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稻花香里听蛙声  
回忆逝去的美好,捕捉眼前的真诚,展望未来的甜蜜  
https://blog.creaders.net/u/4125/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稻花香里听蛙声
注册日期: 2010-07-28
访问总量: 134,91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开博一周年纪念!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花径未曾缘客扫,博门今始为君开!
最新发布
· 观蚁惹妻
· 再回首,云南!(2)长江第一湾
· 再回首,云南!(1)天下第一长
· 《清明上河图》的叹息
· 这气儿,不打一处来时
· 近乡情怯
· 哥练的不是书法,是寂寞!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闲愁(一)】
· 去京十年感怀 —— 流浪
· 祭父(3)
· 祭父(2)
· 祭父(1)
【闲愁(二)】
· 去京十年感怀 —— 夕照寺
· 去京十年感怀 —— 滑冰
【轻弹(一)】
· 可爱的新加坡(4)
· 可爱的新加坡(3)
· 可爱的新加坡(2)
· 可爱的新加坡(1)
【轻弹(二)】
· 这气儿,不打一处来时
· 读《我们太太的客厅》
· 只恐夜深花睡去
· 可爱的新加坡(5)
【往事(一)】
· 憨憨女婿
· 写给女儿(3):出生
· 写给女儿(2):出生
· 写给女儿(1):出生
【往事(二)】
· 逛街(4)
· 逛街(3)
· 逛街(2)
· 逛街(1)
【往事(三)】
· 依稀儿时故乡(3)出生文革初
· 依稀儿时故乡(2)百里尽风流
· 依稀儿时故乡(1)小村并不美
· 考车记
【往事(四)】
· 依稀儿时故乡(7)贪玩惊魂魄
· 依稀儿时故乡(6)悲喜剧皆演
· 依稀儿时故乡(5)苦乐农家院
· 依稀儿时故乡(4)父亲突染病
【往事(五)】
· 依稀儿时故乡(11)求学离家急
· 依稀儿时故乡(10)三巨星陨落
· 依稀儿时故乡(9)两小事无猜
· 依稀儿时故乡(8)懵懂入学堂
【往事(六)】
· 少不更事,别笑我!
· 依稀儿时故乡(12)浮云游子意
【小说(一)】
· 一家人(3)
· 一家人(2)
· 一家人(1)
【游记(一)】
· 追忆1999美国之行(4)
· 追忆1999美国之行(3)
· 追忆1999美国之行(2)
· 追忆1999美国之行(1)
【游记(二)】
· 再回首,云南!(1)天下第一长
· 追忆1999美国之行(7)
· 追忆1999美国之行(6)
· 追忆1999美国之行(5)
【蜜意(一)】
· 红菜汤
· 今昔过大年
· 生日快乐!老婆
· 夸妻
【随笔(一)】
· 《清明上河图》的叹息
· 近乡情怯
· 哥练的不是书法,是寂寞!
【蜜意(二)】
· 观蚁惹妻
【游记(三)】
· 再回首,云南!(2)长江第一湾
存档目录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可爱的新加坡(4)
   

新加坡的学校教育,除各族的母语外,其它所有科目使用英文教学。尽管政府鼓励讲标准英文,但什么是标准英文,也没有明确定义。大概是说话、书写都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发音、语法为标准。但是一百多年来形成的“Singlish”,或称“新式英语”,仍然非常流行。它的形成,应该与新加坡开埠时,许多从中国来的移民,与当地土著马来人交流时,方言与马来语混杂。英国殖民者到来后,也同时带来了印度人,又必须与洋人、印度人打交道,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英语。大概只流行于新加坡及其附近的马来西亚柔佛一带。

所谓“新式英语”,就是说话夹杂许多华语方言、马来语与印度语,对语法要求不严格,甚至语序与华语完全一致,句子简洁,只要意思彼此之间明白就好。修饰词、副词应用不多。所以,经常有英、美人士也听得一头雾水,甚至发出疑问:“你说的是英语吗?”,更别说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游客,听起来更困难。

新加坡华人的姓名,有华文名,拼音英文名,英文(洋)名。华文名使用中国汉字,而拼音英文名则与汉语拼音、英文发音都完全不同,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规则,是根据不同方言发音而用英语字母书写的结果。洋名则是真正的英文名,绝大多数信基督教、天主教的人都有洋名。如刘文福,Low Boon HockVincent,就是一个典型的新加坡华人的名字。其名字似乎在不经意中或看似无意地暗示:我是华人而不是中国人。事实上,实际生活中,华文名几乎没有机会使用,只有身份证上,中、小学生上华文课时的点名册上,生意人的名片上才加上华文名。

为什么华文名与其拼音英文名发音几乎完全不一样?有一种说法是:早期的移民多不识字,在注册身份申报姓名时,书记官又不懂华文,发不出标准的华文音调。而申报者来自不同地区,说的方言差别较大。记录下来,不仅写法与标准汉字发音不同,就是相同的字,也有差别很大的发音写法。当然,当时中国也没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新加坡人常说:“林、陈满天下”。意思是在新加坡林姓与陈姓比例非常高。但是祖先籍贯不同,拼音英文书写也不同。姓“陈”的,如果是福建人或潮州人,用“Tan”,而广东人,则是用“Chan”。

自从中国在1956年推出《汉字简化方案》,1958年正式推出使用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后,新加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也推广使用简体汉字。同时也采用汉语拼音。近20年来,有些新出生的孩子的名字开始改用汉语拼音了,但是姓的拼法就没有办法改了。

新加坡人称呼同事,只叫名字,不叫姓,即使不是很熟悉。上司或长辈这样称呼,还可接受,但年龄小的同事称呼年龄大的就让人觉得别扭,一来好象是不亲强亲,二来感觉不礼貌。这也可能与新加坡人从小接受英文教育有关。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