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的子报《环球时报》,昨天发表一篇社评:“‘阵痛’要多久?埃及开弓没有回头箭”,门庭好像不像平日那么冷落,不仅有读者热评,网络上也见到不少转介。我注意到,与二十五年前北京的那场风波的敏感报道相比,最近几天关于埃及军方清场流血的报道,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陆媒体上。不过尺度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不能让读者把开罗和北京联想起来。《环球时报》不负众望,接连发表社评。前一篇的标题是:“惊人血腥在失序的埃及谁也挡不住”,哀叹人类的社会科学太神秘莫测,作者自己也搞不清所以然。
这篇“阵痛”社评,一开始描述了14日埃及安全部队清场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的惨景,然后很负责任地为事件寻找责任人。结果承认,“这是一场很难清楚确定责任人的血腥冲突”。并估计这场流血冲突只能被当成埃及走向民主的“阵痛”而大事化小。“阵痛”一说不是环时的首创,这个词早几日已经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不过这篇社评使用阵痛,其寓意更深一层。社评说,“西方一些人根本无视选举过程给一些不发达国家带来的社会痛苦,把在全世界树立西方政治体制的权威作为最高目标。尤其是当西方遭遇新兴国家经济挑战的时候,他们认为这样的政治巩固对西方至关重要,埃及这样的动荡是他们完全可以接受的代价。”号称“欧洲华人社区著名政论家”的宋鲁郑,也同时撰文回顾了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的民主转型历史,强调了转型成本的“高昂”。
环球时报借用“阵痛”一词,没有用错。民主的产生,民主制度的出现,的确像婴儿诞生一样,伴随流血和痛楚。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一种完全的新生。因为民主不是一套简单的政治程序,像实用工具,怎么样都可以用,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民主实际上是一套思维观念,一种全新的价值准则,过去几千年来人类是没有的。历来人类解决自己的所有利益冲突,都用一套最原始的思维,即把利益不同的那部分消灭掉,包括肉体和精神。可是几千年下来,不论换什么方式用都不灵,越用麻烦越多。凡是使用这套老思维的地方,一律免不了治乱交替,一朝天子一朝臣,跳不出轮回。最后痛定思痛,地球上有一些头脑最清醒的人意识到,仅仅机械简单地抹平或消灭利益差异,以一种完全一致的利益来取代千差万别的利益的办法,永远行不通。唯一的出路只有民主。民主承认所有人的利益,每一个人的利益,对他们的利益和权利一视同仁。在那些有利益冲突的地方,不是让这一方战胜那一方,而是让他们双方让步,不只是一方让步。或者说让双方损失,不只是一方损失。因为总是让一方赢,赢的一方当然不会让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让步欺人太甚势必有一天要输。结果看起来像轮流赢,实际是轮流输,永远有人输。社会就在输赢交替间不断震荡,永无宁日。
可惜清醒的人总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想着的还是输赢。正因为如此,民主不会在大多数的社会出现,只在极少数有人清醒的社会出现。上帝在无奈之下,大概只有一个办法来教训人类:流血。这就是所谓的“阵痛”。比如这次埃及的阵痛,就因为穆巴拉克四十年的家族统治,对伊斯兰教派和民众欺人太甚,导致反弹。而选举上台的伊斯兰兄弟会,也不想让步,对非教派的大众欺人太甚,结果遭到报应。有人无视埃及的社会历史原因,想当然归罪于美国操纵。这论点很难成立。埃及目前的局面显然不是美国的期望,更像失去操纵。
仅仅意识到民主转型必然的“阵痛”,不过是刚开头,远不是认识的结束。有些难产的阵痛,不一定能诞生新生儿,说不定生出的是死胎甚至怪胎。上个世纪不论欧洲亚洲,都有过流血以后出现的新政权,号称民主,也采用选举,但其专制残暴程度远甚旧政权。其中的道理说,流血阵痛,并不保证生下健康的胎儿。反而很多母子健康的生产,并不痛得死去活来。这样的例子在医学和社会中都有。
为了免痛,咱们干脆就不生了。这是环球时报社评想传达给华人读者的一个基本信息。当然可以不生,胎死腹中大概不阵痛。可谁能保证不会母子双亡?
2013-8-17
|