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化 刚刚结束的美俄外长沙特会谈,部分信息已经对外透露。总体来看,没有实质性突破。双方各说各的,甚至没有讨论是否停战。俄罗斯要求更多实际利益,建议普京与泽连斯基之间直接谈,不想讨论和平。如果说这次会谈无果,下一步美俄双方最高层的会面就没有意义了。川普肯定不愿意只做个秀,不在意是否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这个结果不出所料。我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现实,其实普京并不真正了解战况,不知道他为之服务的俄国人正在经受的煎熬。作为一个独裁者,他的信息肯定是被过滤的。没有一个手下愿意或敢于向他报告真实。此刻的普京,正沉醉在胜利将近的美梦中。既然川普提出和谈建议,印证了自己的胜利正在到来,为什么要让步? 而在川普这面,他想着的是另一回事,就是如何让双方根据目前战场得失现状,从最终利益出发,抓大放小,各退一步,尽量减小损失。可现状是,一边是盲人,一边为正义而战,谁也不考虑让步。川普计划A的告吹,显而易见。 我相信老川肯定有计划B。不过在讨论计划B之前,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不能不提,这就是,谁将最终决定继续打下去或是停下谈判和平?在我看来,不是川普,不是普京,甚至也不是泽连斯基,而是欧洲国家。现在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从根本性质来讲,俄乌战争是一场欧洲战争,是欧洲地缘政治中,国家之间划分和争夺利益的战争。确实不关美国的什么事。 有一种说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这很可笑。因为美国同欧洲之间,极少有利益重合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存在利益冲突。尽管价值观念相同,不相干的。欧盟的建立,针对的就是美国和美元。那边的中共嘴上不说,心里明白,始终在拉拢欧洲,抗拒美国。 任何战争的爆发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且,真正的缘故不一定进入外部人的视野。 俄乌战争的溯源应该追踪到欧洲的衰落,由于衰落而诱发了俄罗斯的野心。别不相信,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欧洲衰落有迹可循。德国以默克尔为代表的左派,把意识形态凌驾于经济之上,不断地自毁武功。法国也一直偏左。英国选择脱欧,已经在发出警告。 就拿北约来看。北约的运作花费了大量金钱,其中大部分还是美国纳税人的钱,却在安全保障上形同虚设。全部用来养一大批官僚。2014年克里米亚事变发生,完全证明北约无用。有些人还相信北约东扩,可笑之至。北约东扩的正确翻译应该是,前苏联东欧小兄弟逃离。实际上,北约假如真的扩充了军备,俄罗斯哪敢轻举妄动?即便俄国来一点小动作,北约只要调动10万装备精良的多国联军虚晃一枪,就足以把它吓回去。当时北约领袖拜登的一句,美国不出兵,就把欧洲推到了危险边缘。 可以推想一下,只要欧洲人听从泽连斯基的任何一个请求,无论援助重型武器也好,讨论加入北约也好,彻底切断俄国能源供应也好,乌克兰都不会面临今天的尴尬。是欧洲本身而不是美国,把自己逼到死角,打也打不下去,和也和不起来。 川普是唯一一个有意愿而且有可能打破僵局的人,却受到欧洲包括乌克兰的一致污毁抵制。是不是有点荒唐? 现在来分析一下川普。其实看川普入主白宫后,一个月来的议程就知道,俄乌停战不是他的首选项。他的重点在国内。之所以最后促成利雅得会谈,只因必须兑现竞选承诺。美国的选民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厌倦了卷入欧洲事务,以至于干扰了本国的生计,比如通货膨胀。川普必须做些什么安抚他们。做完以后,即便暂没什么效果,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不做。 利雅得会谈哪怕没有结果,会谈本身就产生了结果。这个结果便是,全面调动了欧洲。 人们已经看到,欧洲坐不住了。一边说,和谈不能排除欧洲;一边积极行动,举行峰会,商讨如何进一步援助乌克兰。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就是这个意思。泽连斯基也坐不住了,意识到必须采取更激烈的反攻,打得普京伤筋动骨,逼迫他让步才行。除此之外,谁也靠不住。 把话说得更明白一点,川普动作背后的逻辑链条已经出现了。这里包含几个意思,一是,从今以后,别再指望美国当老大,为欧洲自己惹来的麻烦买单。除非按照川普制定的方案解决,他有能力解决,但你得听才行。不同意也没关系,自己想办法去吧。二是,继续打下去,最大量失血的,将不再是美国。美国从各方利益出发,促成和谈,已经尽力了。我已经做完了我的事,剩下的你来。三,也是最关键的,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逼迫欧洲不得不动员起来,出钱出力,把普京打趴下,取得胜利。不过美国将不再担纲,卖武器那可以。 这个逻辑的结论很现实,最终将对美国有利。那么是否对欧洲和乌克兰有害呢?也未见得。 从现在开始,在川普的谋略下,欧洲国家不得不真正站立起来,担当起自己本该肩负的责任,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结束俄乌战争。这除了对俄罗斯不利之外,对谁都是好事。战争持续时间的长短,只取决于欧洲,不取决于川普。川普将轻松放下竞选承诺的,结束俄乌战争的包袱,专注自己的另一场清理沼泽的战争。 2025-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