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慕容青草的博客
  哲学与信仰
我的名片
慕容青草
来自: ny
注册日期: 2007-08-15
访问总量: 1,861,28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拆房
如何锁定人类科学
20世纪物理学
复杂情势下之最佳优先考虑
成功与别人的帮助
对抗真理的结果
旧房子的哲学
拔枯树
站与踩
哲学是公开的密码
普朗克论科学真理之传播
黑格尔论学习的过程
黑格尔论逻辑
自勉
欢迎交流
最新发布
· 警惕过度的想象
· 当相对论不需要相对的时候。。。
· 社会资源与人力正向匹配指数
· 请网管帮助恢复失踪的文章
· 黎明前的黑暗。。。。
· 中学教育之重要
· 新一波赛事还是奇异点?
友好链接
· 马甲:马甲的博客
分类目录
【神学】
· 灵战没有民主之说
· 我的Windows被重装了?
· 2023-5-23 晨读经
· 领悟圣经的新亮点
· 小行星带---悬在地球之上的达摩
· Milvian桥战役---基督教在罗马兴
· 牧师的用功
· 平行世界理论引发的神学思考
【笑一笑】
· 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专哲发言的趣
· 笑一笑
· 金发女郎的笑话
【信仰】
· 莫非因为这点而真被锁定了?
· 灵战没有民主之说
· 我的Windows被重装了?
· 2023-5-23 晨读经
· 铁杆相对论者之动摇。。。。
· 机会欲望之陷阱
· 领悟圣经的新亮点
· 为什么牧师的信仰常常比不上很多
· 如何制作UFO?(How to build a
· 上帝是真理
【其它】
· 请网管帮助恢复失踪的文章
· 给Elon Musk提一个建议
· 看来确实小题大做了
· 链接
· 文脸斗魔记
· 链接
· 有关空气燃烧认知作战的又一次破
· A Coming Worse Pollution?
· 氮气燃烧?
· 一段侦探剧般的经历
【心理学】
· 诡辩与洗脑
· 破罐子破摔---心理震撼症候群?
· 中国已造出飞碟?
· 人类果真被集体催眠了?
· 懒惰,骄傲的懒惰,以及无知
· 梦之语言
· 梦之逻辑
· 禁忌与脾气
· 人生中的次坏游戏
· 两种不同的放下---信仰篇
【哲学】
· 警惕过度的想象
· 当相对论不需要相对的时候。。。
· 社会资源与人力正向匹配指数
· 黎明前的黑暗。。。。
· 中学教育之重要
· 新一波赛事还是奇异点?
· 无穷大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数值
· 读书之难 名师现象 隔代授义
· 这个网军真叫牛
· 网络时代的未来人之幻象
【中国文化】
· Alcubierre和罗贯中---瞻前还是
· State --- 中华文化中缺少的一个
· 解译《道德经》需要理性分析
·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
· 鲁迅之错
· 《道德经》与清静无为
· Tao Te Ching--The most misunde
· 聊聊贸易战
· 中国会改变颜色吗?
· 中国史与汉史
存档目录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5/01/2009 - 05/31/2009
02/01/2009 - 02/28/2009
01/01/2009 - 01/31/2009
12/01/2008 - 12/31/2008
11/01/2008 - 11/30/2008
10/01/2008 - 10/31/2008
09/01/2008 - 09/30/2008
08/01/2008 - 08/31/2008
07/01/2008 - 07/31/2008
06/01/2008 - 06/30/2008
05/01/2008 - 05/31/2008
04/01/2008 - 04/30/2008
03/01/2008 - 03/31/2008
02/01/2008 - 02/29/2008
01/01/2008 - 01/31/2008
11/01/2007 - 11/30/2007
10/01/2007 - 10/31/2007
09/01/2007 - 09/30/2007
08/01/2007 - 08/31/2007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解密《道德经》第一章---老子的真理观
   

今天世界上大家对《道德经》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道德经》的第一章了,多年前我去Time杂志面试的时候,面试我的一位白人居然在白板上写出“道可道非常道”问我是什么意思。遗憾的是,《道德经》的第一章也恰恰是过去2500年里《道德经》中被解读得最差的章之一。

今天在网上你可以看到有些《道德经》权威人士在 那里讲这样的一个说法:传统上将“道可道,非常道”所在的 那一章作为《道德经》的第一章是不对的,应该将过去一直认为是《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到第八十一章(即所谓的德经)放在过去一直认为是《道德经》的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即所谓的道经)之前。理由是什么呢?他们的理由是在马王堆出土《道德经》的时候是德经放在道经的上面的。我看了这种所谓的权威的意见后简直是啼笑皆非,这说明他们根本没有读懂《道德经》的第一章,如果他们读懂了,他们就不会认为第一章应该摆在第八十一章的后面了。关于这一点在本文后面还将进一步讨论。

今天市面上不同版本的《道德经》的第一章基本上只有句读的不同而没有什么文字上的差异。我这里采用的句读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句读,其全章内容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是老子的真理观的集中表述,也是老子的相对主义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其思维方式之独特不但在中国过去2500来年的传统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在西方也是两千多年之后,当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兴起时,才有类似的思维作为后现代的文化特色之一逐渐被人们接受。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下面用原文与解读进行逐句对比的形式来向大家介绍我对《道德经》第一章的解读。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解读:

可以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道本身。

原文:

名可名,非常名。

解读:

(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呢?因为所有的说出来的道都取决于语言,而语言的基本元素就是名字:名词是不同物的名字,动词是动作的名字,形容词是状态程度的名字等,而)所有的人们可以说得出的名字都不是永恒的名字。

原文: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解读:

(为什么“名可名,非常名”呢?因为所有的名字都是人给起的,在人们没有起名字之前,世界上原本没有名字。换句话说,就是)在有了天地而没有人类文明的时候,一切都是没有名字的,而我们认识万物都是从给他们一一起名开始的。(当然,既然名字是人们给起的,人们也就可以更改名字,而且不同的人还可以给同一对象起不同的名字。所以,“名可名,非常名”不但是指任何名字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是有起始的,而且指任何名字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版本。近一步引申,别可得出所有的语言的含义都可能处在不断的发展进化之中。)

原文:

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读:

(那么人们是如何来给万物起名的呢?对万物中的每一样,人们都是先感觉到没有名字的物的存在,然后再给那个物起名,一旦给一个物起了名,人们就不但可以认清那个物的细节特征,而且可以找出人们这个物的认识的局限来。这里要注意几点:首先这里的“徼”是边界或局限的意思;这里的“万物”并非只是今天的物理学所研究的称得出重量的万物,而是包括象文字,家庭,国家,武术等等一切人们能够意识到的天地间的客观存在。把这里的解释换句话说,就是)对于没有名字的一切(即常无),我们通过对那一切所发生的效用(光,热,味等的效用或抽象的社会逻辑效用等)的感觉来意识到那一切的存在;只有当给那些存在起了名字之后,人们才能更好地认识那些存在的细节以及人们对它们的语言描述的局限(徼)

原文: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解读:

不管是无名时人们感觉到的,还是人们通过名字认识到的,都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特性的了解,区别只是有无名而已,而这些客观存在的特性都可被称之为“玄”。

原文: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读:

(既然道可道,非常道,而名可名,非常名,而且只要人们给出了对一个物的描述,人们就可以找出那个描述的局限性也就是不足之处,即“常有,欲以观其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认识万物呢?答案是我们只有不断地从对未知的感觉中,即从“常无”的“妙”中,和对已知的不足之处的认识中,即对“常有”的“徼”认识中,来不断地了解万物的特性。也就是说)认识了一个玄之后,再认识下一个玄,这才是认识天地间的一切奥妙的途径(门)

。。。。。。

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在2500年之前,老子就有一种非常明确的观念,就是语言是人们思维和认识客观的基本工具。而这个世界的世俗文化是在结构主义产生以后的后现代才开始慢慢认识到人们的思维对语言的依赖(当然,《创世纪》对人类文明的介绍也是从亚当给万物起名字开始的,不过作为一本解释灵与世的奥秘的书,《创世纪》与《道德经》的层次和侧重点显然不同。而且《创世纪》中的很多深意并未被今天的人们认识到)。我在中国大陆的大学上政治课(那时的哲学和社会发展史都属于政治课的内容)的时候,老师还在讲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而没有指出人们的思维是受到语言的制约的。

而老子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真理观也是被中国历代的先哲们忽略了2500来年。西方世界也是在解构主义产生后的后现代时期才开始认识到任何知识一旦产生以后就可以通过对它的局限的了解来进行解构,因此学习掌握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认识这个知识的局限性。

虽然在真理观上西方世界是在后现代才开始得到类似于“常有欲以观其徼” 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明确的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但在实践上,长期以来,辩论式的西方文明就一直具有由某些人先提出明确的论点,然后再被别人推翻而产生新的论点的那种“常有欲以观其徼” 和“玄之又玄”的特点;而中国在最近的几十年之前的千百年里却没有能够在实践上走老子所说的“常有欲以观其徼” 和“玄之又玄”的道路。可见老子在《道德经》第70章所感叹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既不是象后人们所误解的那样是在说他自己“深藏不露”,也不是在无病呻吟。

老子之所以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中讲述自己的真理观的用心是很显然的,他是在告诉后人应该如何来读他写的这本《道德经》,告诉大家在读《道德经》的时候不要死抠字眼,这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老子也在第一章中向大家表明了他为什么要用5000字来向大家介绍“道”的特点,而不是给出一个简单的关于什么是“道”的定义的原因。

而老子的《道德经》的第八十一章则是对整本《道德经》的总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里老子一方面告诉大家他写的这本《道德经》既不是在花言巧语地哄骗人,也不是在进行无礼的狡辩,更没有试图表示他自己无所不知,而只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了大家(即“圣人不积”)这是因为他认为帮别人越多给别人越多自己就越有收获(即“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另一方面也在这一章中为整本《道德经》中的无为的思想作了总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所以说,《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明显地是为整本《道德经》的写作做一个总结。

可见,那些《道德经》的所谓权威专家们如果读懂了《道德经》的第一章和第八十一章就根本不会因为在马王堆里出土的《道德经》是德经在上而道经在下就说《道德经》的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应该在第三十八章到第八十一章之后了。

。。。。。。

最后,我随便从网上查几篇关于《道德经》第一章和第八十一章的注解,可以让大家感受一下过去2500年里,这本被几乎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所有的精英智者们都涉足过而且广传于世的《道德经》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是如何被解译的。读者自己也可以从书店里,图书馆里,和网上去查找过去2500年里人们是如何解译《道德经》的这两章的,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感觉。

《道德经》第一章

例一: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解:

“道”如果可以完全还原而出(道尽),它一定不是永恒大“道”;“名”如果可以完全还原而出(名全),它一定不是永恒大“名”;(客观上)宇宙始于混沌,(主观上)万物始于明确。有无互生,所以要虚实互参方能融通宏微。有出则无生,相并而来,同称“人所不可左右”。“玄”的极点是我们永远对宇宙存在不可解,这宇宙中永远对人类存在的不可解方是产生“众妙”的机关所在。

旁注:

老子的极高明之处于相当的程度上表现在:其始终承认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无论你我智慧再高始终有不解存在。既然如此,你我全力而为后何必再求一己之“无”!?世间万物始终存在特例,任何精确的定律也只是对所在的大致界定而已!无论是“有、无”,还是“以观 其 妙 、 以 观 其 徼 ”,最终都要归入“玄”中。因为它们自“玄”而来必将回“玄”而去。

例二: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注解: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导读:

指出所要讨论的主旨为宇宙的起源,其目的是去寻找万物的“始”和“母”。为了达到目的,老子划定了不同的范畴:常道,非常道;常名,非常名;无名(﹦无),有名(﹦有);无欲,有欲;玄(玄1),又玄(玄2);妙,徼;等。老子认为,通过这些范畴的种种关系就能最终了解造成宇宙源起的最微小因素“众妙”。

例三: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解: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这句话可以从二方面解释。一是从修仙方面解释;二是解释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理。

修仙方面相对简单:第一个“道” 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据修炼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意思“道”是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名可名”前一“名”是事物宝器法器或修炼方法的名称,是可以命名定义出来的,“非恒名”,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意思你见到的事物和方法并不是前人见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会变化这层意思外,还有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刻看到事物也会盲人摸象,只见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炼方法解释是最常见不过的,只是现代人不修真了。

老子在《道德经》的首先提出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古时,“道”与“天”字相通,在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运行法则。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左传》:“天道远,人道迩。”《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兵者,诡道也。”等。又如老子说“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运行法则去做,“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人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实际上是错的,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一,都是不一样的,不能混同。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础,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万物确是从“无”中而生出“有”的种种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修炼问题。“常无”与“常有”,是从万物之“道”讲。如果从事学习修仙或专讲修心养性之道的立场来讲,读成“常无欲”与“常有欲”是从自己修炼角度看问题。“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前人或自己命的“名”,因此从无生有从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万物万有,是万物的源。读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玄元之妙。更是修炼必经课程。玄门要义的深不可测。首,他提出“道”,同时提示我们,不可执着道是一般永远不变的恒道。接着又强调,不可执著“名”相而寻道,也没有永恒的“名”,如法国革命先烈追求的“名”,在今天许多人看来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说到形而上道与形而下万有“名器”的关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况下而要体认形而上之“道”,必须从常无的境界中去体认它的本源和本体,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名”。如要更透彻精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即“元” 说了一个玄,又不是一元、两元可以究尽的,玄的里面还有玄,分析到空无的里面还有空无,妙有之中还有妙有。由这样去体认道的体用,有无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极点更有妙处。等于佛教和尚们手里拿着的念佛珠,一念接着一念,同样都是代表如环之无端,永无穷尽。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例一: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注解:

真实的话往往不好听(可信),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善良的人可能不擅言辞,擅言辞的人可能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很少炫耀,炫耀的人可能不是真有知识。得道的人不会把事物私有有:尽力为他人着想后,自己才会更加富有;尽力给予别人后,自己才会反而更加丰富。“天道”是有利于万物而不会伤害它们,“人道”在于自己做事而不与他人争功。

旁注:

内在美好之物有不少表象并不是光彩照人,然而我们常人多会被自己心中的“标准”所蒙蔽。你我多会认为趾高气昂的是富豪,谦逊卑微的是“下人”。但如此的判断常会使判断者吃大亏!善者不辩的原因可能是真的不善言辞,也可能是善者觉得没有可说!人们常说:一个人的财富不在于拥有的多少而在于支配的多少。世间有些事物也许不是你我所拥有但你我可以支配,这就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在得道的人看来,任何事物都不是一个人所私有的;把自己的“转递”给他人会使自己的“内能”增加而不是减少。但常人很少这样认为,我想这也可能是无数的人认为《道德经》玄妙的原因之一吧!

例二: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解: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例三: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解: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