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砂之痕
  您想把生活中曾有過的 "感動" 留在哪? 我幸而擁有許多感動,那怕在46億年的分子演化中,它只是 …
网络日志正文
逝者如斯 2008-04-07 08:38:37


時間是什麼 ?


「時間是什麼 ? 我知道它是什麼,但是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則無法明白地告訴他答案。」 這是公元四世紀時, 聖奧古斯丁對時間的評述。 你認為時間是什麼呢 ?


St. Augustine  by: Botticelli, Sandro, 1480

 


世界上在許多的文化裡都有著掌管生與死循環的神話故事, 上圖是中美洲阿茲特克人文化中,標示四個已過往的宇宙年齡環繞著現代第五個太陽年歲的石刻, 中央的圖像是他們文化中的太陽神。 from: 時間特展 http://aeea.nmns.edu.tw:80/aeea/time_exhibit_c.html


時間是從哪裡來的呢 ?

現今科學上許多天文學家所深信時間的起源乃是來自於一次的 大霹靂 (Big Bang) 我們生存的宇宙是在一次大霹靂後,經過暴漲和相變的過程將超巨大的能量轉變成輻射和粒子,終於形成了目前的宇宙。此大霹靂的理論依據是「從一點爆炸」、「宇宙膨脹」和「宇宙背景輻射」等三個論點。


 

 

1992 年所攝得的宇宙漣漪現象

大霹靂後宇宙膨脹示意圖

大霹靂後所形成的宇宙




眼前的時間 : 「現在」

你所看到的也是「現在」才發生的事件嗎 ? 還是它們早已發生過,祇是「現在」才進入你的眼簾和腦海裡被你辨識出來而已。 舉例來說,上圖是現在所看到距離我們約 3 億光年外的 NGC 1409 NGC 1410 星系互撞的情形, 它們互撞事件的發生早在約 3 億年以前已發生了,而現在才被我們觀察到。你始終所在的時刻之意涵是「你永遠是生活在現在」。


在大霹靂學說中,示意著「現在時間」正隨著宇宙在膨帳變化中。


時間是怎樣精確地被「量測」和「標記」
?       

時間是物質存在和運\動的一種形式。它與長度、質量一起構成了三大基本物理量。但是同後者相比,時間具有特殊的性質。人們不可能像計量長度和質量那樣,利用一個「原器」把時間標準恆定地保存起來,而只能選擇某些適合的物質運\動過程去進行計量。



時間的單位

時間的基本國際單位是秒。長期以來,人類普遍採用天體的宏觀運\動週期作為計量時間的標準。這就是傳統的天文時間標準。本世紀六十年代以後,天文時間標準被以物質內部原子的微觀運\動為基礎的原子標準所取代。目前,計量時間的標準是銫原子在一定條件下躍遷輻射的振蕩頻率。

1960
年以前,CIPM(國際計量大會)以地球自轉為基礎,定義以平均太陽日之86400分之一作為秒定義。即1 Second = 1/86400 Mean Solar day其穩定度在10-8左右。

1960~1967
CIPM改以地球公轉為基礎,定義西元1900年為平均太陽年。秒定義更改為:一秒為平均太陽年之31556925.9747分之一。1 Sec = 1/31556925.9747 Solar Year at 1900穩定度約為10-9

二十世世紀中葉,由於量子力學的發展,發展了諸如光譜超精細結構、鎂射及雷射、光磁共振(Optical Pumping)、分子束磁共振、分離震盪場等實驗及研究,使量子頻率標準取代以天體運\動為標準之天體時而成為計時標準。1967年,CIPM定義秒是銫 133原子(Cs133)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週期所持續的時間。此秒定義一直維持至今。



時間是從哪裡開始數算的
?

所謂時間基準,就是在當代被人們確認為是最精確的時間尺度。

在遠古時期,人類以太陽的東昇西落作為時間尺度;

公元前2世紀,人們發明了地平日晷,一天差15分鐘;

一千多年前的希臘和我國的北宋時期,能工巧匠們曾設計出水鐘,精確到每日10分鐘誤差;

到了17世紀,單擺用於機械鐘,使計時精度提高近一百倍;

到了20世紀的30年代,石英晶體震盪器出現,對於精密的石英鐘,三百年只差一秒。

1820
年法國科學院正式提出:一個平太陽日的1/86 400為一個平太陽秒,稱為世界時秒長。


希臘掌管智慧的女神正在指導拖勒密量測月球的規律運\動, 而以日月星辰的規律運\動所形成的「周而復始」的現象來定出時間。
Ptolemy wrote the first modern Astrology textbook establishing the heart and soul of Astrology, which has not much changed in the practices of Western Astrology today. He served in dual roles as both the scientifically-minded mathematical astronomer searching out the skies, and as the metaphysically-minded astrologer divining the purposes of the heavens.


整齊劃一的時間單位

至少在5000年前,巴比倫人與埃及人就已經開始測量時間。他們制定曆法,以便組織協調居民活動與公眾事件、安排貨船的航次,更重要的是,要決定播種與收成的時間。他們的曆法奠基於三種自然循環:地球自轉所產生的日夜週期(日);月球繞地球公轉的朔望週期(月);地球繞日公轉的四季週期(年)。

古埃及的庶民曆法每月有30天,一年有12個月,再加上額外的五天以逼近太陽年。另外他們以每10天為一單位,用一組天空出現的星群來標記,稱為「星宿」(decan)。每年當尼羅河要開始氾濫時,天狼星就會在日出前升起,同時有12個星宿橫跨星空。由於埃及人認為12星宿的出現意義深重,這促使他們發明一種系統,將黑夜等分成12個單位(後來白晝也同樣12等分)。這個時間單位被稱為「真時」(temporal hour),因為它會依季節遞嬗所產生的晝夜長短不同而變化,夏季白天的真時較長,冬季白天的真時較短,只有在春分或秋分時,白天與夜晚的真時才會一樣長。真時後來被希臘人採用,並由羅馬人將它傳播到整個歐洲去,使用的壽命長達2500年之久。

雖然我們可以調整機械鐘去標定真時,不過最自然的做法則是採用固定長度的「均時」(uniform hour)。不過要採用均時,得先解決一天時間從何時起算的問題。最後的競爭勝利者是「小鐘時」(或稱「法國時」),我們今天所採用的就是這種均時制:將一天分成兩個12小時的週期,並由凌晨起算。


到了1580年,鐘匠開始接到在計時裝置上顯示分秒的委託,不過以當時的技術而言,還無法達到這麼精準的要求,這項挑戰一直到1660年擺鐘出現後才克服。分秒制源自巴比倫天文學家將「度」分為60單位的做法。「分」(minute)這個字是從拉丁文prima minuta而來,也就是「第一細分」的意思;而「秒」(second)則源自secunda minuta,「第二細分」之意。將一天分成24小時,每小時60分,每分鐘60秒的傳統,在西方文化裡根深柢固,所有企圖改變這種安排的努力全都失敗。最著名的一次,是1790年代法國大革命那段時期,當時的革命政府大力推行十進位制。雖然法國人的確在公尺、公升這些十進位度量衡上取得成功,不過將一天分為10小時,每小時100分鐘,每分鐘100秒的新制度,壽命只有16個月。


世界時區是如何劃分的


  世界時區的劃分以本初子午線為標準。從西徑7.o5到東經7.o5(經度間隔為15o)為零地區。由零時區的兩個邊界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經度15o劃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東十二時區與西十二時區相重合;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本區的標準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標準時相差一小時。時區界線原則上按照地理經線劃分,但在具體實施中往往根據各國的行政區界或自然界線來確定,以方便使用。目前,全世界多數國家都採用以區時為單位的標準時,並保持與格林尼治時間相差整小時數;但是,有些國家仍然採用其首都或重要商埠的地方時為該國的標準時間。這樣,這些國家的標準時間與格林尼治時間的差數就不是整小時數,而有時、分之差。


時區:因為地球自轉,地面上不同地區「正午」的發生時間就會不同。為了方便分辨,我們就將整個地球區分成好幾個「時區」,起點是在經度零度(經過格林威治天文台) 的子午線上。1884年國際性時間會議決議,全世界按統一標準劃分時區,實施分區計時,它以格林威治經線零度作為標準,把東經7 . 5度到西經7 . 5度的地區定為零時區,由零時區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1 5度劃為同一個時區,共2 4個時區。鄰近東經(或西經)180度處有一條國際換日線,作為國際日期的變換,全球共有2 4個標準時區,同一時區內使用同一時刻,向東每過一時區則鐘錶撥快1小時,反之,向西每過一時區則鐘錶撥慢1小時。



計時器的演變

鐘錶是一種計時儀器。鐘錶技術史就是不斷改進計時方法和提高計時精度的歷史。它大致可分為:利用天文景象和流動物質的連續運\動計時、全部採用機械件的非週期控制計時、週期控制計時3個主要時期。


利用天文景象和流動物質的連續運\動計時(約 公元前5000~公元1300

遠古時期,人類就以太陽、月亮等週而復始的等速運\動來計量時間,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後來以太陽的投影和方位的太陽鐘來計時,分別以土圭、圭表、日晷為代表。
太陽鍾在陰天或夜間就失去效用,再加上由於地球軌道偏心率以及地球傾角的影響,真太陽時和平太陽時是不一致的,流動物質的連續運\動來計時的儀器應運\而生,代表有水鐘、沙漏。


全部採用機械件的非週期控制計時(1300 1675)

這一時期,人們擺脫了以水為動力,而採用了重錘和發條作為驅動力,先後發明了全部由機械零件組成的塔鍾和時鐘等機械計時儀器。計時方法發展到非週期控制計時。計時精度明顯提高。
隨著科技進步,近代科學家發明單擺鐘及石英振蕩器,利用單擺或石英晶體的振蕩週期來計時。
但上述計時方式易受環境、溫度、材質、電磁場甚至觀測者觀測角度等影響,穩定度不佳,須由天體(地球自轉、公轉、月球公轉)週期來校正。


週期控制計時時期(1675年至今)  

週期控制計時即利用一些等時性好的振動現象,並以累計這些振動現象的振動數的方法來計量時間。這一時期,鐘錶結構、鐘錶理論以及精密加工技術、微電子技術等日臻成熟;各種機械鐘表不斷出現和完善,各種電子鐘表也相繼問世,鐘錶種類日益增多;鐘錶工業成為橫跨機械、電子、原子能等多種學科,並影響到精密加工、微電子技術等各個方面的工業門類;計時精度越來越高,最高精密度已達10-14

Using the Sun


在公元前1500年,出現的日晷是人類最古老的計時工具,埃及人首先開始使用這項技術。日晷是最早報「標準時」的儀器,它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盤是一個有刻度的盤,其中央裝有一根與盤面垂直的晷針,針影隨太陽運\轉而移動在盤上長度或角度,來測量白天真時的變化。地面上的一點和天球北極連成的直線,恰好與地軸平行,因此,天球就彷彿是在這條直線的周圍,以每小時 15度的速率進行周日運\動,而太陽也是在這條直線的周圍每天迴轉一次。


Sundial


Obelisk




萬神殿﹝Pantheon

年代:118-35AD
圓頂望去可以發現一有趣的設計,由於建築上的困難,圓頂建築無法閉合(閉合即倒塌),因此屋頂上開了個天窗。萬神殿的大圓屋頂下面沒有一根柱子與窗戶,這整座建築唯一採光的的地方,就是來自圓頂的正中央,部分學者認為此洞象征太陽,因此可從中了解哈德連認為太陽是萬神之上最崇高主神的宗教觀。光柱隨著日出日落,從頂棚上直徑約九公尺的圓洞投射下來,使得這寬廣而神秘的殿堂就像個巨大的日規儀。充滿了和諧古典美,也讓這無限的天體生動起來。




古羅馬發生過一件有意思的小事,公元前263年,執政官瓦萊裡奧·邁薩拉從卡塔尼亞拿回了一尊日晷儀,並把它放在了羅馬的市政廣場上。可沒有想到的是,這日晷的指針稍微有些傾斜。結果,在長達1世紀之久的時期內,古羅馬人都生活在一個弄錯了的時間裡。日晷儀被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它不是很準確,並且在晚上和多雲陰雨的天氣就不管用了。


目前設置於北京紫禁城大門之一的赤道式日晷晷面


 

The World’s Largest Sundial



 


印度捷布的天文臺疆塔爾
This photograph shows the Samrat Yantra, a giant sundial at the Jaipur Observatory in India. It is one of a series of massive instruments built and designed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Maharajah Jai Singh II (1686-1743).

 


曼塔爾是全世界最大的石製天文臺,為十八世紀由傑辛格二世〈Raja Sawai Jai Singh II〉建於1728-1734年,他非常熱愛天文學,將國內的天文學家送到歐洲各國進修,在他任內在印度各地建了很多天文臺。在全印度,共有五間這樣的天文臺,分別是捷普、德裡、瓦拉那西、烏迦因(Ujjain)、馬圖拉(Mathura),但是以捷普天文臺的觀測儀種類最,也保存最完整。目前有十六種造型精巧有趣的天文觀測儀,尺度超大, 宛如置身一座奇幻的天文公園,歷經200年來,仍默默地記錄著宇宙的運\行。

 

Using Water


在公元前1400年,出現的滴漏 又稱刻漏、漏刻、漏壺。是第一個擺脫天文現象的計時儀器。利用動的材質來測量時間。早期的水鐘讓水從孔穴流出,利用水位慢慢下降的過程,度量時間的流逝。第一個水鐘是一個底部有小洞的水盆,水由小洞慢慢流出;流出的水量代表消逝的時間,而水量多寡則可從盆內下降水位的刻度得知。

何謂「刻漏」?漏:漏壺。刻:箭刻,其型如箭,標有 時間刻度的尺規。漏壺主要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洩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洩,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

埃及是第一個漏壺鍾出口國。它由兩個互相疊置的圓筒組成。水從上面的圓筒穿過一個小孔滴入下面的圓筒。水滴完了,就是某個時辰過去了。大一點兒的漏壺灌一次水可報六個小時,然後再重新裝滿水。柏拉圖是第一個借助埃及的漏壺製成鬧鐘的人。他把下面的圓筒掛起來,使它可以旋轉,過一定的時間,圓筒便翻倒,把水倒出,水又流往一個哨管,水流的衝擊造成的氣流使哨管吱吱作響。每隔同樣的時間,柏拉圖的鬧鐘便準時地「吹響」,催促著這位偉大哲學家的學生去上課。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著許多不便。於是,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作為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影片:

 
http://www.britannica.com/clockworks/clepsydra.html



水運\儀象台 The waterpowered mechanical clock built under the direction of Su Sung, AD 1088. By John Christiansen after Joseph Needham, et al.
The Su Sung clock tower, over 30 feet tall, possessed a bronze power-driven armillary sphere for observations, an automatically rotating celestial globe, and five front panels with doors that permitted the viewing of mannequins which rang bells or gongs, and held tablets indicating the hour or other special times of the day.
宋元祐年間〔西元 1088 年左右〕,吏部尚書蘇頌和韓公廉在京城開封製成一座水運\儀象台。這座大型天文儀器,集渾儀、渾象和報時裝置於一身,是一座上窄下寬、底為正方形的高台木結構建築。全台分三隔:上安渾儀,中設渾象,下置報時裝置和動力機械。通過水力驅動機械系統,可以帶動木人按時持不同時辰牌出現於樓口,並採用搖鈴、敲鐘、擊鼓方式自動報時;夜間則用擊鉦報更。

http://aeea.nmns.edu.tw:80/2001/0103/ap010326.html

 


擒縱裝置:「水運\儀象台」,有一套控制齒輪穩定運\轉的操作裝置,我們稱它為「擒縱器」,其功用相當於卡子。




鼓樓曾用於計時的「銅刻漏」與其它刻漏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僅具有計時功能,同時兼具報時功能,以水作為動力在完成「箭尺」顯示時刻的同時,推動機械裝置擊鐃報時為了增強壺水的穩定性,有效的控制漏水的流速,這一漏刻採用了四級漏壺,一曰天池壺、即承接存貯上天之水;二曰平水壺,以平其水面均其漏,可令水位平穩流速恆定;三曰萬分壺,即壺中之水可潺湲萬滴之意,實際上它是又一個平水壺;四曰收水壺,即收貯來自萬分壺之水,設箭尺於中,水漲箭浮,依刻顯時。兼具了計時功能、報時的功能。



漏壺計時的方法持續了幾千年,但冬天水結凍了還是很困擾。直到十二世紀,一名僧侶發明了沙漏鐘,漏壺才逐漸被沙漏鐘取代。它是根據流沙從一個容器滴漏到另一個容器的數量來計量時間的。古代人設計的五輪沙漏通過流沙從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輪邊上的沙斗里,以此來驅動初輪,從而帶動各級機械齒輪的依次旋轉。最后一級齒輪帶動在水平面上旋轉的中輪,中輪的軸心上有一根指針,指針則在一個有刻線的儀器圓盤上轉動,以此來顯示時刻,這種古老的顯示方法几乎與現代時鐘的表面結構完全相同。再來,彼得·亨蘭發明了平衡輪,克裡斯蒂安·海根斯發明了擺錘。


全部採用機械件的非週期控制計時時期 (1300 1675)  使用垂錘的滑輪,逐漸脫離自然動力

 


Mechanical Clocks

一二七O年前後在意大利北部和南德一帶出現的早期機械式時鐘,以秤錘作動力,每一小時鳴響附帶的鐘,自動報時。一三三六年,第一座公共時鐘被安裝於米蘭一教堂內,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裡,時鐘傳至歐洲各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的教堂紛紛建起鍾塔。


時間的節奏

史上第一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是1283年裝設在英格蘭貝德福郡的丹斯塔布修道院。羅馬天主教會在製鐘技術的發明與演進裡扮演重要的角色,並不令人意外,這是由於修道院必須嚴格遵守祈禱\時間的教規,因此很需要一種更可靠的計時裝置。

到了1300年,許多工匠在法國與義大利為大大小小的教堂製造時鐘。由於最初計時是以敲鐘(bell)來指示時間(提醒周圍的人開始上工了),因此這個新機器就用拉丁文的「鐘」——clocca—— 來命名。這種新計時裝置中最具革命性的一環,既不是提供動力來源的下垂砝碼,也不是傳動力量的齒輪(這至少在公元1300年之前就出現了),而是「擒縱器」(escapement)。經由它才能控制齒輪的轉動,將維持振盪器運\動的力量傳送出去;因為有了擒縱器,這種新的計時裝置才能調節速率準確計時(見下表「立軸與橫桿擒縱器」)。發明擒縱器的人在史上並未留名。


這座早期的機械鐘是由英國數學家暨聖阿爾本修道院院長沃林福德所訂作的,它建造於1327~1336年間,用來協助修士按時進行日常工作。

 

早期時鐘機械原理的發展  立軸與橫桿擒縱器(escapement

第一座機械鐘(約1300年)裡所出現的創新零件稱為擒縱器,它不但可以控制冠輪的轉動,而且可以傳送動力保持振盪器的運\動,因此可以調校計時器運\作的速度。帶有鋸齒的冠輪(或稱為擒縱輪)是由一系列齒輪所驅動,動力來源則是繫在繩索上的砝碼,它纏繞在冠輪軸上。順時鐘運\動的冠輪,會被兩片從垂直桿(稱為立軸)上伸出的掣片阻擋,立軸上還附著一根橫桿。當上面的掣片卡住冠輪時,會發出「滴」一聲,咬合的輪齒慢慢迫使掣片向後轉動,直到它可以脫身。但是這時,冠輪的轉動又會被下面的掣片卡住而發出「答」一聲,並迫使立軸往反方向旋轉。由於冠輪的帶動,立軸與橫桿就這樣來回擺動,直到繩索鬆脫為止。至於整個機組運\行的快慢,可以用橫桿臂上的砝碼位置來調整,砝碼外移時,機組便會走得慢些,砝碼內移則走得快些。

約在1500年,德國鎖匠P.亨萊因發明了發條,替代重錘作為鐘的動力,時鐘的體積大為縮小,製造出人們能隨身攜帶的鐘。這是鐘錶技術上的又一次飛躍。從此以後,時鐘才逐步進入家庭用鐘的行列。一五一O年,德國的鎖匠首次製出了懷表。當年,鐘錶的製作似乎僅限於鎖匠的副業,直到後來,對鐘錶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鐘錶技藝也日益複雜,才出現了專業的鐘錶匠。


週期控制計時時期(1675年至今)  就計時精度的發展來說,這一時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17世紀末至18世紀中)  這一階段的計時精度較前一時期明顯提高。

  1582年,伽利略發現擺的等時性原理,奠定了計時學的理論基礎。16561657年,荷蘭物理學家C.惠更斯應用伽利略發現的原理,製成世界上第一隻擺鐘。1675年,惠更斯又首先成功地在鍾上採用了擺輪游絲。由於這兩項重大發明,即把擺和擺輪游絲振蕩系統的頻率作為時間基準而用於鐘錶,使得鐘的走時精度大大提高,鐘的外形尺寸也因此可以縮小。這時,尺寸較小的懷表開始流行起來。
 
早期時鐘機械原理的發展  擺鐘

雖然伽利略與其他16世紀的科學家都知道單擺所具有的計時潛力,但是第一個設計出擺鐘的人則是惠更斯。他很快就發現,單擺在短圓弧上擺盪比在長圓弧上來得快。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他在鐘擺的懸吊點裝了兩片彎曲的「擺線頰板」。擺線頰板在擺繩擺盪時會恰當地擋住部分擺繩,讓擺繩的有效長度隨著擺幅變大而縮短,使得鐘擺移動的軌跡是一條擺線而非圓弧。這麼一來,理論上每一次鐘擺的擺盪時間都會一樣,不會因為擺幅大小而有所改變。在惠更斯的鐘裡,由重力帶動的鐘擺取代了純粹由機械帶動的水平橫桿振盪器;此外,以鐘擺的節奏來調校立軸擒縱器的作用與齒輪的轉動,也使鐘面指針的顯示更加可靠準確。

 
  鐘錶技術的另一個重大進展,是擒縱機構的改進。1670年,英國的W.克萊門特發明後退式擒縱機構,提高了鐘的走時精度。這種機構在今天的一些簡便的擺錘式掛鐘中仍有使用。1715年,英國G.格雷厄姆發明直進式擒縱機構。它能使鐘擺在擺動到平衡位置附近時受到一個沖量,而在擺動到其他部位時只受到很輕微的摩擦力。它彌補了後退式擒縱機構的不足之處,使鐘的走時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早期時鐘機械原理的發展  錨形擒縱器

1670
年左右由英國人發明的錨形擒縱器,是一種貌似船錨的槓桿裝置。鐘擺擺動時會帶動這個錨桿,卡住又鬆脫擒縱輪上的鋸齒,以此控制擒縱輪不可逆轉地一次次前進固定的時段。與早期擺鐘所使用的立軸擒縱器不同的是,錨形擒縱器可以讓鐘擺只擺盪很小的幅度,於是就沒有必要讓鐘擺保持在擺線上運\行。另外,這項發明也讓細長的秒擺實際可行,因而產生一種嶄新直立在地板的鐘殼設計,也就是後來所謂的爺爺鐘。

 
早期時鐘機械原理的發展  螺形平衡彈簧

1675
年,惠更斯發明了螺形平衡彈簧。它就像擺鐘裡控制鐘擺擺盪的重力,負責在可攜式計時器裡調整平衡齒輪的旋轉振盪。所謂平衡齒輪是一個圓形的轉子,不斷地來回旋轉振盪。右圖是一個現代的螺形平衡彈簧,以可調整的螺絲來微調。


  16世紀末,由於遠洋航海事業的發達,促使人們開始尋求一種精度高的計時儀器,以便計算船隻在海洋中的經度位置。英國的J.哈里森經過多年的努力,於1735年成功地製成了第一隻航海天文鐘,但太笨重。後經不斷改進,第四隻鐘的體積已同現在的鬧鐘大小差不多。1761年,第四隻航海鍾在一次遠航試驗中,取得了歷時156天只差54秒的成就。


  
Wall Clock from the 1870s  

http://www.britannica.com/clockworks/movie/otime00014v4.mov


第二階段(18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  

 

這一階段的計時精度比第一階段又提高了一步。精密計時器開始朝商業性方向發展。

 

  1765年,T.馬奇發明自由式擒縱機構,並於1840年在瑞士得到改進。1897年,C.E.紀堯姆發明了鐘錶用的鐵鎳合金等。由於這些成就,鐘錶走時精度又有提高,同時繼續向小型化方向發展。


  這一階段,擺鐘開始迅速發展起來。天文擺鐘在18世紀中葉已經達到日差1/10秒的精度。到19世紀末,它的走時精度達到日差1/100秒的水平。
  1840年,英國A.貝恩發明電鐘,開創了電技術在鐘錶領域的應用。此後,電鐘得到迅速發展。



第三階段(20世紀初至今)

  

這一階段的計時精度已非常高,相應的計時儀器如天文鐘、原子鐘等的最高精度已達 10-14。這時鍾表的含義已大大超越了早期鐘錶的含義,這個階段主要有以下3個特點:

  電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擺鐘的走時精度,並使電鐘獲得大發展。1916年,美國H.E.沃倫對以往的電鐘進行改進,製成了同步電鐘。後來,這種電鐘在美國和歐洲迅速流行。電鐘的精度一般保持在日差幾秒之內。1921年,英國W.H.雪特製造出精密的天文擺鐘──雪特擺鐘(clock Shortt)。它是由兩隻擺鐘以子母鍾形式組成。子鍾由母鍾控制,並與母鍾同步,其精度達到日差0.0010.002秒。這種擺鐘成為 19241942年間格林威治天文臺的標準鐘。





  設計適於大批量生產的手錶結構,使之獲得高精度並在全世界普及。20世紀初,瑞士開始研製手錶並大批量生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手錶因具有很高精度而開始受到人們的歡迎。大戰後,手錶開始在美國流行,隨後便在世界各地盛行起來。從1914年開始大量製造手錶,到1920年,手錶製造業已成為瑞士最重要的工業之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手錶幾乎取代了懷表。

  直到本世紀20年代,最精確的時鐘還是依賴于鐘擺的有規則擺動。取代它們的更為精確的時鐘是基于石英晶體有規則振動而制造的,這種時鐘的誤差每天不大于千分之一秒。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微電子技術開始被引入鐘錶中。採用音叉振蕩器和石英諧振器作為計時器的時基。1922年,W.G.卡迪首先採用石英晶體作為頻率標準器。1929年,英國W.A.莫裡森將石英晶體應用於計時,製成一隻環型的石英晶體計時器。1938年,英國國家物理所的L.愛森對這種石英鐘進行了改進,使之比雪特天文擺鐘走時更為精確。1942年,格林威治天文臺用石英鐘代替雪特鐘,作為標準鐘。


Quartz Clocks  a quartz crystal chemical name: SiO2, Silicon dioxide

1934
年,美國C.E.克利頓和N.A.威廉斯發明原子鐘。1955年出現了銫原子鐘。它們的出現,使時間頻率計量精度又產生一個飛躍。此後,氫原子鐘、銣原子鐘等相繼出現,發展非常迅速。1967年起,以銫原子鐘的躍遷頻率為基礎,規定了原子時的秒長,並成為目前時間計量的標準。與石英鐘相比,原子鐘具有更高的頻率。原子鐘或原子頻率標準的頻率漂移已達到 10-1310-14。原子鐘的出現,是時間測量技術上一場重大的革命。

Atomic Clocks




 



今天,名為NIST F-1的原子鐘是世界上最精確的鐘表,但它并不能直接顯示鐘點,它的任務是提供這個時間單位的准確計量。這一計時裝置安放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國家標准和技朮研究所(NIST)物理實驗室的時間和頻率部內。1999年才建成的這座鐘價值約為65萬美元,可謂身價不菲。在2000萬年內,它既不會少1秒也不會多1秒,其精度之高由此可見一斑。這架昂貴的時鐘既沒有指針也沒有齒輪,只有激光束、鏡子和銫原子氣。

 

NIST F-1原子鐘,它由170個元器件組成,其中包括透鏡,反射鏡和激光器。位于中部的管子高1.70,銫原子在其中上下移動,發出極為規則的信號


 

按連結 →  MPEG Video Demonstration of How a Cesium Fountain Works




參考資料:
http://inventors.about.com/library/inventors/blcesiumfountain.htm

http://aeea.nmns.edu.tw:80/aeea/time_exhibit_c.html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36&DocNo=214

http://bbs.ccit.edu.cn/kepu/100k/simple/index.php?t5870.html

http://amo.net/AtomicTimeZone/help/TimeHistory.html

http://www.arcytech.org/java/clock/clock_history.html

http://www.crystalinks.com/clocks.html

http://www.britannica.com/clockworks/sundial.html

 

浏览(3349)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ebola
注册日期: 2008-01-09
访问总量: 956,48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總統大選Kuso集 -- 超級懶人包
· 比谁老得快? 台湾勇夺世界冠军
· KV9: The Tomb of Ramesses V &a
· The Book of Caverns
· 法揚書 (Book of the Fayum)
· 結實累累
· 在國立編譯館國小課本裡懷舊
分类目录
【分類目錄導覽】
· 砂之痕
· 擁有與享有
· 漫遊形上
· 文化今昔
· 生醫拼圖
· Ouroboros
· 飲盡美麗
【擁有與享有】
· 結實累累
· 在國立編譯館國小課本裡懷舊
· Canto Della Terra Sarah Bright
· 听~男歌手
· 听 ~ 辛曉琪 -
· 聽~ 萬芳
· 我的國, 我的家
· The Mom Song
· 给爹娘写信
· 台湾的爱与寂寞 - 一位瑞士人类
【漫游形上】
· 道之圖說 (ZT)
· Cool animated optical illusion
· Rob Gonsalves
· 跳動的靈魂之窗
· 幾何錯覺 (Geometric illusory
· 相對論
· upside down illusion
· Brain teasers
· 漫遊形上
· Perception
【饮尽美丽】
· The Trojan war (2) – The Judge
· The Trojan war (1) -- Helen an
· Leda and the Swan
· Tristan and Iseult
· Circe
· Medea and Jason
· Myths of Creation & Promet
· Pandora
· Psyche and Cupid
· Orpheus and Eurydice
【砂之痕】
· KV9: The Tomb of Ramesses V &a
· The Book of Caverns
· 法揚書 (Book of the Fayum)
· Temple of Kom Ombo
· Amduat
· The Major Egyptian Books of th
· 阿肯納頓與那芙蒂蒂
· 帝王谷(Valley of Kings) –I. 圖
· 路克索阿蒙神殿(The Temple of
· 卡納克 阿蒙神廟(The Amen temp
【Ouroboros】
· 庫瑪麗女神廟(Kumari Bahal)
· Boudhanath Stupa and Swayambhu
· Parasurama
· Trivikrama
· 人獅那羅辛哈(Narasimha )--
· Vishnu 第三代化身筏羅柯(Varah
· 攪拌乳海(Churning of the Sea
· 毗濕奴神的第一代化身 —— 魚 馬
· Ouroboros
【數字會說話】
· 比谁老得快? 台湾勇夺世界冠军
· 幾份臺灣兒教體檢單
【Man vs Woman】
· Are you hooked on love
· Man vs. Woman (1)
· Man vs. Woman (2)
【文化今昔】
· 總統大選Kuso集 -- 超級懶人包
· 土耳其之旅(4) -- Ataturk Mauso
· 體驗台灣-走進七股瀉湖的水鄉濕
· 土耳其之旅(3) -- 古城貝加蒙 Pa
· 土耳其之旅(2) -- 古城 Efes以弗
· 土耳其之旅(1) -- 聖母瑪利亞之
· 莱茵河游船 (Rhine cruise)
· 徵聯:愛晚亭,亭中停,亭停人不停
· Did you know?
· 寄生鯰 Candiru
【观指观月】
· 災難常態化! 現代諾亞方舟航向
· 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
· 心之痕
· 倒塌的校舍
· 五隻猴子的故事及其升級版進階版
· 地震防災手冊
· 自我防衛機制
·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
· Mind Control Cults
· 情緒ABC理論
【生医拼图】
· 網路追追追/吃香蕉 愈黑愈好?
· 應應景:春節後遺症.....啤酒肚
· 木乃伊與疾病
· 過敏 (1)
· 睡眠與夢
· 西菲利斯的前塵往事
· 打開的「潘朵拉之盒」
· The Hijacking of the Amygdala
· 催眠
· 永夜的魔咒
存档目录
2012-01-13 - 2012-01-13
2011-07-07 - 2011-07-07
2011-04-16 - 2011-04-27
2011-01-15 - 2011-01-15
2010-12-23 - 2010-12-23
2010-10-07 - 2010-10-07
2010-09-19 - 2010-09-19
2010-08-17 - 2010-08-17
2010-07-18 - 2010-07-26
2010-06-05 - 2010-06-05
2010-05-11 - 2010-05-23
2010-04-05 - 2010-04-26
2010-02-10 - 2010-02-27
2010-01-05 - 2010-01-26
2009-12-08 - 2009-12-29
2009-11-04 - 2009-11-24
2009-10-16 - 2009-10-23
2009-09-17 - 2009-09-20
2009-08-04 - 2009-08-31
2009-07-15 - 2009-07-15
2009-06-06 - 2009-06-20
2009-05-15 - 2009-05-15
2009-04-18 - 2009-04-23
2009-03-13 - 2009-03-28
2009-02-01 - 2009-02-27
2009-01-03 - 2009-01-31
2008-12-04 - 2008-12-16
2008-11-05 - 2008-11-22
2008-10-05 - 2008-10-30
2008-09-01 - 2008-09-30
2008-08-05 - 2008-08-29
2008-07-03 - 2008-07-31
2008-06-03 - 2008-06-29
2008-05-02 - 2008-05-31
2008-04-02 - 2008-04-29
2008-03-01 - 2008-03-31
2008-02-03 - 2008-02-28
2008-01-09 - 2008-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