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Self)是個老呆在我們身邊但挺會製造麻煩的夥伴,得學會克制它經常性的騷擾,這過程將塑造你之所以為你。當你聽到你的自我交談時,得認識到它只是一種聲音,先平心靜氣審視自己的內心真的在訴說什麼?當您警覺到這對你不是粉有幫助的時候,要慎重地安撫自己,專注在那些是真的,放開自我防禦機制,尋找其它的觀點,從中學習控制\"自我\"這個愛做怪的夥伴。
http://www.emotionalcompetency.com/self.htm
Self Spiral
This cycle of: do, see, perceive, assess, learn, and do again continues at a rapid pace countless times throughout our lifetimes and forms an ongoing spiral that begins to converge on the stable and consistent pattern of goals , beliefs , wishes, intent, habits, talents, and behavior we call our 「self」.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在其晚年作品中,提出心理可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與超我(id, ego, and superego),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係。
在心理動力學中,本我、自我與超我是1923年由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所提出之結構理論,佛洛伊德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係。「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本我(英文:id,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
本我是在潛意識型態下的思想,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式,此字為佛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
本我的特質:
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盲目的、為人最原始的、本能、衝動慾望;
遵循享樂原則,行為動機只在追求生物性需要的滿足與避免痛苦。
它對客觀現實沒有任何概念。
本我不能忍受任何因緊張造成的能量上升,並會立即的用一切手段來降低這種緊張的能量,恢復系統原有舒適、穩定的低能量,即稱作「唯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本我是通過兩種方法來滿足需要:
反射作用—是對煩惱起源的自動反應。是依照快樂原則行事,為了避免痛苦緊張而追求快樂的行為。例如新生兒的活動,完全受生物衝動所引發,飢餓不適時就哭叫,擺動四肢,以便滿足肉體需要,在這種狀況下反射作用對減少緊張狀態是很有效的。
願望滿足-是比較複雜的程式。當某種生物需要缺乏時,在本我中能激發起一種滿足這個需要的物體或事件中的意像,從而減少與這種需要有關的緊張狀態,這種現象稱為「初級歷程」。例如:失意的人會一直想起分手的對象,這種意象就是初級歷程,它的出現會暫時減少需要的緊張狀態。但是願望的滿足只能暫時降低緊張狀態,而非真正地滿足之需要。
http://www.mtholyoke.edu/~mlyount/MySites/ForensicPsychology/Theories.html
自我(ego)
自我(Ich)大部分屬於意識層次,是人格的執行者。存於原始需求與道德/倫理信念之間,以涵納本我與超我的方式,進行調節以平衡的與外在世界互動,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具適應現實的能力。
自我的特質:
意識的、理智的、具調節能力
遵循「現實原則」並以「次級歷程」的方式運\作
是一種現實的想法,控制認知及智力等高級心理歷程。
自我的出現是來自個體必需去面對及處理外在現實世界受現實的需要。自我可以說是人格的總經理(executive),因為它可以說是行動出現的管道,但它仍無法脫離本我的獨立存在。主要功能為符合現實環境,調節本我之原始需要及抑制不能為超我所接受之衝動,與調節本我與超我間之衝突,事實上,自我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大部份消耗在對本我的非理性衝動的壓抑和排除上。在飢餓沒有被滿足前,「現實原則」意味著他必需去分辦他想像中與真實之不同,而「享樂原則」只對經驗到快樂或痛苦感興趣。人們必需去想辦法弄到食物,這並將之轉換成可以協助他找到外在世界食物的知覺。
http://www.cartoonstock.com/directory/e/ego_boost.asp
超我(super-ego,德文字為「Über-Ich」)
屬潛意識,代表良知或是內在的道德判斷,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超我的主要角色,除了抑制本能的衝動外,還在於依循父母、社會等道德原則標準。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以道德及倫理思想反制本我。
超我的特質:
屬潛意識
由獎勵與懲罰的歷程而建立,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
完美主義,代表良知或是內在的道德判斷,努力表現成熟卓越。
來自社會環境中經由獎勵與懲罰的歷程而建立的是傳統道德及規範的代表,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如個人的行為與超我的自律標準不符,即會受到良心的譴責,透過這種良心讓個人感到自豪或罪惡來獎勵或處罰他的自我控制,來取代父母的獎懲控制。父母的道德標準會內射成超我的次系統叫「理想自我ego-ideal」,在佛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內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 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去勢焦慮(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衝突,會使用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s)。使用這個機制需要愛慾(Eros)——此為希臘愛神之名;羅馬神話則名為丘比特(Cupid)。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衝突,但過度或過當使用,而不正視面對衝突,則會造成焦慮或產生罪疚(guilt),最終將導致如抑鬱沮喪的精神失衡。
http://www.trans4mind.com/mind-development/freud.html
自我防衛機制(The Ego Defense Mechanisms)
自我防禦機制是自我用來應付本我和超我壓力的手段。當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焦慮將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是個體潛意識渴望保護自我的統整性不受到威脅,並且使自己由未解決的挫折衝突之中能紓解或緩和焦慮和緊張。
自我防衛機制的概念是1890由佛洛依德提出來的,在心理學的心理分析學派中,對於人面對困難挫折時,不知不覺地以消極方法去躲避問題,稱為「心理防衛機制」(DefenseMechanism)。一般說來,防禦機轉是面對未解決的挫折衝突之中,幾乎是自發性的,自我保護反應,用來紓解或緩和焦慮和緊張。人們用這些機轉來緩解失敗的感覺、減輕罪惡感,以維護自己的統整性不受到威脅。
也就是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衝突,會使用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s),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衝突,可以避免個人情緒太大的困擾和穩定心境。但自我防衛機制不能改變衝突的客觀環境,只是改變個人對環境的看法而已,所以多少都含有自欺的成份。
防衛機制有下列的缺點:
(一)、治標不治本,問題仍然存在。
(二)、只是逃避與否認,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三)、無法學習更成熟的行為。
若習慣性地不去面對困難挫折、不正視面對衝突,不但無法真正的面對問題,為應付生活上所碰到的威脅、挫折、衝突,這些應付行為即會漸漸成為個人的人格特質,就像防火牆一樣,把防衛等級調得太高時,會沒法子和他人分享和對話,因而錯過許多有趣的事物。如此也將使知識、想法有所侷限,難以「晉級」,在競爭當中,必須黨同伐異否則就被淘汰,如此惡性循環最後就自陷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導致不良的人際關係,造成現實脫節,最終將導致如抑鬱沮喪的精神失衡。
http://www.cartoonstock.com/directory/e/ego_maniac_gifts.asp
自我防禦機制有以下幾個特徵:
(1)防禦機制是潛意識的過程,一般不是蓄意使用的,它們是無意識的或至少是部分無意識的。
(2)防禦機制是藉支援自尊或通過自我美化(價值提高)而保護自己及防護自己免於受傷害。從它的作用和性質來看,可分為積極的防禦機制和消極的防禦機制兩種。
(3)防禦機制似有自我欺騙的性質,即以掩飾或偽裝我們真正的動機,或否認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禦機制是藉歪曲知覺、記憶、動作、動機及思維,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禦自我免於焦慮。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
(4)防禦機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們在維持正常心理健康狀態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禦功能作用改變的結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狀態。
(5)防禦機制可以單一地表達,也可多種機制同時使用。
防衛機制的種類與呈現方式
防衛機制的種類與呈現方式非常多樣化,不過目標都是一樣的,就是用來逃避眼前的痛苦事實。主要的防衛機制有:補償作用、否認、替代作用、解離作用、幻想作用、認同作用、內化作用、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反向作用、退化作用、壓抑、昇華作用、抵消作用等等。
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又叫掩飾作用,是人們運\用得最多的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為自己不好的思想言行尋找合理的解釋。
當個人遭受挫折或無法達到所要追求的目標,以及行為表現不符合社會規範時,用有利於自己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將面臨的窘迫處境加以文飾,以隱瞞自己的真實動機或願望,從而為自己進行解脫的一種心理防衛術。
比方說,一個零分會考生為免尷尬,可能會賴老師教導無方、補習社「貼題」唔準、改卷員有眼無珠等等。
一般而言,小孩到了四、五歲,隨著言語及思維能力的發展,已經會使用合理化作用,而且很喜歡用,所以聽起來常常覺得他們在強辭奪理。
合理化的另外…種表現是,在追求某一種東西而得不到時,為了沖淡自己內心的不安,就得為自己找一個言之成理的「理由」。於是常常將對方貶低,認為並非我追求不力、條件不夠,而是「不值得」太賣力,藉以安慰自己。《伊索寓言》中吃不到葡萄便說葡萄酸的狐狸,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一種與此恰恰相反的合理化作用,稱之為「甜檸檬」心理。具有「甜檸檬」心理的人,不說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不好,卻百般強調凡是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好的。
投射作用(projection):將自己不喜歡的特質或感覺歸因於他人,以保護自己的感覺。 自己有某種罪惡念頭或惡習,反而指斥別人有這種念頭或惡習;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徵、態度、意念和慾望轉移到他人身上,指責和批評他人擁有這些性格等。如「惡人先告狀」。
外射作用是將自己內心無法接受的感覺、動機及行為歸於別人,以保持自己心靈的寧靜。合理化作用則在為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此過程中或前提之下,往往委過於人。比如.一位學生考試末及格,即歸咎於教師教得不好。其實,考試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像天資不夠、沒有用心聽講、準備不充分等等,并不一定是教學問題。然而,承認前面任何一種理由,都會引起自己心中的不快,如果歸咎於教師教得不好,就心安理得了,所謂「天亡我也,非我之過」。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指在行為上的表現恰與其內心隱藏的慾念相反。比方說,一個情豆初開的女孩子想向她的暗戀對像表白,但又怕被拒絕,更怕被別人講閒話,於是對他十分冷淡,藉此避嫌。例如某人強烈仇視某一種族,宣稱其理由為該種族低下卑微,但潛意識而言,是其人感覺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說。類似的 自卑情節(inferiority complex):一種無能的感覺,鼓動個體去追求權力和控制,以彌補這種無能的感受。
壓抑(repression):在特別情況中,無意識地將極度痛苦的經驗),強制驅離意識層次,壓抑自然與直接的感受和反應。個體防止危險、無法忍受的痛苦或會引起罪惡感的想法等進入意識中。比方說,一個少女被人強姦後,因為刺激過度而「忘記」了之前發生過什麼事。她之所以會「失憶」,不是因為腦部受了什麼震盪,而是她不願意面對那次慘痛的經歷,於是將與之相關的記憶壓進潛意識裡,藉此尋求解脫。當然,在一般情況下,壓抑機制並不如佛洛依德所說的那麼「神奇」,很多時只能化解其中一部分的焦慮,其餘的則無能為力。佛洛依德認為壓抑是所有其他機制存在和運\作的根本基礎。
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經由攀附另一個人或另一個機來增加自我價值。利用模仿另一個人的行為,來提昇自尊(self-esteem,自我價值感),或者相信自己就是那一個人。 比方說,不少暴發戶喜歡透過出席各類型的文化活動,以擺脫其「下裡巴人」的形象。
內化作用(internalization):個體從自我提升到喜我的歷程。在人格發展中,綜合別人的意見、外在的標準和價值觀念,最後形成自己價值體系的內在心理歷程。如吸取父母或崇拜的對象之價值觀、信念或思考方式等,使之成為自己的內在想法。
昇華作用(sublimation):個體將潛意識或無法接受的慾望,轉換成社會所能容許的活動。把受挫的慾望或衝動加以改頭換面,以一種能被社會接受的方式表現出來。藝術史上有很多偉大的作品都屬於這一類,以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Tchaikovsky,1840-1893)的《悲愴交響曲》為例。學者崔光宙指出柴可夫斯基的感情生活屢遭錯折,情感無處宣洩,遂創作《悲愴交響曲》,作為其悲劇一生的總結。
補償作用(compensation):乃因無法達成某種行為,而代之以另一種行為,以求彌補因不如意產生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憾。例如第一個小孩很會讀書,第二個小孩便可能常逗父母開心來博取注意。
移轉作用(replacement):為情緒從危險物轉向安全物。當某種需要無法直接獲得滿足時,轉移對像以間接方式尋找滿足。比方說,一個經常受老闆氣的人,可能會把憤怒發洩在他年幼的孩子身上。替代作用(displacement):個體運\用此機制來讓鬱積的情感有一個新的方向,但新的情感對像如想法、目標等,並非原先影響情感的來源。這是一種移轉的作用。
抵消作用(undoing):以象徵式的事情和行動,嘗試抵消已經發生的不愉快事件,以補救因自己犯錯而引致心理上的不舒服。
個體象徵性地做出與其無法接受的過去某項行為或想法等相反的事。透過這個重複性的機制,去努力去除在過去之中的不愉快行為或想法,以及其伴隨的罪惡感或焦慮。
否認(denial):把不愉快事件當作沒有發生,以獲取心理上暫時的安慰。個體透過潛意識否認現實來逃避那些產生痛苦或焦慮的現實。
如早前,南亞海嘯導致超過二十萬人死亡。不少遇難者家屬一時間難以接受,於是選擇逃避現實,例如飯桌上仍放了遇難親人的碗筷,家庭陳設依舊,一切就如往日,只因他們不願相信家人會突然離去。
幻想作用(fantasy):個體利用想像活動(如白日夢)來逃離現實,並藉由想像中的成就來得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解離作用(dissociation):這個機制使一些心理觀念由意識中分開或孤立出來,並且獨立或自動地運\作。如 其結果可能會導致某些心理或人格上的分裂,如失憶症(amnesia)或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等等。
退化作用(regression):個體遇到焦慮、威脅或挫折時,退化到早期的階段,且心理較舒適的適應層次。如較大的兒童會模仿較小的嬰兒的動作,或表現得像嬰兒一樣。
分類
按照心理成熟度分類
l 自戀心理防衛機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個人在嬰兒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機制。早期嬰兒的心理狀態,屬於自戀的,即只照顧自己,只愛戀自己,不會關心他人,加之嬰兒的 「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輕易地否定、抹殺或歪曲事實,所以這些心理機制即為自戀心理機制。一名成年人還運\用「自戀機制」來進行自我心理防禦,是很危險的。
l 不成熟心理防衛機制:此類機製出現於嬰兒期,成年人中出現於較輕的精神病患者。包括內向投射、退行、幻想等。
l 神經症性心理防衛機制:這是兒童的「自我」機制進一步成熟,在兒童能逐漸分辨什麼是自己的衝動、慾望,什麼是實現的要求與規範之後,在處理內心掙扎時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機制。
l 成熟心理防衛機制:是指「自我」發展成熟之後才能表現的防禦機制。其防禦的方法不但比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處理現實的困難、滿足自我的慾望與本能,也能為一般社會文化所接受。這種成熟的防衛機制包括壓抑、昇華、補償、幽默等。
按行為性質分類
l 逃避性防衛機制:壓抑/潛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情感(regression)。
l 自欺性防衛機制:此類防衛機制含有自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包括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離(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
l 攻擊性防衛機制:轉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l 代替性防衛機制:幻想(fantasy),補償(compensation)。
l 建設性防衛機制:認同(identification),昇華(sublimation)。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F%83%E7%90%86%E9%98%B2%E5%8D%AB%E6%9C%BA%E5%88%B6
http://www.dynamicflight.com/avcfibook/human_behavior/
http://www.manilatimes.net/national/2007/aug/24/yehey/life/20070824lif1.html
http://www.emotionalcompetency.com/self.htm
http://www.emotionalcompetency.com/distortions.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