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
1955 年提出在咨詢和治療領域影響極大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簡稱 REBT),艾里斯從哲學的思考到臨床的經驗中,強調思考、判斷、分析與行動,而將「認知--行為--行動」(cognitive/behavior/action)予以三合一地整體運\用是其特色。其基本觀點就是: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
ABC 來自三 個英文字母的字首,
\"A\" 是指誘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 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
\"C\" 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Consequence)。通常人們會認為,人的情緒的行為反應是直接由誘發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
ABC理論則指出,誘發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說由於所持的信念不同,同樣的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的兩個人身上會導致截然不同兩種情緒反應。
基本觀點就是: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
A,即Affair(事件),B即Belief(信念),C即Consequence(結果)。看起來,事件直接導致我們的行為結果,但其實,這中間由我們的信念做了大量的加工工作。
我們的煩惱不是源於我們的遭遇,而是源於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http://www.secularhumanism.org/index.php?section=library&page=kurtz_28_1
Albert Ellis, Scientific Practitioner and Secular Humanist
艾利斯對人的本性的看法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無理性的、不合理的。當人們按照理性去思維、去行動時,他們就會很愉快、富有競爭精神及行動有成效;
2、情緒是伴隨人們的思維而產生的,情緒上或心理上的困擾是由於不合理的、不合邏輯思維所造成。
3、人具有一種生物學和社會學的傾向性,傾向於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維和無理性的不合理思維。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維與信念;
4、人是有語言的動物,思維借助於語言而進行,不斷地用內化語言重複某種不合理的信念,這將導致無法排解的情緒困擾。
5、情緒困擾的持續,實際上就是那些內化語言持續作用的結果。 正如艾利斯所說:「那些我們持續不斷地對自己所說的話經常就是,或者就變成了我們的思想和情緒。」
這個理論,主要是闡述了情緒產生的過程。針對情緒的調節方法該理論,仍然具有相當的意義:
首先是A——這裡我們主要指誘發人們不良情緒的外在事件。於此,我想我們主要可以通過兩種方式:
其一,對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預知,即是要做好心理準備,這樣可以防止事件的到來過於突然而難以承受。
其二,就是主動避開引起不良情緒的環境。因為縱然情緒的直接引發事件已經消失,可是原先環境中的其他種種都有可能已經和先前的不愉快形成了一定的連接,容易「觸景傷情」。
然後是B——我們對事件的評價和認知,也是情緒調節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面對同樣的遭遇,不同的人卻會有悲觀和樂觀之分,這就是因為我們對其理解的角度和層面不同。所以在面對各種刺激的時候,我們都應該進行多番思考,對事物盡量從全局上來認識和把握,因為我們知道任何東西往往是有兩面性甚至多面性的,從而避免讓自己的思想進入一條死胡同,而越陷越深。當然,各人的認知風格與其所受的教育,社會生活經驗以及在一定的基因水平上都存在相關。
B可以視為信念,也可以視為一個人格系統,一種對話,即內在的關系模式中 “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 的對話。不管你怎樣理解,都不是特別重要,特別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想令自己的人生具有真正的價值,我們必須對B進行深度的了解。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省察一下自己的信念和教條。那一切被我們當作金科玉律的東西,真的就是正確的嗎?有太多的時候,那些看起來無比光鮮的金科玉律,其實不過是一個你根本還不了解的黑匣子罷了。感覺的影響很大,只是,很多時候,感覺其實只是一個訊息,如果你騰出時間仔細聆聽這個感覺,你會發現藏著這個感覺背後的真相,那個真相才是最重要的。但我們的感覺經常抵觸這個會令自己難過的真相,當感覺抵觸真相時,一般人更容易放縱自己的感覺而不去面對真相。若經常的放縱自己的感覺,那麼,這個生命過程不過是一個充斥自動反射的結果而已,你看似活過,但你其實不曾存在過。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說,唯一重要的是點亮你自己心中的光,而要達到這一點,你要做的就是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如果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解釋,就是將潛意識的內容意識化。一旦你的習以為常的價值觀、信念和教條背後藏著的潛意識的“黑匣子”的內容被自我覺察的光照亮,那些以前控制著你的一些非理性的東西就可以消失了。 對此,德國哲學家尼採也說過一句著名的話:“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幾乎能克服一切‘怎樣’的問題。”
客觀事件我們是無法左右的,有些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主觀信念是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加以控制的。雖然我們無法避免所有不合理的信念,但我們應充分認識不合理信念的存在,盡量減少其對我們生活的負面影響。
不合理信念具有以下特徵:
①任意推斷(arbitrary inference),指沒有充足及相關的證據便任意下結論,牽連其他不相關的人、事、物。
②選擇性概括(selective abstraction),指根據整個事件中的部分細節下結論,不顧整個背景的重要意義。。
③過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是在單一事件的基礎上做出關於能力、操作或價值的普遍性結論。
④誇大或縮小(magnification and minimization),指過度強調或輕視某種事件或情況的重要性。
⑤極端化思考(polariz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釋時採用全或無(all-or-nothing)的方式,或用「不是……就是……」的方式極端地分類。
⑥個人化(personalization)指一種將外在事件與自己發生關聯的傾向,即使沒有理由也要這樣做。
以上的習慣性的錯誤認知,導致了情緒和行為障礙的發生。而往往其本身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最後是C——刺激的引起某種反應,不管它是外顯還是內隱。平日裡諸如心情鬱悶,痛哭流涕等其實都是由某些事件帶給我們的情緒反應。要想改善不良情緒,我們亦可從仔細想想自己現在的一系列作為,或者說長期使自己陷入一種消極的情緒狀態,是否能對事情有所改善,有所幫助。也就是說從行為反應有效性上進行思考,給予自己\"行為\"即處理上更多選項。對情緒進行一些合理的發洩是很有必要的,但長期的依據自己的慣性作情緒上的反應,一般來說是於事無補。如果真正能夠認清這一點的話,我想很多人都會選擇做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努力。
其他可以幫助認知自己是否偏頗的技巧是:
1. 想像若自己的配偶、最好的朋友或兄弟姊妹(或任何你大大佩服的人),在面對這種情況他們會如何處理?
有時從自己經常的位置上移開來,也許幫助自己從事件客觀的角度理解。每個人至少都會認識些客觀處理事情,而且不會把自己越弄越擰的人吧!想像這事件在自己熟知的人會如何處理的經驗,將釐清自己關注的焦點是否失真。
2. 想像若自己的配偶、最好的朋友或兄弟姊妹(或任何你大大佩服的人),在面對這種情況,自己會如何建議?
這是另一個蠻有用的技術,因為我們都比較容易發現別人的缺點,而忽略自己的缺失。再者,我們都是別人失意的治療師,卻不太會治療自己的不順隧。
3. 有沒有其他更合理性的想法、做法,做為自己的第一選擇?
腦力激盪集思廣益是解開困境的好方法,基本上,你必須從各個不同角度來看待問題,才有幾會從扭曲的觀點和心情上解脫開來,也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項來處理事情。
後來這理論被擴大成 ABCDE 來顯示如何處理這情緒,基本上,只要能改變您的想法,就能改變您的情緒、信念和行為,而甚至能製造不同的人生。它是這樣運\作的:
\"Affair\" 事件,發生一個會讓你感覺不好或覺得是災難的事件。
\"Belief\" 信念,你對這事件的看法,可能會開始想這真是可怕甚至可能覺得過不了這關。
\"Consequence\" 結果,如果放任負面的想法與情緒化的反應,可能使事情越來越僵,然後情緒就陷在裡頭。
\"Dispute\" 停止,停止激動與生氣的想法和錯誤的信念,當你拒絕讓消極和非理性的思考,以控制你的情緒狀態的變化。
\"Effect\" 效果,有一個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視野和經驗,就可以改變整個過程。
這概念的重點就是:情緒是由想法塑成,重整思緒才能解除情緒困擾
http://spaz.ca/aaron/billious/RCYS/Chapter14.html
白話文叫: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2004年,行政院對社區心理衛生進行服務需求問卷調查,結果有50%受訪者提出「情緒管理」,46.9%提出「壓力調適」。如果一個人經常有負面情緒的表現,且是持續不斷的,對個人生理健康、心理衛生、人際關係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情緒管理就顯的格外重要了。
精神科醫師詹佳真提出6個有效的情緒管理小妙方,幫助讀者從定義、轉換、改變、設定、選擇、接納中,學習作自己情緒的主人。
1.解讀事件的真義:人無法阻止事情的發生,但可以決定事情所帶出的意義。我們可以認為自己「倒楣」、「麻煩」,亦可以轉換成「機會」、「際遇」;一旦轉換心態,就換海闊天空了。
2.轉換畫面:根據研究發現,人們對數字、文字無法牢記,但對畫面卻是永難忘懷。所以,當面對負面情緒時,學著修改腦中的畫面,創造正面積極的記憶,是最重要的。
3.改變內心的對話:自我對話決定人生的品質。隨時為自己加油打氣。
4.設定學習楷模:所謂的「物以類聚」。也就是說悲觀的人週遭圍繞的也大都是悲觀的人;樂觀者身邊多有樂觀的人。
5.選擇智慧的行動:研究顯示憂慮、壓力或緊張的情緒是來自於情緒短路,因此碰到情緒短路時,要用實際行動去做些事,而非守株待兔。
6.接納自己的情緒:歡迎正面的情緒、擁抱負面的情緒。面對緊張、憂慮、壓力時,除了要有行動外,更要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人非聖賢,有情緒是很正常,的哪怕事負面的,也要欣然接受。
常時間的練習,養成習慣,這將成為您的第二天性,這個技巧,使你能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少了那些負面情緒的拖累,你將更為強勁,有能力處理不同的事件,有機會獲得更愉快的生活。
參考資料: http://1995tainan.ho.net.tw/discuss_3/frontend/default.asp?id=851&action=showdetail&page=
http://www.cmha.cn/archiver/showtopic-1558.aspx
http://xiaoxi.blog.edoors.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0123
http://www.habitsmart.com/pin.html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