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打排球已有六年了,以前我是她忠实的啦啦队,后来儿子大了,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要接迎送往,我和老公就只好分头行动,我管儿子,他管女儿,这不我大概都有一整年没看女儿的比赛了。上个周末她要打一个12校的锦标赛,那也是她中学时代最后一个重要赛事,她要我去观看并拍录像,我自然是欣然前往。 从下午三点开始,先是小组四队中比出前两名,然后三个组的第一名交锋决出前三名,第二名对打决出四五六名。女儿的队拿了小组第一,接着再短兵相接,与另两组的第一分别交战,最后获得总排名第二。虽然她们输得非常可惜,离第一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全队上下却是欢欣鼓舞、振奋人心,因为她们学校从来没进过前四名,这次是创了学校的最好记录!女儿是队长,又是主力二传,四场球打下来一分钟都没有歇息,其实她的拇指还绑着绷带,右肩在两天前的比赛中拉伤,痛得一夜没睡。每场比赛间歇,校队医生就给她做护理,见她痛得呲牙咧嘴,我心疼得劝她不要打了,可是她说这是她最后一次参加这个比赛,一定要打,说着声音都哽咽了。是啊,到了senior,一切都变成了“最后一次”,我深知那份留恋和不舍,也就知趣不劝了。一到场上,她就变了个人似的,看不出她的手指受伤,看不到她的肩不顺,有的是那种势在必得的冷静。再看她分球、拦网、轻吊、网下救球,一招一式,已经俨然是个经验丰富的二传了,让我不禁眼前一亮。 比赛结束,教练和家长们一起聊天。教练无比惋惜:“我们的黄金时代就要结束了!” ——“希望明年学校能来个好二传。” 我诚恳地说。 ——“我可不敢指望有这样的好运气,我在这里当了十多年的教练了,只得到过这一双‘魔手’。”主力扣球手的爸爸也很遗憾,“明年可能就没人给我女儿set 好球了。”在这声声赞扬中,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她生病受伤也不肯下火线,原来有这么多人抬举着她! 其实女儿小时候,我们是想训练她打篮球的。老爸老妈曾分别是大学篮球队的男女队队长,教个孩子应该绰绰有余。可是这个小人精,在家门前的篮球场上上过几次预习课后,就坚决不肯再练了,原因很简单:“在你俩面前打篮球,不就是找骂嘛,我才不上这个当呢!”害得我俩的一身球艺无处施展。 后来一个朋友教自己的孩子打排球,我们就把女儿加塞了进去,没想到她竟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运动。但是她全身上下不协调不说,握个球也不到位;对着墙垫球,超不出三个准掉;发球更是连半场都过不了。我心想,就她这个素质,能练出球来才怪呢!老爸老妈虽然没练过排球,但是凭着那十、二十年练就的球性,托、垫、扣什么的,做起来八九不离十,一有空就带着她去YMCA训练,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都一股脑儿传给她。说来惭愧,那时俺对很多事还没有参透,不像现在这般淡然超脱,对女儿自然没少训戒。后来意识到“父母不能当孩子的老师”这一道理,就罢了自封的“助理教练”之职,将女儿送去俱乐部,一年几千刀的费用也只得乖乖地拱手奉送出去。 这个俱乐部战绩非凡,在全国久负盛名。第一年,女儿只被排在十二个队中的倒数第二队,而且在那里还被其他老队员白眼指责。这是我最近在读她申请大学的essay时才知道的,没想到当年小小的她,曾背负过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而那时的我们,竟也没有细心地体察出她的心思。好在她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失去兴趣,反而暗下决心,勤奋苦练,很快在第二年的选拔中就被选进了第二强队,担任二传。接下来的几年,她一直在这里训练,技术突飞猛进,排球成了她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是高一结束那年,她考上了一所寄宿学校,“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我们让她自己决定。记得最让她难以割舍的就是两点:学校的好友和俱乐部的排球。最终她选择了“去”,所以只得无奈地中断了俱乐部的排球训练。 值得庆幸的是,新学校的校队里,刚好有一个很强的主攻手,女儿跟她一拍即合,两人配合得默契顺畅,一个赛季下来,她俩分别打破了学校 “助攻得分”和“扣球得分”的最高记录,同时把学校在conference中的排名提前了一大截,女儿也被评为“Rookie Of The Year”。 去年,她又打破了自己的“助攻得分”记录,而且与队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遗憾的是好其他主力队员都将毕业离开,使她很难过。 今年,是她的senior年,可是新来的队员除了一个主攻手外,都比较弱。赛季开初,她对整个队的水平不满意,很有些沮丧。好在她及时调整心态,担当起队长的职责,很快就让大家拧成了一股绳。从我看的这次比赛中就可看出,队里的姑娘们团结一致,相互鼓励,虽然个体技术不是很强,但是却个个意志坚强,奋力拼搏到最后。以她们的水平能打到conference的第二名,确实让每个人都喜出望外,女儿也被荣幸地选入“All Conference 1st team”(11月12号还有正式的颁奖仪式),为她中学时代的排球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人才济济的美国,我想以女儿的身体条件进大学校队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相信排球一定会成为她一生的爱好,就如篮球是我的爱好一样。而且如她在essay中写的那样,我更希望她在多年体育运动中所经受的技术、身体、意志、精神上的历练,能使她受益终身。 作为家长,我也从孩子众多的活动中渐渐认识到,真正能练出金牌冠军的孩子毕竟不多,所以更注重的是要培育孩子的品格和意志,而不是技巧技术。其实时间本身就是最具魔力的教练,只要孩子保有兴趣,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任何活动,五六年下来,绝对都能练得有模有样,达到一定水平。女儿有时会怪我们以前对她要求太严格而对弟弟太宽容,我只能开玩笑说:“爸妈当父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学着做啊。”“你要是觉得亏了,老妈就把得到的经验传授给你,保证你家老大将来不会怪你,老妈不收你学费,算是扯平了,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