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砂之痕
  您想把生活中曾有過的 "感動" 留在哪? 我幸而擁有許多感動,那怕在46億年的分子演化中,它只是 …
我的名片
ebola
注册日期: 2008-01-09
访问总量: 958,70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總統大選Kuso集 -- 超級懶人包
· 比谁老得快? 台湾勇夺世界冠军
· KV9: The Tomb of Ramesses V &a
· The Book of Caverns
· 法揚書 (Book of the Fayum)
· 結實累累
· 在國立編譯館國小課本裡懷舊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分類目錄導覽】
· 砂之痕
· 擁有與享有
· 漫遊形上
· 文化今昔
· 生醫拼圖
· Ouroboros
· 飲盡美麗
【擁有與享有】
· 結實累累
· 在國立編譯館國小課本裡懷舊
· Canto Della Terra Sarah Bright
· 听~男歌手
· 听 ~ 辛曉琪 -
· 聽~ 萬芳
· 我的國, 我的家
· The Mom Song
· 给爹娘写信
· 台湾的爱与寂寞 - 一位瑞士人类
【漫游形上】
· 道之圖說 (ZT)
· Cool animated optical illusion
· Rob Gonsalves
· 跳動的靈魂之窗
· 幾何錯覺 (Geometric illusory
· 相對論
· upside down illusion
· Brain teasers
· 漫遊形上
· Perception
【饮尽美丽】
· The Trojan war (2) – The Judg
· The Trojan war (1) -- Helen an
· Leda and the Swan
· Tristan and Iseult
· Circe
· Medea and Jason
· Myths of Creation & Promet
· Pandora
· Psyche and Cupid
· Orpheus and Eurydice
【砂之痕】
· KV9: The Tomb of Ramesses V &a
· The Book of Caverns
· 法揚書 (Book of the Fayum)
· Temple of Kom Ombo
· Amduat
· The Major Egyptian Books of th
· 阿肯納頓與那芙蒂蒂
· 帝王谷(Valley of Kings) –I.
· 路克索阿蒙神殿(The Temple of
· 卡納克 阿蒙神廟(The Amen temp
【Ouroboros】
· 庫瑪麗女神廟(Kumari Bahal)
· Boudhanath Stupa and Swayambhu
· Parasurama
· Trivikrama
· 人獅那羅辛哈(Narasimha )--
· Vishnu 第三代化身筏羅柯(Varah
· 攪拌乳海(Churning of the Sea
· 毗濕奴神的第一代化身 —— 魚
· Ouroboros
【數字會說話】
· 比谁老得快? 台湾勇夺世界冠军
· 幾份臺灣兒教體檢單
【Man vs Woman】
· Are you hooked on love
· Man vs. Woman (1)
· Man vs. Woman (2)
【文化今昔】
· 總統大選Kuso集 -- 超級懶人包
· 土耳其之旅(4) -- Ataturk Mauso
· 體驗台灣-走進七股瀉湖的水鄉濕
· 土耳其之旅(3) -- 古城貝加蒙 Pa
· 土耳其之旅(2) -- 古城 Efes以弗
· 土耳其之旅(1) -- 聖母瑪利亞之
· 莱茵河游船 (Rhine cruise)
· 徵聯:愛晚亭,亭中停,亭停人不停
· Did you know?
· 寄生鯰 Candiru
【观指观月】
· 災難常態化! 現代諾亞方舟航向
· 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
· 心之痕
· 倒塌的校舍
· 五隻猴子的故事及其升級版進階版
· 地震防災手冊
· 自我防衛機制
·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
· Mind Control Cults
· 情緒ABC理論
【生医拼图】
· 網路追追追/吃香蕉 愈黑愈好?
· 應應景:春節後遺症.....啤酒肚
· 木乃伊與疾病
· 過敏 (1)
· 睡眠與夢
· 西菲利斯的前塵往事
· 打開的「潘朵拉之盒」
· The Hijacking of the Amygdala
· 催眠
· 永夜的魔咒
存档目录
01/01/2012 - 01/31/2012
07/01/2011 - 07/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7/01/2009 - 07/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5/01/2009 - 05/31/2009
04/01/2009 - 04/30/2009
03/01/2009 - 03/31/2009
02/01/2009 - 02/28/2009
01/01/2009 - 01/31/2009
12/01/2008 - 12/31/2008
11/01/2008 - 11/30/2008
10/01/2008 - 10/31/2008
09/01/2008 - 09/30/2008
08/01/2008 - 08/31/2008
07/01/2008 - 07/31/2008
06/01/2008 - 06/30/2008
05/01/2008 - 05/31/2008
04/01/2008 - 04/30/2008
03/01/2008 - 03/31/2008
02/01/2008 - 02/29/2008
01/01/2008 - 01/31/200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災難常態化! 現代諾亞方舟航向何方?
   

昨天雙英辯論ECFA 中, 北二高發生大走山.....

北二高斷路 高公局:史上第一次

【中央社╱台北25日電】2010.04.25 11:20 pm

國道3號山崩通車30年最嚴重意外/ 華視新聞

交通部國道高速公路局表示,國道3號3.25公里處疑因連日大雨走山,造成橫跨國道的跨越橋斷橋,土石及斷橋阻斷雙向通行,這是高速公路史上第一次因山崩斷橋封路。

高速公路局工務組組長程經華表示,依空拍圖觀察,跨越該路段上方、長80公尺跨越橋已經不見了,研判可能因連日大雨致土石崩塌,連帶使跨越橋斷裂。

據指出,國道3號3.25公里處是將小山剷平開路,致道路兩側聚落高於高速公路,因此另建跨越橋連絡兩側。

程經華說,這是台灣高速公路史上第一次因跨越橋斷裂造成國道局部封閉。

程經華表示,已派大型機具進入搶救,目前還無法預判何時可以搶通成功。他強調,高速公路本體沒有受損,土石清除後就可以恢復通車。

至於土石有無掩埋車輛?程經華說,暫時沒有聽到類似消息,但還要開挖後才能確定。
【2010/04/25 中央社】


 

約3足球場大疑3輛車遭噬國3走山6線道全埋

2010-04-26 中國時報
【林金池、顏玉龍、張謙俊、吳明杰、江慧真、曾薏蘋/綜合報導】

 國道三號南下三.一公里、瑪東系統交流道附近,廿五日下午驚爆走山意外,大量巨石、泥沙傾洩而下,南北雙向六線道全遭掩蓋、一座陸橋遭壓毀,疑有三輛車被埋。這是國道通車來首次因走山阻斷雙向道路的重大災害。崩塌面積至少三個足球場大,土石逾十萬立方,預估廿天才能全部清除。

針對這起突發意外,馬英九總統結束「雙英辯論」後聞訊,第一時間指示行政院長吳敦義責成副院長朱立倫前往處理,馬並在晚間八點半直接前往現場勘災並指示「救人第一、恢復交通」。國防部也隨即派遣百名兵力及挖土機等機具前往救援,至晚間持續增派兵力及機具儘速投入救援,現場由六軍團副指揮官張榮中指揮調度。

高公局長曾大仁指出,國道三號三.一公里處邊坡昨天下午兩點半突然發生邊波走山移位,整座山的土石泥沙順勢而下,南下三車道與北上三車道全部被掩蓋,土石覆蓋面積長約兩百公尺、寬八十公尺、高十公尺,估計廿萬方噸土石。

他說,收費站人員及目擊者表示,北上車道應沒有人車受困,但南下車道疑有三輛車被埋,已調配卅輛怪手、四十五部卡車搶救,由汐止端與基隆端雙向四車道同時開挖。

崩塌現場到處是重達數噸的巨石,猶如積木般堆成一座山丘,掩埋高速公路面。原連接兩座山丘可供人車通行的陸橋則呈「V」字型斷裂,走山位移力量之大令人咋舌。

事件發生第一時間,行政院長吳敦義、副院長朱立倫、基隆市長張通榮等到場關切,現場五十台機具及兩百多位國軍人員,南北同時開挖,現場怪手、鑽土機「咚咚咚」聲音此起彼落,滿載土石的卡車來回穿梭咚停M麚尵瓤贍茉饣盥竦娜塑嚒?BR>
吳敦義表示,即使廿四小時不眠不休開挖,也只能清除五千米土石,預估可能要花廿天才能全部挖完,已調派機具加快速度;也找來生命探測器等專業器具,希望盡速找到受困人車。

張通榮表示,根據市府工務局資料,崩塌山坡雖然是順向坡,但地質良好,附近也沒有任何開發,為何發生走山意外令人不解?

消防署救災救護指揮中心獲報後,立即派遣空中勤務總隊直升機及該署特種搜救隊前往空勘、救援,並聯絡國防部支援兵力及救災機具。

=========

北二高走山 疑2車遭埋馬拉松式清?

.....北二高南下3.25公里處,在25號下午疑似因為走山坍塌,造成南北雙向車道封閉,原本消防隊接獲約七起疑似因為這起意外而失聯的報案,但到26號上午,有五起都已經聯絡上,目前疑似有兩輛車遭到活埋,就是包括駕駛藍色豐田轎車的葉姓男子,以及事發當時衛星定位信號在意外現場消失的台灣大車隊林姓女司機.....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5143x132010042600629,00.html

==========

與同事聊及現行各大車廠皆強化車輛前方、側面及尾部的抗撞程度, 車頂安全是以往被忽視的另一種考量

http://www.carnews.com/detail/20229
現行各大車廠皆強化車輛前方、側面及尾部的抗撞程度

 

 ROOF STRENGTH IS FOCUS OF NEW RATING SYSTEM 

當發生翻車時,車頂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產生變形、擠壓車艙;而更堅硬的車頂,能夠減少翻車時車頂變形對乘駕者的傷害。美國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規定車頂所承受的碰撞力道為車重的1.5倍,而IIHS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一個數值達到4倍時,側翻事故中的致命傷害將會降低50%。車頂強度測試是為了評定及比較各款車在翻車事故中車頂堅固程度是否可以抵禦外界物體的衝擊,乘員能否得到良好保護。因此,此項測試的結果可以幫助消費者選擇一款更為安全可靠的座駕。從2010年起,車頂強度評價專案將被列為最佳安全車獎(Top Safety Pick)評比的一項必要評測標準,這也就代表未達此項標準的車款將會失去獲得該獎項的機會,也會失去消費者的信心。http://fayqfs.pixnet.net/blog/post/30585525

 

其實, 我不太確定這次是天災, 還是人為的濫砍濫伐濫用資源因啟大自然的反撲

只是, 涉及人命總為裡頭可能的危難祈福

也希望個人, 團體, 社會, 國家及國際都能居安思危, 汲取教訓

設定好制度, 從防災, 災中反應, 急難救助到災後復健

讓所有受困受傷的人, 受困受傷的心都能及時得到指引與溫暖的支持

 

 

http://www.peopo.org/ngoview/trackbacks/42110

2009年全球各地異常氣候紛傳:七月底日本九州地區連日豪雨,發生嚴重土石流,至少14人死;同一時間,在南亞的巴基斯坦也降下大雨破百年記錄,26死;倒是時常淹大水的孟加拉反而苦等不到季風雨,面臨三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來到西半球,歐洲遭熱浪侵襲,英國、法國、義大利逼近攝氏40度。八月份,台灣有莫拉克風災,大陸四川廣東做大水,遼寧華北卻乾旱大半年,居民鑿井越掘越深。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氣候異常?是單一事件還是彼此關連?

 

地震防災手冊

震災維安七步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可不知

 
在民國八十八年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以及最近發生的莫拉克「八八水災」之後,分別造成台灣各方面的嚴重打擊,除了生命財物的損失之外,更讓許多人面臨到極度的心靈恐慌,甚至形成內心一道不可抹滅的創傷。因此,在災後容易出現的精神疾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也逐漸為人重視,而這也是我們必須加以認識探討地重要課題之一。


重大災害後 精神疾病備受矚目
近年來我們可以發現,「心理衛生」這個名詞和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舉例來說,個人最常出現的負面情緒「焦慮」,更是經常在日常生活中上演。隨著現代人精神壓力越來越重,尋求專業人士的案例也越來越多,例如常常聽到的憂鬱症、躁鬱症等。而每每在重大災害如八八水災過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即成為社會大眾注目的焦點。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詞,首先出現在參與美國越戰歸來的軍人身上,他們發現即使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自己仍無法釋懷戰爭對他們帶來的衝擊,甚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此後,我們便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定義為:個人直接或間接經歷到重大事故,例如戰爭、車禍、自然災害、性侵害等,且這些壓力是無預警地發生,因而造成個人心理創傷甚至引發後遺症等現象。

根據黃龍傑《搶救心理創傷》一書,病症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點:(一)重複體驗事件或不自主的經驗重現「Flashback」,易產生過度的生理或情緒反應。例如不斷地做噩夢、經歷類似場景會產生痛苦感覺等。 (二)行為和情感上的逃避或麻木現象。例如不願意多回應意外事件、避開社交場合甚至自我封閉等。 (三)過度警覺反應。例如時刻提心吊膽、無法專心、焦慮、易怒等。 (四)事件必須造成個人臨床上的顯著痛苦,也是最重要的判斷依據。例如無法順利上學、工作,認為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危險等



面對實際案例 幫助重拾希望

目前就讀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研究所的顧維倫,在今年的八八水災過後前往台東大武鄉大鳥村進行賑災。他發現其實災害過後,災民們最急需的是生活上的重建,例如食物、住所等,因此即使帶著臨床心理的專業,去到當地最先做的事反而是安頓災民、包紮檢測等工作。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害怕災後現場的老伯伯,而這些想法也讓他無法入睡、焦慮。」顧維倫說,在幫助對方重新站起來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所謂的陪伴,就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去聽,並且用對方可接受的步調一起走出陰影。另外,由於當地許多居民信仰天主教,有些人會認為這是神給他們的懲罰,此時認知重建的技巧就派上用場:除了讓災民了解這是一次自然發生的天災,而他們產生晚上睡不好等情形,則是一種「不正常狀態下的正常反應」,再藉由種種的深度討論,讓他們重新合理地看待這次事件。

其實面對心靈上的不安恐懼,很多人在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不是就醫,民俗宗教療法像是去廟裡收驚、拜拜等,反而是大部分人尋求情緒支持和問題解答的途徑。 「在災難發生初期,人們經常尋求自己最熟悉的支持力量;
患者通常在後期才會察覺到自己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所以我們要先與他們建立關係,讓他們知道有心理師的存在。 」曾經擔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心理師的高之梅表示,因為從前人們對心理疾病採取較隱晦的態度,不敢主動接受治療,但隨著觀念的改變,已有越來越多人不再害怕面對自己的困擾,願意重新走入陽光中。
 

「原本一家三口開開心心地出遊,沒想到出了車禍
,造成父死、母子重傷的悲劇,從此改變了這家人
  的一生。 」高之梅說,在此次案例中,孩子在人際
關係上產生明顯改變,變得不太愛開口說話,產生
  退縮的傾向。我們或許會認為,因為孩子年紀還小
  ,因此得到精神疾病的機率不高。其實這是錯誤的
觀念,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在壓力情境下若未能
獲得適當支持,都有可能發展成為心理疾病,差別
只在於病人能否擅用語言表達出內心的經驗或感受
  。因此,為了幫助上述案例中不擅語言表達的孩子
  ,醫生選擇使用藝術治療。什麼是藝術治療呢?在
病患面對創傷後,許多記憶轉為非語言式的,也就
是由於大腦在過度刺激的情況下,記憶功能失調,
  於是創傷經驗變成圖像式。我們可以想像,當你察
覺到自己需要尋求心理諮商時,面對專業人員侃侃而談已是件難事,更何況有些經驗如性侵害等,更是難以啟齒。此時,藝術治療便提供了另一個管道,讓病人能夠在遊戲及藝術創作中,呈現自己的心理世界,讓傷痛被看到、了解及處理。


正確認識情緒 身心都健康

此外,面對遭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患者時,我們要盡量避免使用表面的客套話安慰對方,例如不要哭了、別再想了,這時候對他們來說,適度地情緒發洩是必要的。因此我們可以做的事,就是在一旁傾聽並且陪伴,幫助他們接納目前的情況,並且階段性地恢復身心健康。而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在正負面情緒間尋求平衡點,其中,負面情緒不一定是壞的,有時更具有警示作用,也是幫助自我成長的主要力量。

或許有人會注意到,近年來醫院囀的D窨啤掛輝~,已漸漸更名為「身心科」,交通大學諮商中心汪承宏老師認為,或許是為了讓更多人主動接受心理治療,因此才將看似冷硬的精神科,改名為較平易近人的身心科,只要對大眾有幫助,也沒什麼不好的。另外我們也可以發現,大眾傳媒的宣導,例如醫學節目、報章雜誌的互動式醫學專欄等,由於影響層面快速且廣大,當面臨突然發生的天災人禍時,若能結合其優點,傳播即時且正確的觀念,讓更多人認識精神醫療及諮商心理專業,相信一定能達到更好的社會整合功能,發揮心理治療的最大功效。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http://203.72.251.10/~guidance/e-paper/18/950620-3.ppt

 
===========
 
 
玉樹的災民應該是進入防疫與重建的階段, 不知道現在如何了.....

"清華大學的陳肇元同意。他說,除了政府應該要強制執行相關建築法規外,居住在地震高風險區的人民應該要接受防震演習,包括不定期臨時抽檢。

「從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發生的悲劇來看,我們可以判斷,當地大部分的老老小小都不知道地震來時該怎麼做。」陳肇元說:「只有那些能即時做出反應的人才能生存。」"(媒體交流新聞社)

 
 

 

美國世界日報社論----重視巨災常態化的現象

2009-09-20 【分享轉寄】 【友善列印】
來源:中央網路報 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2119

美國世界日報19日社論: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造成小林村遭致滅村的慘劇,再次凸顯全球各地因氣候異常,使得重大天然災害的無常,似乎在爆發頻率上有逐漸常態化的傾向。這些巨災造成民眾身家性命的傷害,也為公共建設的道路、橋樑、水電供應等產生極大的破壞。如何因應這些常態化的巨災,需要各國與跨國區域性的合作,以便在防範上、救災上、重建上相互扶持與協助。

若以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不完整的統計,世界各國的天災有18件,亦即平均1.5個月就有一場受國際媒體廣為報導的巨大災害發生。以2008年5月份為例,有中國四川汶川8級大地震(8萬多人喪生),緬甸「納吉斯」熱帶氣旋(13萬8000人喪生);7月份在烏克蘭、羅馬尼亞豪大雨、德國西南部水災(有2萬房屋遭淹沒);8月份印度發生50年來最嚴重水災(90人喪生,30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美國紐奧良遭颶風古斯塔夫侵襲(造成200萬人被迫緊急撤離);9月份在美國德州有艾克颶風,海地遭熱帶風暴「漢娜」侵襲(近1000人喪生,百萬人受災),泰國大淹水(80萬人受災),墨西哥水患水深達3公尺(43萬人受災);10月份吉爾吉斯6.6級強震(百餘人傷亡),巴基斯坦6.2級強震(160人喪生,1500戶房屋倒塌);11 月份巴西南部豪雨(150萬人受災),美國南加州森林大火;12月份全球飢荒(10億人瀕臨餓死)。

2009年1月份歐洲百年來最大冰風暴、美國冰風暴(640萬人無法工作,3萬人被迫撤離),美國華盛頓州洪氾,澳洲暴雨成災;2月份澳洲百年來酷熱48℃,25年來最嚴重森林大火、中國北方七省大旱、阿根廷50年最大旱災;4月份中國湖北(22萬4000人受災)、貴州遭暴雨冰雹(19萬人受災)、江西發生強降雨(70萬人受災);5月份起美墨爆發H1N1疫情;8月份台灣的莫拉克颱風,H1N1疫情升溫。

從上述的天然巨災統計,可以發現有來自地震、水災、天氣酷熱、火災、風災、冰風暴、旱災、疫情等等,說地球在水深火熱當中也不為過。如何防範?這是一個幾乎沒有答案的問題,人類過度使用地球,造成地球暖化,氣候異常而帶來的反撲是一般的共識。

如果防範作不到,透過監控可以在天然災害發生之前,爭取到若干時間作些防災的補救措施,以達到災害減低的程度,這部分應透過水土資源的資訊收集與天候資料的衛星監控,同時在跨國間作資訊的交流與互助,來爭取防災的時效與提高防災的能力。

 接著,如何救災以降低傷害?包括搜尋、急救、醫療、撫慰、安頓。最後是災後的重建工作。台灣的佛教慈濟基金會在證嚴上人的領導下,已組織了一個非常具有效率、有系統的救災體系。同時在全球各地皆有慈濟救災的身影,不論是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都曾有過他們救災的經歷。其實,台灣的慈濟經驗可以和各國的非政府組織分享,來強化各地救災的能力。

以台灣歷來發生的天然災害為例,似乎缺乏治本的對策,以致類似的天然災害總是不斷重複發生,例如水土保持的不盡完善、土石流的預防、災害發生的撤離處置等,都還有改進的空間。這又可以向其他有好典範的地區學習。總之,巨災常態化是一個嚴肅且需要跨國相互幫助的課題,何不彼此透過分享與學習來降低可能的傷害?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