病。” 在时光的侵袭下,这段讲话,越发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